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脚本:童年阶段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恋爱对象和婚姻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前面几章我们提到,人生脚本分为四个方面,人类命运、从出生前到青春期、可塑年代、成熟与死亡。其中,可塑年代脚本中有一个概念——父母编制程序,强调幼儿的心理发育会受到母子关系的影响。
比如,原生家庭阶段与母亲的关系会影响孩子未来对婚姻的态度,甚至是恋爱对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你和母亲的关系,早已决定了你的恋爱对象和婚姻。

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在幼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存环境,但当他与母体分离后,面临着陌生的世界,空气、食物、温度都让他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的挑战。
此时,由于幼儿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不得不完全依赖于母亲的照顾。这一阶段对母亲产生依恋是人的本能,但是,对依恋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形成的特殊人格意识对婚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依恋型人格(对于伴侣表现出占有欲)
  • 孤独型人格(对伴侣充满猜疑)
  • 回避型人格(会采取各种方式回避家庭生活)

1、个体幼儿阶段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成年后的他们对依恋的需求便始终存在,步入亲密关系后,这种依恋倾向将会更加明显。他们对伴侣的亲密接触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忽视时,便会恼怒,产生恐惧,并要求伴侣必须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
心理学家鲍比尔认为,个体幼年时期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与成年后爱情互动模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些具有依恋型人格的人由于不安感和对遗弃的恐惧,内心充满了猜疑,这也便是他们表达自身爱的方式,本质上是源于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和恨的矛盾心理。

2、孤独型人格。这类人往往会否认自身的情感需求,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这种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便将这种需要放弃了。
他们回避任何亲密的接触,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热情,但亲密关系一旦建立,过多的亲近则会造成痛苦和害怕。由于这种性格特点,他们在事业上通常是成功的,但婚姻生活往往是失败的。
3、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情感或身体都是疏离的,会采取各种方式回避家庭生活,与伴侣的亲密交往让他们感受到不自在,当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受到对方企图保持亲密,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
这类人需要不断吸引对方注意力,但又不能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会设法得到对方的爱,但他们感到被控制的威胁,便会终止这段关系。
个体在幼儿早期无法从母亲那里获取足够的情感需求,青春期又被限制探索的需要,则极有可能形成以上三类人格。

早年心理创伤对亲密关系建立的影响
心理学家Bowlby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在维持婴儿的安全和生存方面具有直接性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控制饮食和繁殖的行为系统。
早年在生存环境中受到创伤的孩子,由于情感的被剥夺、需求不能满足或家庭环境不安全、威胁,在成年后难以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和自我认知。
这些看似微小的家庭伤害,犹如内部对孩子的情感虐待(忽视、照顾不当),这些孩子在成人期面临伴侣选择时,很容易表现出敏感、自卑、无能、抑郁等心理特征。

从沟通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自我认知与人际亲密关系能力有着明显的联系。
自我认知从早期的母婴关系到成人期的亲密伙伴关系一直存在,也是主客体关系的呈现。
许多母亲虽然在孩子早期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情感探索并不欢迎,通常给予批评、拒绝或压制。这时,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容易形成单一、片面的人格,而不再是拥有完整自我的人格。
这些孩子往往会努力压制内心的阴暗面,并感到羞耻,甚至完全否定它的存在,到了成年之后则可能形成刻板的自我认知。潜意识会诱导他们选择与其性格相反的人作为伴侣,在他人身上找到童年阶段没有获得的自我认同感。
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所有事情都应是预先设计好或计划好的,给人情感冷漠、不近人情的感觉。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身处在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之中,人格类型模式才有可能得到改变,爱与信任甚至有可能改变你的依恋类型,人际交往上也会产生新的局面。因此,请不要否认爱与被爱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爱的。
所谓童年阶段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恋爱对象,强调的是童年阶段依恋受损会形成特殊人格意识,而这些人格意识真正决定了我们的婚姻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