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段阅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到了四年级孩子们的学习会明显的不一样,成绩差别有些大,阅读题成为一些孩子的难点,也是拉开差距的原因。

四年级的阅读题其实比较简单,主要考察的是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简单的归纳能力。

主要考察的题型有,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对这篇文章的感受,等等。

出现差别的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怎么训练呢?

一是大声朗读。

在预习的时候,我们都会布置作业,大声朗读课文两到三遍。进入中段后,很多孩子学会了默读,觉得大声朗读很费力就偷懒了。这非常让人遗憾。朗读有默读不可取代的优势。声音和意思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文章的起承转合,长句、短句,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在朗读中更能体会。

在平时做阅读训练的时候,也可以读出声来。读出声来,会让人更重视词句,这是默写与朗读本身的区别。我做过试验,让孩子先朗读文段,再做题,正确率会明显高一些。

二是拓宽自主阅读的面。

到了中段,孩子们会有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这些书籍一般是故事情节比较好玩,或者语言幽默、风趣的,大都类型比较单一。

个人认为,中段的阅读最强调的是——海量,要多见识,小古文、古诗、散文、现代诗、童话、传说、寓言、小说、新闻、历史故事等等都可以阅读。有些体裁的文章孩子当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喜欢上的,这就需要大人们有意思的引导。

拓展阅读面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集中训练。

一种技能的掌握,从了解知识,到体会感受,到实践运用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明白了不等于会做了。我们可以一个单元或者一段时间有意识的进行专项训练。多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什么好处呢?一是习得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二是帮助我们明白锤炼词句对于写文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后,病句会变得更少,这是一举几得的事情。

我们都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所有技能的习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万小时定律放到很多事情上都被证明是对的。大量阅读,适量训练,注重朗读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精彩回顾▽

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呢?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仿写小古文《铁杵成针》

微光

我是祖国的一朵花

文本解读能力真的很重要

磨课五“说”

说明文可以怎么教——以五年级《新型玻璃》一课为例

图文编辑:姚付利△微信号:yao_fuli


♪☆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