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筝不断线 ——吴冠中绘画语言

 紫藤花开21g6ma 2020-08-13

◆ ◆ ◆  ◆ 


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

一生在西方油画与东方水墨画两个领域不断探索融合,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理念,强调形式美和现代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他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因子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运用意象化的表达方式,把油画的本土写意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赋予油画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意境之美,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吴冠中一直强调“风筝不断线”,就是艺术创作不能远离现实生活。他在画面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找到了符合自己艺术追求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也符合本民族的审美取向。他牢牢抓住“风筝不断线”这一艺术创作原则,在当代绘画中不但个人风格突出,而且具有启发性。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佳作,在美术界影响深远。

生  


吴冠中(1919.08—2010.06),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15岁那年结识了在杭州艺专就读的朱德群,从此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来到了杭州艺专开始了他的艺术学习之路。时任杭州艺专校长的是林风眠先生,他的中西融合改造中国水墨画的教学理念对吴冠中影响深远。来到杭州艺专后,吴冠中开始接触到西方油画和水彩画。1938年先生取笔名“荼”,他在国内油画的学习师从常书鸿和关良二位先生。1946年他拿到了公费留学的名额前往巴黎高级绘画学院学习油画,深受苏弗尔皮教授在现代艺术创作上的思想影响。


吴冠中先生在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传统水墨画借鉴以及融合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是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他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法国文化部授予了他文艺最高勋位,法兰西艺术学院授予了他通讯院士的荣誉称号。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对于从事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画现代化改革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风筝不断线”的艺术理念

“风筝不断线”的理念的提出坚定了吴冠中的艺术创作文化土壤和精神内涵,他说:“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了某一艺术形式,但仍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风筝不断线,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这是他对于艺术表现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的高度总结。吴冠中先生正是坚持着这一理念,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不断探索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过程中的艺术体验。

图1:吴冠中《松魂》

先生在《松魂》系列作品的创作体验中,深感表现对象内在精神力量的美感,进而创作了一批极具抽象美和形式美的作品。“魂”本是无形之物,但是却存在于世间万物的“精神”之中,体现着世间万物的独特精神内涵。它存在为无形所以表现者必须认真去感知,方能体会到对象的精神内核。吴冠中正是对泰山迎客松超越了外在形象的领悟,才创作出了接近于抽象的,富有生命韵律的一系列《松魂》作品(图1)。


他的创作体验与英国评论家苏立文对于抽象和无形象的阐释形成了共鸣。他将作品比喻成飞翔在天空中的风筝,将生活的源泉比喻成紧握在创作主体与作品紧密连接的那根线,只要创作主体紧紧的握住那根线,作品就一定能被世人所理解并接受。吴冠中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尤其是逐渐走向抽象美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不管是油画还是水墨画都可以感受到他对“风筝不断线”理念的坚持。

绘画形式分析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关系位置,把个别或局部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我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中,“六法论”观点所提及的“经营位置”就是针对画面构图问题而提出的。但凡经典艺术作品,首先作品的构图形式就会给观者带来一种审美的享受。面对一个成功的构图不仅传达了作者的立意和创作意图,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


吴冠中一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研究和探索,在构图上先生不拘泥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构图法则,而是借鉴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全景式和长卷式的构图样式,以移动的视点来构成画面。这种构图样式虽然弱化了焦点透视的空间表现,但是使得画面更具有形式美感,内容与形式之间相得益彰,凸显了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所谓造型艺术就是在美术作品中描绘一个具有形式美感的典型形象。

图2:吴冠中《桂林》


199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桂林》(图2)中就采用的是全景式的构图样式,将眼前体察到的景物统摄于画面之中,兼顾高远、平远、深远的视角关系,画面稳定、博大、富有崇高感。
图3:吴冠中《长江万里图》
1973—1974年创作的《长江万里图》(图3)中,采用了长卷式的构图方式来完成画面。这种构图方式对于处理内容繁多,场面宏大的场景,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此构图样式,也源于先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与借鉴。整幅画面分为三段尽览长江美景,每一段都是作者精心编排独立的长江美景,三段连在一起又连成一副相互关联的整体,使观者在欣赏到他对画面形式美感表现之余,也饱览了长江一带的美景。
点、线、面、色是一切美术作品形式美构成的基本元素,所有艺术家都是运用这些元素,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创作的。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形式美的重要命题,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他如下表述“在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起了我们的审美情感。我们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可看出“点、线、面、色”在作品形式美构成中的重要性。从吴冠中先生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在这些作品元素运用上的潜心研究和探索;他运用“点、线、面、色”构成了画面中那些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情感的视觉形象,“点、线、面、色”更是构成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载体。


康定斯基是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性画家,对于他来说“走向抽象世界步骤中的第一步,是排除‘空间的幻觉’保持平面,把它作为观念中的平面,与空间同时来利用……”而构成美术作品元素的“点、线、面、色”,正是用来构成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关键手段。在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他在油画和水墨画创作中是如何来运用这些元素,完成一件件美术作品的。

图4:吴冠中《水巷》

图5:吴冠中《网》
1997年创作的描绘水乡景色系列作品中《水巷》(图4)及2000年创作的都市系列《网》(图5)等一系列作品中都是他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尝试。这些作品中先生将空间的表现压缩几近平面化,打破西方传统油画中对于三维空间的追求和向往。他在解构与重构之间,没有走向一个“无形象”的抽象世界里,而是通过高度的提炼、概括、重构来创作极具抽象美和形式美的作品。除了点、线、面、在画面上的形式分割外,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在高度提炼和概括。黑白灰、红黄绿的使用,在画面中交相呼应,充满了情感与节奏感。在那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借鉴,尤其是康定斯基的艺术和理论的影响,更能看到先生是如何将那些理论融汇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践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图6、图7) 
图6:吴冠中《印尼的船》

图7:康定斯基《构成四号》
在康定斯基的画面中看到他对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高度提炼,近乎科学化的理性分析,完全去除了物质存在的表象客观实在。而吴冠中先生却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对于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表现形式,找到了符合本民族审美趣味的平衡点。在我们欣赏“风筝”翱翔于广阔的天空的优美姿态之余,还有一根文化土壤和审美趣味的“线”控制着。

艺术实践的探索


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扎根中国传统探索油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为吴冠中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加上他的留学经历尤其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学习,使他能在归国后的油画创作中自觉地体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通过他的油画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先生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融合,创作出了极具民族审美情趣的油画作品。先生在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受潘天寿先生对形式美的追求和石涛先生对于笔墨的要求以及八大山人对于意境表现的影响。

图8:八大山人《山水》

图9:吴冠中《崂山松石》
从图(8、9)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在油画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与融合。吴冠中在他的油画创作和写生的过程中将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融入其中,不管是从他画面的构图还是造型形式都充分地体现着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油画的融合。他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找到了一个符合本民族审美趣味的平衡点,这都得益于先生对于他对作品的那根“线”的把握。
国画现代化的探索:融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语言寻求水墨画的创新20世纪在中西结合改进中国水墨画的道路上分为两大路线,一条是以徐悲鸿为首的提倡以写实主义和古典技法来改良中国的水墨画,将西方的造型手法和光影引入水墨画的创作中加强体积感;另一条是以林风眠为首的提倡用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创作手法来改良水墨画。两条路线都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0:吴冠中《游园惊梦》油画

图11:吴冠中《春日山居》纸本水墨

而吴冠中先生正是在老师林风眠先生的影响下,不断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之美和水墨画的意境之美,走在水墨现代化的道路上尝试着水墨画的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冠中的水墨画和油画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绘画材料发生了改变,但是他对抽象美和形式美的追求并没有发生改变。他选取江南水乡为创作题材,融入了东方的审美情趣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美感,在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和借鉴过程中,创作出了具有东方情志和现代感的水墨画作品。如图(10、11)

图12:吴冠中《水乡情》纸本水墨

图13:蒙德里安《构成》

先生对西方现代派的研究中,吸收了很多抽象的元素,来构成他画面中的形式美感,如蒙德里安的关于点、线、面的构成,结构与重构。(图12、13),在借鉴的过程中又充分发挥了水墨画材料的特性,最终使得画面即具有了抽象的形式美感,又富有传统水墨的情趣。波洛克绘画艺术有很强的运动感,画面中点、线的组织和运用趋向于一种偶发性的表现。而吴冠中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他借鉴了波洛克在线条组织上的节奏的韵律感,而在点的运用上更加具有实在性。在点、线、面、色的组织和宣纸、毛笔、和墨的材料发挥下,最终构成了先生对于现代水墨画探索的成果。(图14、15)。

图14:吴冠中《墙上秋色》纸本水墨

图15:波洛克《1949年第8号》布面油画
吴冠中突破东西方艺术的藩篱,大胆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构成主义融合到自己的水墨画创作中,作品风格突出,现代感十足。他在现代水墨画创作上的探索与实践,向大家展示出了水墨画发展的一种新的可能性,推动着中国水墨画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为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吴冠中一直践行“艺术本位”的思想和民族意识。不管是油画民族化还是水墨现代化的探索,他都能站在时代发展及艺术发展轨迹上,以一种“扬弃”的态度,游走于东西方艺术中。面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环境,他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融合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寻求本民族艺术发展的新契机,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既具有民族思想内涵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作品在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愉悦之余,更能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传统。

文章来源:王若馨 《风筝不断线 ——吴冠中绘画语言探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