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共读——色难

 blackhappy 2020-08-12

共读论语第10天。论语共读,一天不落。

读论语 诵经典 品人生

论语共读——色难
论语共读——色难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

【翻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长者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解读】

这一章,孔子强调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色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和婉的神色。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

【启发】

一、脸色不好不一定都是内心不孝,同时能调整好情绪。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再加上日常事务烦扰,有时心情会很坏。这个时候,见到父母,态度不一定会好,脸色也不一定好看。当然,这并不是内心不孝。然而即便你孝心再大,父母整天看着你烦躁不安的神情,看着你喜怒无常的脸色,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你的孝心,心中自然也高兴不起来。所以,孔子认为,若是真心孝顺父母,不仅应对父母心存敬爱,同时态度上要和颜悦色。

二、报喜不报忧,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见父母。这一点,对于性格急躁、反复多变的人尤为重要。当父母看到你的不安和烦躁,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们不耐烦,心中自然也会不高兴。如果他们对你有着深刻的了解,知道你不说不孝顺的孩子。看到你不安和烦躁的时候,也会认为你遇到了大麻烦,会为你担忧,也不会快乐。因此,孔子的这个观点还提醒我们,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见父母,如果不可避免,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见父母,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

三、不要把父母当免费的保姆,常怀感恩之情!现实中,有多少老人在家里忍气吞声,你会发现很多家长,年纪大了后,在家里边就变得唯唯诺诺,经济来源也变成子女的,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之下,然后替他带孩子,做了很多的事,似乎显得要钱还不太那么得当?而我们年轻人把老年人当做不需要花钱的保姆在用,有时候还觉得不耐烦,会发脾气,此时我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这叫做孝顺吗?

四、尊重父母的选择,反思自己是为父母好还是为自己好?有时候,我们发脾气,觉得你不应该吃剩菜,不要总是省吃俭用,应该多出去走走,我们觉得发脾气似乎是为了他们好,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空虚,我们自己想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然而我们在着急发脾气的过程,才是给他带来伤害的过程。你到底是为老人好还是为自己好,真正为老人好才叫做孝。

今天想让大家知道:色难。能够让自己和颜悦色,这才是我们对待老人应有的方法。

孙晓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