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教材教学案例透视(二)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讲座:吴忠豪


    (如果你打开今天这篇文章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请点击下图。哈哈哈……)

二、研究语文要素,细化教学目标
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研究语文要素,细化教学目标。
中高年段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语文要素。
目标其实不多,但是我们要怎么把语文要素转化成目标?我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很显然没有把语文要素转化成目标。
我又举了第三个例子,这个把有新鲜感的词语作为了目标,目标怎么定的呢?
一是领会,通过例子让学生感受有新鲜感的词;然后通过比较发现有新鲜感的词句。最后知道要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老师只有自己研究透了,对这个语文要素细化成目标,才可能。否则就是蜻蜓点水,一晃而过。
我还举过蝙蝠和雷达的例子
这里主要是从内容角度,从写法角度提问题。文章的写作方法,效果是什么。注意阅读时提问题。老师把目标细化,把要素细化成目标之后,才能把要素落到实处。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这个没有把语文要素落地呢?因为没有这个过程。怎么去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呢?
值得老师对这个语文要素深入研究和钻研。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我到底要教会哪些东西?
如果要教会,我觉得有这样几步:
主要内容是写了什么?
思想感情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表达了什么。
这两者不搞清楚,学生就理解不了。
第二,了解表达思想感情的几个维度。有些文章是说明道理,有些是写人的,是反应人的思想品质,第三种是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是写小女孩儿,而是揭示社会的意义。《开国大典》,揭示含义。还有《祖父的园子》,不是写祖父的,主要通过祖父,祖父的生活,揭示对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感情。
当然最主要要的是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把语文要素变成目标了就能环环紧扣,让孩子认识内容和感情有什么区别。孩子也才知道用什么去体会。学生就明白了,不但要读懂目标,还要明白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单元的学习,他也知道了大概的读懂文章思考感情,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语文要素只是指向,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把它变成可以操作的教学目标。这样细化了,你的教学设计指向更加明确。对语文要素的落实更加扎实。
语文要素怎么实施,要遵循学生的规律。一般来说,更多的是老师的口头传授,其实,孩子方法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会。现在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避免是方法归类的时间学习课。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学生学会讲故事的方法。
故事怎么讲,首先要讲清楚起因、经过、结果。接着,故事怎么能讲清楚呢?分解步骤,具体怎么讲呢?要把细节找出来,关键情节。还要怎么才能讲得清楚呢,要展开想象。接着小组合作讲故事。怎么讲故事的步骤就清清楚楚。多少时间,不到30分钟。花这么多时间,    小朋友明白了讲故事的方法。
学生会讲故事了吗?
其实还不会。
就像知道游泳怎么游,会游吗?不会。技能是在实践中学会的。学生一边讲,一边学习,这才是讲故事的方法。
老师可能会讲,讲故事的方法没用吗?不是没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需要的学习讲故事的方法不一样。有的孩子学习的方法不一样,有的孩子是分解不开,有的是讲解不具体,要把细节讲出来。有的一开始就会讲,这样的孩子1、2、3、都没有必要,就是需要故事更吸引人,这才是需要学的。我讲这个就是想说,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的。这么长的时间来讨论怎么讲故事,大量时间都是浪费。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都是在实践中领会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加强的就是学生的实践。
语文中大量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案例,更需要实践来说明
老师让孩子读完之后,闭上眼睛让孩子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读完之后,学生交流,细雨、微风、柳树。第二个小朋友交流了更种颜色的花开;第三个小朋友说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不错,有了整体感。
第四个说,小燕子的加入,增加了春天的的生机。老师点评,大家很会想象,想象得不错,就过去了。
老师关注了这个语文要素,但是呢,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没有真正提高。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老师要研究怎么才能在原来基础上的提高。
老师应该让孩子进行比较,四个案例,哪个同学的画面最吸引你。这样学生就来了,就能比较了。这样的比较能整合事物。后面的同学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明白,怎样的想象才能丰富,通过这样的比较,更丰富想象。这样我觉得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几段话画面感都很强,还可以继续,你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看谁的想象更具体,更丰富。这个时候,他们的想象会更生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想象能力的培养更有意义。
小学生的方法学习,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老师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们常常都会教各种描写,有的孩子会写都会写了,不会的还是不会。重点是运用。
语文的运用规则,就是在实践中进行,不是传说。
第三、单元整体设计,落实语文要素
现在我们非常提倡单元整体设计。
要把单篇的教学转变成大单元的整体设计。把老师从碎片化的教学设计过程解放出来。这是新的语文设计的规范。
我们现在的教材都是按照单元提出语文要素,这个语文要素不是一篇篇课文的零打碎敲,而是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这个单元就是,走近伟人,学讲故事。怎么设计的呢?

单篇课文字词都要学,通过大禹治水学习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略读课文实践讲故事。最后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到的故事在课堂上。
认识方法,练习讲故事的方法,把故事讲清楚。然后两篇课文练习,最后选择课外故事。整个单元学生学的什么,不是三篇课文而是怎么讲故事。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就是批注。批注怎么教?第一是认识批注的意义,批注书的方法,体会深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精彩处做批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个单元要学会什么,主动批注,学会批注的方法。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学的不仅仅是三篇课文,而是学会怎么做批注,这才是这个单元的 学习主题。课文只是例子,通过这篇课文学到的是方法。单元的整体重点是学习主题。
我最后总结一下:
单元整体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力抓手。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一定是以大单元为主的整体设计,把语文课多余的碎片化的添加去掉。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学干净、有效。
 
现在的每篇课文,语文要素的落实上会花很多功夫,但是除了方法和知识,语文的基础,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不要去教很多东西,而是要强调语文主题,将要素落到实处。
语文课一定要平衡好语言材料积累和经验运用的关系。学生的语言能力怎么提高,第一是积累材料,第二是积累运用的经验,词和词怎么搭配,这些是经验的累计。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词怎么凑成句,句怎么凑成段。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语感。语感也是经验。
一个人的语言建构的质量由什么决定?由语言材料建构的数量来决定。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语言积累一定很多,语言运用的机会会很多。
同样的,写得不好的文章,也是因为写句子的经验,用词的经验不足。这样的孩子教什么重要?体会写文章的方法,借景抒情?这些方法价值都不大,这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丰富遣词造句的经验。
怎么丰富呢?
只有多读,读熟书才会有语感。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这比语文要素更重要。然后发现课文语言和自己语言的差异,主动积累,培养习惯。还有一个习惯,主动运用,有新鲜感的词。
我们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语文要素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经验。最后我想说,丰富语言经验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


好书推荐:怎样做小学老师
推荐理由:陈鹤琴先生是很懂教育的,他的思想放到现在大多都不过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教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究竟是了什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社会更美,祖国更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