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峰山铜匠铺

 取经的兵 2020-08-12

离邓定远故居不到100米远的北侧,有一幢明清时建筑风格的古宅,这就是青峰山商贸繁荣时的见证----邓记铜匠铺。

邓记铜匠铺,砖木石结构,墙四周脚下0.8米高是用白麻石块砌成,上部墙用的是青砖。四周屋檐用黛瓦做成卷草形纹头脊式。西面高高的马头墙下有一扇门,门前做有檐步架,成船篷轩状。枋、梁、驼上都有镂空的花纹。

邓记铜匠铺,座北朝南,为凹字形平面组合,大门开在南隅,面阔13米,进深7.5米。大门门框和门槛用的是茶色青石,门顶上有一块用白麻石磨打成的石坊,上雕有“狮子戏球”“双凤朝阳”等图案,属高浮雕手法。大门顶上有轩顶式门罩,梁驼、枋、雀替、斜撑、平盘斗、童柱等构件都雕有花、草、鸟、兽图案,充分体现了我国明清时期的雕刻艺术。

进入堂屋,四周传说曾用银粉装饰的墙面虽早已晦味摧剥,但堂屋上的梁架,足显其主人当时的富裕阔绰:穿斗式的梁架上都有精致的浮雕,呈新月状的“冬瓜梁”,一人双手也难合围,挑梁的出头部分,雕刻成象头状,形态逼真,令人啧啧称赞。

邓记铜匠铺的发迹,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乾隆年间,青峰山村,店铺林立。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在青峰山村赶集的行人纷纷到就近的店铺避雨。一位老妇人也蹒跚的走进生意萧条,经受老父离去之痛的邓记铜匠铺。刚接过父任年满十八岁的邓柏志,面对略显狼狈姿容和简朴装束的老妇人,他走上前诚恳的问:“老大娘,你需要打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打什么,我在这儿避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显得心神不定。邓柏志拿起店里唯一的一把小椅子放在老妇人身边“老大娘,不打东西没关系,你坐着避雨就是了。”又连忙给老妇人送来一碗凉茶,自己便埋头干自己的事去了。

一个多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起身告辞,临走时对邓柏志说:“我定打一副门扣,请你在明天午时前送到朱家山头,朱敦灿家。”说完后,不容商量,扔下定就颤巍巍的走出了邓记铜匠铺。“没有办法,反正也没有什么生意。”邓柏志想后就按要求打好一副门扣。第二天,他赶了十几里山路,汗流浃背按时把门扣送到了朱家。喝了茶刚要返家,朱家老管家喊住了他,交给一份需他打制一年的铜制器皿清单,并预付给他一半货钱。邓柏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解的问:“这是为什么?”老管家微笑着告诉他:“邓师傅,你还记得昨天在你家避雨的老大娘吗?她是我家老太太。我家老爷在外为官,今年回家新修官宅,老太太见你为人忠厚、守信,便决定把家中需添置的铜器皿,全部都交给你打制,你快去感谢老太太吧! ”

邓柏志到后房叩谢老太太后回到家里,他精心打制,按质、按价、按时交货。他打造的铜制器皿工艺精湛,受到朱山头一带富户的称许,于是朱山头一带只要打制的铜器皿,都会到青峰山找邓记铜匠铺。铜匠铺的生意的红火,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邓记铜匠铺终于骎骎日上。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显赫一时的邓记铜匠铺的主人不复在了,但他留下幽深的庭院,典雅的雕刻,富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艺术,传奇的发迹史,值得后人去保护和领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