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llssmm44 2020-08-13

​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曾担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及其它全国性美展评委,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广场景观设计艺术指导专家。

​      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授予“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与古为新 32x136cm

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田忠利/文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于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纤秾》,其意在“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对于篆刻艺术创作而言,“与古为新”确是一个根本性的命题。篆刻创作要求篆刻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丰富的古文字学知识、开阔的胸襟、独立的艺术个性等多方面的修为和才能。本文围绕篆刻艺术创作如何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浅谈几方面的思考。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与古为新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篆刻是一门中国古老的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的是,时至今日,“古意”仍是篆刻是否具有“高格”境界的重要基因。但篆刻不能止于模古,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仍是她的生命价值所在。

“与古为新”中的“古”,指向篆刻独特的传统印式、人文境界、文化精神,这是篆刻艺术创作的源。“古”在篆刻创作中,不仅是由字法、章法、刀法、钤印法等综合要素形成的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别于他文化的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和高古的精神格调。

“与古为新”中的“新”,是篆刻艺术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追求,求新是篆刻创作之魂。“新”从篆刻史和篆刻艺术创作的立场上去理解,一方面是建立在传统印章的字法、章法、刀法、钤印法等基础上通与变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篆刻艺术家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时代审美特征相结合的新颖呈现。“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刘勰《文心雕龙·通变》)只有深入印学传统,深刻理解中华美学精神,既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诗书画的滋养,更要注重时代生活的大潮,会激发起艺术的灵感。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以时代审美感兴,营构审美意象,才有可能将丰富的传统资源进行现代转化,实现篆刻艺术的创新发展。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与古为徒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篆刻分阴刻和阳刻,两者印面的文字笔画与空白处之间都呈现出阴阳形态,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生命文化的内核。中国人认为世界自然万物的生成,取决于“阴阳之开阖”。《周易》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世界万物无不以阴阳相合的形式而存在,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种阴阳运化的表现形态,代表了宇宙生命变化的基本规律。我们在摹刻古代印章过程中,体味到古时印人运用阴、阳文形式,发乎性情,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生命境象。印面上阴(阳)线构成有象有形的“实”和留朱(白)生成无象无形的“虚”之间,相互生发、彼此衬托、相映成趣,构成一个气韵生动、意象充盈的整体气象。这一整体气象既涵泳着阴阳互化的生命意识,又体现出气势沉雄、神韵流动、意境浑成的内在精神格调。这种生命意识和精神格调,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生活。

自明清至今,将“印宗秦汉”作为学习篆刻的不二法门,指向的也正是秦汉印在阴阳荡摩、虚实变化中体现出的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高古格调。尤为重要的是,在篆刻创作中更要继承秦汉印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自觉调动一切可为之所用的要素,在字法、章法、刀法、钤印法等的整体创造中,探索新形式、新语言,创造新意境。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终日乾乾 2.5x2.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字法是篆刻艺术创作的基础。古文字是篆刻成为一门独特艺术的根本要素。历来篆刻家都极为重视古文字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将古文字“印化”作为篆刻创作实践的基本遵循。

秦、汉印风格截然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字法不同。秦玺以大篆入印。大篆还没有形成相对中轴对称、外廓方正的字形,且呈现繁简大小不一、倾侧跌宕之势。大篆字形多变的形态,自然造就了秦玺印古拙飞动、奇正相生的风格。汉印则以方形缪篆入印,形成了平整浑厚的印式。古人在篆刻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选择与印式风格相统一的字体,讲究同一方印中字法的一致性。在这一点上,印章自秦汉以降,及至明清流派印,大致都如此,并以此为篆刻字法的基本要求。

但是,明人朱简却有不同见解。他在《印品发凡》中说:“印字古无定体,文随代迁,字唯便用。”近现代以来,篆刻家们也会经常打破陈规,在一方印中,根据章法需要,穿插使用不同时期的字体,追求陌生化和趣味化效果,使印面别开生面,姿态横生。

印面文字在结构上有时为了服从于章法构成的需要,在对古文字字形字义的理解与把握基础上,要敢于“创古人未尝刻之字”。在这方面,白石老人无疑为我们做出了典范。白石老人篆刻艺术风格鲜明,作品中跳荡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如《白石》一印,印中的字法,也并非秦篆汉隶,而是将实用的楷书用“移花接木”手段进行“印化”改造,使印面顿生白石老人刀笔下特有的“村气”和“野气”。“白”字似楷非篆,首部一“撇”即将白石二字分割开来,同时又采取搭接手法,将二字联系起来,使印面布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撇”还打破了印中“白石”二字横平竖直的笔画和印边易成的平整呆板局面,造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充溢着奇趣盎然的势态之美。这也充分体现了白石老人在篆刻艺术方面“不知有汉”“胆敢独造”的创新胆魄。当然,我并不提倡在创作中每一方印都要沿用此法,而是遇到特殊字句,在章法需要的情形下,剑走偏锋取其险,字法的设计创意又恰到好处,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篆刻一般在字法设计使用上,讲求古文字起源流变,有出处,有依据。这就需要篆刻家有扎实的小学基础,遵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原则。文字结构若处理不当,会犯“戒杜撰”的规矩,让人贻笑大方。

在当代众多探索性的篆刻艺术创作中,经常会有注重文字图形化表达的作品,夺人眼目。在这方面,开掘古代不同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篆刻艺术资源,确能发现许多可资借鉴的文字形式。例如,新出土的西夏印及辽印,其印文不同于汉字。与汉印相比,如果我们从识读转向单纯的视觉审美体验,西夏印及辽印则呈现出现代抽象图式化的视觉效果,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这为今天的篆刻创作,尤其是在私用印创作上,探索篆刻形式语言的创新,带来新的启示。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独特的形态美。东汉许慎在《周礼》基础上,将汉字造字法归纳总结为“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使汉字的形成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古人最早在创造象形文字时,以天上的星宿、地上的山川脉络、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为对象,描摹绘写,如日、月、鸟、马、水、草等等。因此,汉字造型呈现着宇宙生命的万千意象,蕴含着天地造化的神秀灵气。

中国的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陈寅恪曾说 “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如“武”字,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武”实际内涵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武止武”,追求和平的理念。如“天”字,《说文解字》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体现宇宙的永恒无穷。“天”在造型上,有“人”在其中,形象的说明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在造字上赋予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追求“形而上”的“道”,对篆刻艺术家用刀笔刻写人文精神,传达审美情趣,深化作品形式语言创新和意境创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前有古人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章法决定篆刻的形式构成。前人云:“一印之章法,如大匠之造屋。”历史上的篆刻名家大都极为重视章法。吴昌硕刻印前必反复斟酌章法设计,常易稿数十次。

章法在秦、汉、唐、宋、元等不同时期的传统篆刻中形成了各自规范的定式。及至明清流派印,文人艺术家进一步丰富了篆刻章法,使之具有了“诗意化”的文化品味。今天的篆刻家在学习研究传统印式中,既能继承前人创造的章法审美法则,又能结合自己的审美爱好,在创作中加以综合运用,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风格。传统形成的章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古昔以上谁所踪”。篆刻艺术创新,贵在篆刻家的自我创造意识。秦汉印章“天趣胜人”,充分体现了“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白石老人语)的创新精神。

章法体现在书画印方面,其理一也。篆刻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沿着“印从书出”“印从画出”的创作路径,结合书法、绘画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断探求篆刻章法的创新。当下,现代书画艺术已形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元并行,或交融互化的发展格局。在文化环境、艺术理念、形式语言等方面,都与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时代的传统书画有着极大的不同。流行的现代书法打破传统书法的书写规程,以汉字象形为根基,通过空间解构的方式,以画入字,强化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所具有的原始绘画的表现性与抒情性,凸显现代艺术语境下的视觉张力,极大地影响了篆刻章法的设计。

“有与无”“虚与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有”只是有利和有用的条件,而“无”则使“车”“器”“室”发挥了作用。实际上老子肯定了“无”的重要性。老子 “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有无相生”“以虚运实”、“抟实为虚”的理论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营造画境方面,画家特别注重“虚”和“留白”。清代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对于篆刻创作来说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在设计印稿时,不仅要考虑文字之间“字字相亲,笔笔顾盼”,还要关照无字、无笔处虚灵的空间,力求达到“境生象外”的艺术效果。清代篆刻家邓石如曾说“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妙趣乃出。”

现代绘画艺术以抽象构成思维,将画家的内在精神物化为主观抽象情感符号,使平面化的抽象形式具有了一种新的生命感的境象。借鉴现代绘画抽象思维,通过文字笔画的多少和字的大小、欹正以及点线的夸张变化,强化印章的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关注实与虚、有与无的关系,使印面章法参差有致,虚实相生,奇趣扑人,境象灿然。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芥子纳须弥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篆刻艺术创作“与古为新”,篆刻家必须具备自家独立的艺术个性。“风格即人”,艺术新风格是人格的投射。艺术家个性的发挥是篆刻艺术创新的前提。

翻开印史,我们可以看到,元明以降,文人艺术家开始介入篆刻艺术,并将鲜活的个性带入到篆刻创作当中。尤其是清代碑学的兴起,使篆刻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张扬,个性化的印风开始涌现。篆刻家们既“印宗秦汉”,又敢于突破秦汉印的范畴,挣脱印式固化的束缚,在文字的设计、章法的布局、刀法的运化上,强化艺术个性的表达,不断创新篆刻艺术形式语言,赋予篆刻艺术新的生命,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篆刻艺术,创造了传统篆刻艺术的新高峰。

篆刻作品能否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彰显出篆刻家的主体精神、性情风骨和生命状态,是艺术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的篆刻艺术都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吴昌硕崇尚古意,“与古为徒”的艺术个性,使他在刻印方面,既法宗秦汉,又兼顾钟鼎、石鼓、碑额、汉隶、汉砖、瓦当、封泥、钱币、诏版等,博采众长,合宗古今,并以“古人为宾我为主”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字法浑穆渊雅,边栏残破苍扑,章法新奇多变的独特篆刻形式语言。个性化的篆刻形式语言,又是由特殊的字法、刀法、章法形成的。齐白石选择以《三公山碑》富有张力的字形结体作篆法,喜《天发神谶碑》,以单刀入印,一味霸悍,冲刻出雄强恣肆的直线,构成奇崛生动、险峻宽绰的章法。这一切自然显露出一种“胆敢独造”的大匠气派。齐白石在篆刻传统字法、章法、刀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成为篆刻史上开宗立派,影响后人的一代大师。

篆刻作品体现鲜明的艺术个性,非常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篆刻家的天性。一个艺术家的天性决定其审美爱好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刘熙载的《书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如其人,书法是书法家人格的心电图。颜真卿中年遭遇“安史之乱”,愤然举起平叛义旗,舍生取义,满门殉国。颜鲁公忠烈的人生个性,悲愤的忧国之心,彰显了颜体书法的浩然之气、庙堂之气,也成就了其书法豁达庄重、奇崛雄健的艺术风格。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 文以气为主”。“气”是指人天然的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形诸于文学艺术作品中,便会生成作品的个性。艺术家具备什么样的自然天性,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同是行书,因两位书法家各自天性不同,在作品中反映出的艺术风格也截然不同。艺术创造上的刚与柔、巧与拙、粗犷与细腻、豪放与婉约等等,完全出于艺术家的天性表达,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真诚的,是无法加以强求和修饰的。否则,就是造作的,虚假的,不能称其为艺术。篆刻家在学习创作中,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性,培养自己的天性,更为重要的是,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和艺术市场中,能够遵从自己那份独有的天性,不跟风,不赶潮,以“天怀若水”的心境和朝圣般的虔诚,认真对待自己的篆刻艺术创作。

篆刻家思想情感的独特性也是体现篆刻艺术作品个性的重要因素。篆刻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以情入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字形之中,通过字形的写意夸张、空间分隔的匠心调度,知白守黑,营构超越字形的境象,使“刀笔之外而有别趣”。篆刻作品中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不应是字法、章法和刀法之外的附加物,而是篆刻家成于印中的真诚与深刻, 形于印外的概括与提炼。

个性化形式语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是由篆刻家长期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道德品行、创作经验所形成的。“ 李( 白) 才高气逸而调雄, 杜( 甫) 体大思精而格浑。”( 明代《胡应麟塔持戴》)篆刻艺术所表现出的雄浑、散澹、豪放、静穆、古雅、清新……也是篆刻艺术家性情、学养、抱负的最直接的反映。篆刻家必须勤于创作,在创作中不光要勇于创新,还要敢于失败。平时多欣赏学习前人篆刻作品和其它姊妹艺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篆刻艺术水平。

印虽方寸,自有天地,在乎文字形态,在乎布局气象,在乎刀笔精神,在乎天性意趣,在乎意境独造。篆刻艺术的学习与创造,需要“与古为徒”,尚友千载。篆刻家在潜心研究传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体味其性情风骨,濡染其文化精神,领悟其生命境界。如吴昌硕攻石鼓文数十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九层之台,始于累土”。篆刻家既要继承传统,遍临古典,积沙成塔,更要敢于突破传统篆刻印式的疆界,在创作实践上随兴所适,创作出具有传统意蕴和时代气息,并独具个人风格的篆刻艺术作品。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师环一旅 34x136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最美逆行者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大爱无疆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山川异域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长古 1.5x1.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心斋 2.5x2.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生如夏花烂漫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澡雪精神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龙王疃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象外生意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天花乱坠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载道 2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始知真放在精微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不平则鸣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落花成诗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不泥古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苦工十年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刀下留情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书不读魏晋以下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二月花 1.5x1.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日长如小年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书不读魏晋以下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花开富贵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杏花天 2.5x2.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生活 2x2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三人行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与天毋极 4x4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夺得天工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君子坦荡荡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胸中之竹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味无味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中和 1.5x1.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真水无香 2.5x2.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在明明德 3x3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开门见山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大自在 2.5x2.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思接千载 3.5x3.5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三省 2x2cm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田忠利:与古为新——关于篆刻艺术创作的思考

迁想 2.5x3.5cm

志于道 3x3cm

狂少年 3x3cm

烟云供养 4x4cm

金石大寿 3x3cm

法无定 3x3cm

大美 2.5x2.5cm

少 1.5x1.5cm

忠利之印 2.5x2.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