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们都在用“当堂达标”,不过,您知道这六个注意事项吗?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0-08-11

(图片选自网络)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走进了老师们心中,来到了课堂之上,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当堂达标”便是大家熟知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不过从大量的课堂观察来看,许多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偏颇或缺陷,亟待纠正和规范。具体来说,应该落实“六项注意”

    今天给您贴出本人发表在2015年12月28日《山东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期待能够带给您启发。文章的题目是《浅谈“当堂达标教学”》。

浅谈“当堂达标教学”

德州(平原)蓝天实验学校 袁建国

        “当堂达标教学是德州市教师王际海的一项科研成果,曾获得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它在实验区宁津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许多专家称为宁津现象。我们学校申报了一项市级教科研课题当堂达标教学的推广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和反思。

      近日,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历史课,课题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在课后与这位教师聊课的时候,我看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问: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这位青年教师回答:让学生识记基础知识。我又问:实际效果如何呢?他答: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我再问:你怎么知道没有完全掌握?哪些地方没有掌握?哪些学生没有掌握?他答道:我不完全知道。因为他不完全知道,所以就没有采取补救措施。这样的课,效果当然不好。

       我便结合这节课谈了自己对“当堂达标教学”的认识。

       第一,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效果。比如,教师给学生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展示、辩论、表演等。我认为,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串讲、学生齐答等都是低效的。学生完全能够学会许多基础知识,教师串讲就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应遵循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之后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第二,应给学生留下知识建构的时间。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知识建构这一环节,讲完新课便开始练习、提升、检测,以致学生没有反刍的时间,所获取的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这样做,不仅不利于本节课的目标达成,也不利于与上、下两节课衔接。

       第三,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当堂达标”。教师让几位学生板演,能够暴露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其他学生以警示,让大家避免重蹈覆辙。这样的达标测试,不足之处是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参考”的机会,结果是不准确的。如果结果不准确,教师采取的后续措施就没有针对性,课堂效率当然就低了。

       第四,应该反馈达标信息,并且帮助学生纠错。在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让同桌的学生互阅,然后统计达标结果。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让出错较多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错误之处以及正确答案。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错误,并不是惩罚学生,而是成就学生,提升学生。

       第五,要创新“当堂达标”形式。常用的达标形式是,教师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教师拟定的题目,然后进行信息反馈。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同桌互测或小组挑战,从而让学生成为“当堂达标”的主人,让竞争增强“当堂达标”的活力。如果时间紧张,教师也可以进行简单测试,检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一位历史教师在每节课一开始便测试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效果非常好,教学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第六,一定要有跟进的得力措施。对于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应该拿出专门时间,让他们“补差”。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所以教师对“当堂达标”的要求应该有所区别。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高一些;对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必须提出“跳一跳”便可实现的目标。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应该是动态的,递增的。

“当堂达标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要真正“落地生根”,仍需我们不懈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