分享

【话说运河】元版大运河(二)

 一犁_书馆 2020-08-10


虽说蒙元朝廷倾向于海运,可也没有放弃河运。由于黄河夺淮,当时的江南漕船出淮安末口以后,不再是转向西南经盱眙进入汴水,而是转身西北进入黄河,并直达黄河北岸的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顾名思义,过了中滦旱站便要走旱路,漕粮在这里以车马运输的方式送到180里外的洪门镇(今河南汲县东北),通过这里的御河(今卫河)继续水运到直沽(今天津)再转入白河直达通州(今北京通州区),最后陆运到40多里外的大都。

元朝大运河

或许性子急的读者看了这段文字已经烦了,陆运连着水运,水运接着陆运,估计漕运官员和船夫比性子急的读者更烦——卸船装车,车船联运,耗时费力,人困马乏,这样的漕运费钱无数而效率低下,用工颇多而艰难无比。怎么办?必须重修大运河。这个雄伟工程的决策者是丞相伯颜,而具体实施者是都水监郭守敬。你没看错,是那个制订出当时最先进历法《授时历》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他不但是天文学家,也是水利工程专家。


郭守敬故乡河北邢台达活泉公园郭守敬像

至元十二年,伯颜和郭守敬实地考察了大都到江淮的运河,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大运河需要弃弓走弦,就是不再绕道河南,而是穿过山东,直达大都;二是新开水道,全程水运,具体地说要开凿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

济州河因起于济州而得名。济州原治巨野(今属山东菏泽),金时因黄河改道淹没州城而移治任城(今属山东济宁),元升济州为济州府。济州河南起济宁,北至须城县(今山东东平)的安山,全长150多里。这条河凿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兵部尚书奥鲁赤主持 ,引汶水、泗水为水源,南通江淮,北达大清河,打通了运河的第一段“肠梗阻”。

位于山东济宁运河上的来鹤桥

这段河最大的“骨头”在南旺,细心的读者可能还记得,上期曾经说过南旺是整个运河的最高点,有水脊之称。运河如何通过南旺?漕船如何翻越水脊?当时已经任提举诸路河渠的郭守敬亲自考察济宁、东平、临清等地地形、河渠,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方案:北引汶水(图中汶河)作为水源;在汶水与洸水(图中洸河)分流的宁阳冈城筑坝(图中堤城坝)建斗门,阻遏汶水,使汶水南流入洸水,到任城(今属济宁市)汇入马场湖(图中马肠湖),再分流南北,南与泗水合流南下;北由任城开河道至须城(今属山东东平)的安山,与大清河相接。任城到须城之间原有东平、马场、南旺等湖泊,既是天然航道,又可调节水量,只需在湖泊之间开掘人工河道即可。

南旺分水平面布置图


南旺分水龙王庙旧照

然而济州河修成以后,漕船依然不能直通大都,而是由大清河入海再转至大沽口才能到大都。所以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礼部尚书张孔礼开凿会通河。这条河起于须城县(今山东东平),经寿张(今山东阳谷)至东昌(今山东聊城),最后在临清(今山东临清)与御河(今卫河)汇合,全长250余里。这条河穿过山东丘陵,山形蜿蜒上下,地势高低起伏,工程由至元二十六年开工,到泰定二年完工,历时36年。工程征用民工总计250多万,建闸31座。工期之漫长、工程之浩大、工艺之复杂,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是少有的。

山东聊城东昌楼

据说工程开工的时候,郭宁敬亲自到工程起点安山工地,站在高坡上俯瞰工程现场全貌。沸腾的现场感染了这位已经58岁的大专家,他情不自禁地走下高坡,来到民工中间道声辛苦。此时一个年轻民工引起了郭守敬的注意:他的腰间系着一根鲜红的带子。难道这是当地的风俗?他笑容可掬地问:“小伙子,你是哪州哪府的?姓甚名谁?”

“东昌府的,叫王金贵。”小伙子腼腆地回答。

“哦,东昌府。你们那儿有系红腰带的风俗吗?”

听到郭大人的这一问,小伙子的脸腾地红了,旁边也响起了一片笑声。一位老者告诉郭守敬,“我和金贵是一个庄子的,他刚结婚就来工地了。所以新娘子特意做了这根金腰带,要拴住金贵的心。”王金贵这个名字从此被郭大人记在心间。

二十三年后,已经81岁高龄的郭守敬得知会通河贯通在即,不顾老迈多病,来到最后一块工地,山东临清的一处正在开挖的高冈。忽然,郭守敬看到人群中居然又看到了一个腰扎红带的年轻人。“你是哪州哪府的?”他问。

“东昌府的。”

“东昌府的,莫非你就是王金贵?”郭守敬端详着,这个年轻人真的有点像是王金贵,虽然他也知道23年后的王金贵已经人到中年。

年轻民工的脸又红了,旁边又是一片笑声……

“大人,他不是王金贵,他是老王的儿子王银锁,刚结婚,媳妇给他这根红腰带,是要拴住他的心……”


【话说运河】

话运河古今

说运河南北

谢运水之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