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蔬一饭忆我“家”|| 莫小语

 作家平台 2020-08-11


远去的岁月,带走的是年轮,带不走的是一蔬一饭之间对家的记忆……

吃馒头

工程人的“回家”,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四处漂泊,四海为家,家人成了他们遥远思念的对象。

老张是施工现场的工班长。那时工地的一日三餐是极其简单的,填饱肚子即可,他所在的工程队负责一座大桥的施工,在大桥紧锣密鼓修建的时候,老张和工友们经常在工地吃饭,工地就是家。主食是馒头,新来的大学生说食堂的馒头像中国画里面的白描,没有艳丽的色彩,却也能把万物表现的丰富多彩。这对于来自安徽北部老张来说就是入口即化、带有嚼劲。他常常一边慢慢嚼着可以感觉到小麦清香和特有甜味的馒头,一边看着他们亲手修建的大桥在一点点地延长,于是一种把天堑变通途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鏖战,老张他们终于完成了大桥的修建。依依惜别的日子要到了,可他心里却空得慌,很不是滋味。他照例在吃饭时从食堂拿一个馒头跑到桥头坐着,仔细端详一手辛苦拉扯大的“子女”,久久不愿离去,就那么坐着,看着……在老张心里,儿子好像是一个很远很模糊的对象,而大桥却是他一手拉扯大的“家人”。他知道这一走,下一次再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五年、十年或者很可能不会再来这里了,想到这些他的眼中突然就溢满了泪水。

老张赶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刚到家乡的村口,妻子手牵着儿子迎面走来,老张立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白兔奶糖“妈妈,妈妈,叔叔要给我糖吃,我能拿吗?”老张肩膀上的包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后来,老张只在家住了两天就又到了新工地。他觉得,那个有妻子有儿子的家是需要靠他的工资生活的家,因为那时农村的日子还很贫困。他早已习惯了的工地生活,工地成了他离不开的家。

此后,老张照例按时每个月把工资的大部分给家里,工程一紧张就很少回家。他一生中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为了另一个“家”留在了不同的地方。


吃回锅肉

工程人的“家”,是神奇的,能把爱融化在一瓦一檐,一菜一汤之间,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相濡以沫的一家人。

赵师傅,20多岁,1米75的身高,棱角分明、光洁白皙的脸庞。你很难想象出他是来自四川、工地上的食堂师傅,并享有“赵回锅”的美誉。

赵师傅曾因他拿手的回锅肉引来了奇缘。赵师傅随着工地走南闯北的,川妹子、湘妹子都看不上,那年转战山东济南,监理公司驻项目的山东姑娘盈盈第一次吃赵师傅炒的回锅肉居然吃出瘾来,说是离开赵师傅怕再吃不上如此美味的回锅肉了。一个炊事员,一个监理员,日久天长成就了一段“回锅缘”,生的“小回锅”现在也该上初中了。

赵师傅的回锅肉做法非常讲究:把猪肉先煮个半熟,然后捞出来切成二指宽的薄片,放进烧得热辣辣的铁锅里,用锅铲翻来覆去,当肥肉呈半窝状时,把早已准备好的郫县豆瓣等佐料放入,适时起锅,有盐有味,香喷喷、热爆爆、让人垂涎欲滴的回锅肉就炒好了。每年有四个日子,赵师傅一定会专门炒一大盆回锅肉,让工地的同事们大吃一顿。一是新入职职工到工地的第一天;二是职工在工地入党的日子;三是职工在工地发喜糖的日子;四是职工退休离开工地的日子。

从工地上下班回来的同事们,早已饥肠辘辘,大概由于工程人干的是体力活,消耗能量多,消化力特别强,素有“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习惯。于是打上几两饭,舀上一份回锅肉,油津津的有肥有瘦,夹一筷子送进嘴里,满嘴流油,惬意畅爽,三下五除二,不觉就解决了一顿。讲究一点的另外拿碗打一份素菜汤搁在一边,荤素搭配,一顿饭下来,酣畅淋漓、解馋过瘾、饱嗝连天,觉得在这个家中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回锅肉最能寓性,工地一般远离城镇,对于漂泊游移、居无定所的工程人来说,吃回锅肉就是吃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对于在喜庆的日子里吃回锅肉就是体会工地上“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家的温馨;对于要离开工地的工程人来说,吃回锅肉则是吃那份解不开的工地(家)情结。




吃蔬菜

工程人的家,是流动的“幸福家园”。工程人餐桌上的食品,也不再是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寻找并维护友情的温暖,促进情感交流的工具,隐藏着老祖宗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人际智慧。

周主任,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原来是项目的调度,因为点子多,并且都“点”到“穴位”上,享有“周诸葛”的美誉。

工程人的家似移动的“大篷车”,工程人似迁徙的“候鸟”,这不,周主任所在的项目部在一个新地方安营扎寨了。作为一位搞了多年对外协调工作的老党员、周主任深深明白如何与当地的干群和谐相处,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辞劳苦地在当地开展细致的风土人情、乡规习俗、生活习惯和地方政策的调查,经深思熟虑后,决定带领大家在项目部的土地上建起真实版“开心农场”。

食堂老杨、材料小王这些“种菜的老经验”带领项目部职工把项目部那块松软的土地规整成畦,辣椒、蚕豆、西红柿、茄子、小白菜等一应俱全,一畦一样。工程部的一畦菜地边上挂有“高产田”的小牌子,实验室的菜地边挂上“试验田”的小牌子。每一畦菜地都标有于项目部门对应的名字小牌。

对着水泥、钢筋、机器的职工们在工地劳作了一天,下班回来总是要去看看菜长的怎么样了?除草、施肥、浇水、修枝、打岔、相互交流种菜经验。细心的韩梅梅详细地记录着菜的生长变化,生活工作忙碌又充实。人勤地不懒,很快,肥嫩的香菜、脆嫩的生菜、碧绿的油麦菜、油绿的菠菜,浓绿淡绿翠绿深绿,参差错落,辣椒的小白花、茄子的小黄花等小花娇嫩别致竞相开放。开心农场一片生机勃勃,除了项目食堂蔬菜实现了自给自足以外,还成为项目职工思乡、容情以及凝聚合力的催化剂。

纯天然绿色蔬菜最好待客。现在很多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已让人吃不出蔬菜原有的清香了,有朋友自远方来,待客的当家菜非自家的菜莫属。周主任给食堂请来两位师傅,一位擅长做南方菜,一位擅长做北方菜。家里来了客人,炒出几盘小菜来待客,西芹炒辣椒,柿子伴白糖,猪肉炒瓜片儿,黄瓜菠菜凉调,小葱生菜香菜是北方人爱吃的蘸酱菜,炒油麦菜是南方人喜爱的菜,芋头烧鸡块儿或是剁椒芋头,玉米堡大骨汤,加上个豌豆胡萝卜米饭就是挺不错的一桌儿。“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朋友们不由地对“开心农场”流连忘返了,开车带上妻子孩子来参观项目部的菜地,竟成了他们度周末的一种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国外施工时,周主任拿出食堂自制的泡菜招待外国朋友时,外国朋友边吃边问:这是什么?怎么做的?怎么这么好吃?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大伙儿都直乐。

在这一蔬一饭之间,灌注了工程人众多的情感元素,小心翼翼地咀嚼着这一蔬一饭的味道,细细品味工程人的人生,已于不知不觉中深深地镌刻进了工程人对家的美好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孙晓娟    笔名:莫小语

中铁丰桥桥梁有限公司   工会工作部副部长

文章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

个人座右铭:闻书香以识女人   舞翰墨以晓天

作家平台(公众号:zjptzjpt)欢迎大家关注、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题材内容不限,来稿请附200字内作者简介、相片、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