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张小华老师点评我的课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在丰都上了一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用了曾慧(我的国培同学)班上的孩子,上得很开心。

比如,他们会在课堂上跟我说,曾老师很少表扬我们的,她可凶了!他们也会说,自己的老师是刀子嘴豆腐心,可是我们还是很怕她呢!他们还会说,我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很直接,很可爱!

然后曾慧非常喜欢的教研员张小华老师也听了我的课。并做了点评。

在出示评语前,我一定先要用一段话来描述我知道的张老师。

曾慧说:张老师很厉害的,他说过的好多话,我都是过后在课堂上实践了好久才懂得。

曾慧说:张老师出的题,你看,牛吧!

曾慧说:张老师总是默默无闻的看书,搞教研,我们都很佩服他!

好了,她不用说了,因为在她一次次的褒扬中,张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早已高大和丰厚起来。

所以,当张老师点评我的课,点评我的时候,我有多激动,你应该知道了吧!下面是老师点评的全文。(我要到墙边去笑一会儿了。)

在滨江小学参加“名师进校园”活动,聆听了来自重庆市巴蜀小学的语文名师冯栎钧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有收获,有感想。

“朴素”——见其人,冯老师真是个特点鲜明的人。

黑发、素妆,以及似乎与时髦毫不搭界的衣着,却完全凸显今日主题“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静静等待,笑脸迎来,亲切问候,平常得像在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正期待,像往常一样期待的公开课老师们那样期待动情介绍,期待激情导入。但课,却悄悄地,已经展开。

“猜猜,昨天晚上,你们曾老师是怎么夸奖你们的?”

“猜猜”,降低门槛,激发的是探索兴趣,开启的是思维大门。因为“猜”,所以“错”是理所当然,那还怕什么呢?开猜吧。在“猜”中,老师判断了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书写工整、说话得体、创意习作、待人和气......“基本学情”也了然于胸。

不需要华丽,这就是朴素人的最常态。

“朴实”——观其课,冯老师真是个特点鲜明的人。

聆听课堂,个人觉得可以将冯老师的课划分四个阶段

一、“你会选择”,建立言语表达的对象感

学生先后阅读了冯老师提供的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介绍词,“说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是对老师们说的话。”

“这是对学生说的话。”

短短5分钟,为学生建立起“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言语对象感,并且悄悄地在“两种介绍”的文字里,完成了“题材分析”指导。

二、“我是编辑”,确立作者身份的角色感。

“现在你就是编辑,你要选择出......”

“你是编辑”,这是身份;“选择出......”这是立意要求,三分钟内,带领学生进入角色中,并巧妙地完成“选文立意”的指导。

三、“例文借鉴”,搭建认知观点的认同感。

“题目对照,任我选”,选的不仅是题目,而是评判“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的标准。“例文借鉴,随我评”,评的不仅是事实,而是将例文作者的观点,选文老师的观点,读者阅读的观点,找到最具特点的语句。读,反复地读,在悟中得法。抓人物语言描特点,指导了学生“遣词造句”;抓标点符号亮特点,指导了学生“叙事手法”。一下子,将例文中隐藏的“表达特点”显露出来,转化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自认为可以用的“未来习作的提升点”。

四、“习作展示”,增强最近发展的获得感

先让学生独立创作,老师巡视中发现佳作并做上记号。这做记号的过程,既是评判,又是激励,使得那些没被老师标“记号”的学生反思,修改。

接着,佳作展示。在学生朗读中,教师询问、讨论、修改,着重于习作的上下文“逻辑铺排”,“这样的习作,看起来,身材标准。”

一节课,冯老师将“题材立意”“遣词造句”“叙事手法”“逻辑铺排”这些高深的语法知识化为无形,静悄悄地“潜移默化”

看了冯老师的课,听了冯老师的报告,让你觉得冯老师的身上,洋溢着力量的青春的气息,至简至美却又质朴易为;让你觉得冯老师的故事,散发出方法的精神的魅力,至纯致精却又朴实易学。这一上午的经历,使我们从对表达的崇尚,到对方法的崇拜,到对人物的崇敬,感谢冯老师。我们愿将“栎钧故事”写入我们的生活,虔诚学习,稍微改变,简单调整,坚持坚持,就会华美转身。

真的非常感谢张老师,感谢曾慧,感谢滨江小学。教学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那是因为我的身边总是有一群一直鼓励我,支持我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教学的路上坚持走下去,希望不辜负每一个爱我的人对我的期望。我会加油的!

精彩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的开头

《搭石》里的几个关键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梳理(高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梳理(一到三年级)

《颐和园》课后题中隐藏的秘密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节诗歌创作课

人教版小学阶段古诗梳理一览

“面粉宝宝”后续报道

图文编辑:姚付利△微信号:yao_fuli


♪☆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