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这2大迹象,说明你正在成为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人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逐渐变成了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
在童年时期,我们都向往自由、快乐,希望当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而在成年之后,却被迫成为了世故圆滑的人,不得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来维持人际关系。
最开始我们追逐着单纯的自由与热爱,到后来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车贷,但是一切以经济条件、物质需求看准。
想到这些,你的心情开始沉重起来,仿佛自己做错了事一般。
但是我们错了吗?
蔡康永曾经在《奇葩说》上说过:变成自己小时候讨厌的那种人,是一件坏事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会不会是自己小时候讨厌错了呢?
后来的我们看起来确实与小时候的自己格格不入,甚至站在了那时候自己的对立面。很多人认为这是迷失自我的体现。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是什么导致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针对越来越多人都有这种行为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两点看法。

一、要融入社会与群体,我们不得不收起个性

在现实生活中,太过于个性的人很难融入社会与群体。在一群平凡的人中,他们显得十分的标新立异。
但人类具有社交的属性,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归属感、支持感与接纳感。
所以我们周围都有自己的小群体:在上学的时候,这个群体可能是你寝室的同学或者几个常常在一起聊天的朋友。
在工作之后,这个群体变为你的同事们,甚至是住在街坊的邻居们。
在与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想要被接受,害怕被排斥在群体之外,一个人的生活总会感到孤独寂寞。
我们不得不收起个性去迎合他人,只为融入这个社会群体,增加社会支持感,在人际交往中排除寂寞。为了避免孤独,我们不得不从众。
我们越来越失去自己独特的个性,渐渐地开始变得“泯然众人矣。”
为什么人们会变得从众?
从心理层面来看,当一个人的意识与群体的意识不一致时,群体会自发的排斥这个人与群体之外来保持群体意识的紧密性。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会受到群体的支配,如果你不是一个毅力强大的人,你很可能会随时被群体同化。
如果你身处一个积极的环境之中、周围都充满着正能量的人,你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热爱生活。
俗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处于一个颓废的环境之中,你也会被他们带偏,慢慢地只会安于现状,这就是群体对你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环境对人带来重要影响,当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慵懒的环境的时候,记得及时逃离,切勿丧失自我。

二、现实中压力导致我们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这一名词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时提出。他将狗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在最开始将狗关在笼子里,只要一有铃铛声响,就给狗一些轻度的电击,但电击会让狗感到很难受,于是想要逃离笼子。
笼子门是锁着的,狗试了很多次,都无济于事。
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实验员把笼门打开,再次等待铃铛声响给狗电击,尽管此时笼门是开着的,小狗也会认为自己无法逃离,选择接受电击,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广泛的影响了许多人。例如,在多次复习后但考试失败时,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天生就不适合学习,即使努力了也不会成功。
你会牢牢的记住这种感觉,并且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此时你认为这是徒劳的,但当你花费更少的时间去学习,你的成绩、学业到真的会一落千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生活中压力巨大,我们不得不面临各种各样的琐事、人际关系。
当你发现如果不用虚伪的、圆滑的这一套去应付人际时,你的利益会得到很大的损失,并且旁人对你的评价会降低。
此时你会感觉到真诚、善良是毫无作用的,于是放弃了那个想要保持初心的自己,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其实,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人未必是一件坏事。
只要我们不去害人,不做伤天害理之事,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要过怎样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