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届"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征文选登之7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长着希望的翅膀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长着希望的翅膀

---读于永正《我的教育故事》有感

“据说小学生语文成绩突飞猛进一般是特别喜欢这个语文老师然后学出滋味儿了哦!”

 “我一直都很喜欢语文的!”

“跟看课外书也有关系吧?”

“咦?那我两样都占了!嘿嘿!”

以上是在某个下课期间,我和班上孩子们随意的闲聊片段,大家七嘴八舌的模样很可爱,而最后的那个声音最响亮,也最让我感慨万千。

那是我的语文课代表。

我转头看向他的时候,他还一脸得意冲别人说着“我两样都占了,所以我语文成绩好,嘿嘿。”

单边酒窝甜极了。

他不知道,那瞬间我差点要落泪。于永正先生,您说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您看我这是做到了吗?

长长一串的教师读物目录里,我一眼就看到了《我的教育故事》——这是我为数不多地阅读第二遍的书。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我们才相信孩子,而是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看到希望。”这是在日常与学生相处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我总觉得,全书无论是指出老师应该“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与学生“平等对话”,还是教师要亲近与尊重弱者……这些都是建立在“相信孩子拥有希望”的基础之上的。在此基础之上,再多说几句拨动“生心”的话,那份期待便可能来的比预期要早很多。

我的语文课代表是证实这句话是真理的最佳“人证”。小升初统考语文88分的他,谁能猜得到最初他只是个一直生活在否定声浪里,拼命用自己的聪慧与叛逆做着伤人七分自伤三分的事、语文成绩只有六七十分的“小恶魔”呢?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来了新的班主任。第一节语文课,她的课,我就是趴在桌子上,看也不看她一眼。我下定决心要给她来个下马威。”

这种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校园小恶霸挑战新老师的戏码,在我上任第一天就开始了。不过我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他抬头,并且坐端正了。

“她说她没有问过别的老师我们的过去。她说我们每个人在她眼里就是白纸,不管曾经多劣迹斑斑、多辉煌灿烂,全部归零——我马上坐直了,我想要让她觉得我是优等生。”

得知自己要半途接个四年级的时候,我就立刻打电话给前班主任了解情况了——没错,这点我有些不厚道了。说谎的目的,是因为我相信着总有个别孩子有“想重新来过”的想法,那就给他们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契机。当我看到这个一直趴着的叛逆男生瞬间坐好的时候,我觉得我赢了,孩子们果然是渴望着改变,渴望受到他人的认可。

“老师说我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她想让我当班干部——可我就差成绩不足以服众了,她说给我一学年的时间出成绩,这样新学年我就可以拿优秀的成绩竞选班干部了。我想,不就是成绩吗,我成绩差是因为平时没在读书,大不了我稍微听一下课嘛,用不了一年的。”

这个非常有个性的男孩子五年级期末考试总分排名班级第十,而他的语文成绩从最初的六十多分直线上升到八九十分,直到六年级了,他的语文成绩依旧稳稳保持八九十分的水准,并成功竞选上了语文课代表一职,终于干起了他一直想干的“能跑办公室”的工作。

其实他的日记上,在给他限定时间的那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没有写出来—— “一年时间,对于你来说绰绰有余了,估计下半学期就可以了。”——话音刚落,我看到了他眼中的难以置信、以及与这神情几乎同时点燃的雄心壮志:“嗯,足够了。”

这大概就是于永正先生说的,老师与学生之间起正面积极作用的交流,往往都是“一句话的事”,何乐不为呢?我很喜欢用这样的一句一句又一句的话,让学生知道我深深信任着他们,就像我的语文课代表那样,相信着他,于是我看到了希望。

不过有时候,“相信学生”也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遇到公认的毫无希望的孩子——班上的彬哥就是这样的一朵奇葩,一个言行举止与众不同到让人给予“恶心”这样评价的孩子。

我第一次见到彬哥,可以说被震惊了:一个圆滚滚的男孩子,手舞足蹈地走着,半径两米内空无一人,大家都纷纷绕过他;他的座位周围撒了满地的垃圾,还有很多莫名的污渍……坚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希望长成憧憬中的模样”这个信念的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动摇了。

这个孩子,我能相信他可以改变吗?

让我下定决心继续去相信的,便是《我的教育故事》——那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在我想要退缩的时候,于永正先生通过这本书给我注入了强大的勇气。我努力相信,这个因为种种因素而变得如此怪异的孩子一定也可以改变。

“彬哥,把自己脚下一亩三分地收拾干净,这种小事你怎么可能做不到哇!”

“彬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好好走路,不转圈子……这种小事我还提醒你,是不是我小看你了?抱歉啊。”

“彬哥,做一个仰卧起坐简单吧?那我们每天增加一个怎么样?我估计你下个月做三十个仰卧起坐不是问题。”

……

渐渐的,彬哥开始变了:座位周围的地上垃圾变少了,走路也是规规矩矩的,前面的同学开始转过去跟他说话了,体质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33个……

他最大的改变,是在五年级的时候。

当时的他与六年级学生起了冲突,当对方班主任来了解事情经过的时候,他面无表情地站在教室门口,那瞬间我感到无比心痛:这是怎样的绝望,让一个孩子连为自己辩解的想法都没有了啊!他这是麻木了: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那无所谓了……我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胳膊,然后搭把他往自己这边拢了拢。

“受委屈了?”

他的眼泪下来了。

这是他第二次哭。第一次是摔了一跤磕破了嘴唇,当时一个男生悄悄告诉我,彬哥从来不会哭,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讨厌他、疏远他,他都不会哭,看来一定摔得很疼——那么这次,是他麻木的心解冻,感到疼了吧?

从那时候起,彬哥依旧是会制造垃圾的彬哥,但他也会好好收拾干净了;彬哥依旧是会跟同学起冲突的彬哥,但同学们没有再疏远他了……

“彬哥,比起以前,来读书的感觉有没有变啊?”

“比以前开心。”他点了一下头,无比坚定。

我也非常开心,冲他点了一下头,无比坚定。

语文课代表与彬哥,只是我的教育故事里很小的一部分,除了他俩,还有勇敢起来的小雨、渐渐阳刚的小耀、收敛脾气的小林、主动学习的小豫……于永正先生通过《我的教育故事》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很多,让我也拥有了许多非常有成就感的自己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里始终透露着于永正先生传递给我的信念:“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我们才相信孩子,而是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看到希望。”

是啊——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携带着名为“希望”的翅膀、坚信他们终将飞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