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海曲上人 2020-08-14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季札(公元前576-公元前484),春秋晚期吴国人。因被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而史称“延陵季子”,为常州开埠“第一人”,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三让王位、出访中原、徐墓挂剑、鲁国观乐、大义救陈”,在中国思想史、文艺史、政治外交史上的地位都举足轻重,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徐墓挂剑

“徐墓挂剑”载于《史记》,是季札一生事迹中,流传最广最久远的一件。

季札北上出使中原途中,途经一个叫徐国的小国,徐君热情招待了季札。徐君看见季札的佩剑,心中很是喜欢,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季札从徐君的目光中已知徐君的心意,很想把佩剑赠与徐君。但因出访任务尚未完成,而佩剑又是身份的象征,在外交礼仪中不可或缺,因此,没有立即赠与他,心想,等出使任务完成返回时,再将佩剑赠与徐君。

季札顺利完成外交使命返回徐国时,没想到徐君竟已去世多日。

季札十分悲痛,亲自来到徐君墓前,洒扫拜祭后,伫立良久。然后,拔剑起舞,慨然长吟:“何山岳之沉沉兮,悲聚散之倏忽!痛故人之长逝兮,怀昔日之旧约!生不得见吾归兮,埋遗骨以守望!吾既心许以赠剑兮,岂因故而改初衷!今于兹作永别兮,特践诺以挂剑!但望君知吾之信兮,不使吾之欺其心!”

离开时,他解下身上佩剑,挂在徐君墓旁松树虬枝上,准备登车而去。他的随从说,徐君已死,宝剑留给谁呢?季札说,先前我心里已经许诺把宝剑赠给他,难道可以因为徐君已死而违背我在心里许下的诺言吗?

季札“心许不欺”的优秀品格,成为中华诚信美德的典范。与此有关的还有“枣树挂钱”、“拾金不昧”两则故事。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枣树挂钱和方前村的来历

那是一个秋天,季札的一个家丁偷吃了一个农户家的枣子。季札发现后,责骂了一通,随即拿出一吊钱来,挂在树上,算作赔偿。

此事恰被一位老人看见了,他拿了钱急忙追上去说:公子,你为我们黎民百姓四处奔波,呕心沥血,吃几颗枣何必如此认真呢?

季札回身答礼道:未经许可,擅摘果实实属不可,以钱赔偿,歉意!歉意!

老人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喃喃说道:君子,真君子啊!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那是季札晚年,住在舜过山查家湾,过着耕樵隐居生活。一天,他背着一捆樵柴下山,一脚踢到一个包袱,仔细一瞧,是一包碎银。他想,碎银一般是不甚富裕人家所有,丢银的人一定很焦急,便放下柴禾在路旁等了起来。

约摸等了两个时辰,只见一位妇人一路慌慌张张地寻来。季札上前问那妇人,在找什么?妇人哽咽答道:家中婆婆生病,借了钱急于去抓药,谁知赶路急了,掉了钱袋。

季札问明数量,确定无误,便递过银袋。那妇人见银两分毫不差,忙问老人尊姓大名,住在何处。

季札答道:我是山野村人,不必多问,赶紧抓药为你婆婆治病吧。妇人含泪告别。

后来,婆婆病好以后,婆媳两人感季札之恩,四处寻访未果。

人们为纪念季札德行,便将婆媳居住的村改为“访钱村”,即今之“方前村”。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三让王位

约公元前1200年,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奔吴”,建立了句吴国。第十九世吴王寿梦有4个嫡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四子就是季札。

4个儿子中,季札从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为人诚实守信,谦逊礼让,不仅王后偏爱他,兄弟爱怜他,父王对他更是用心栽培。未到弱冠之年便让他入朝听政,巡视祭祀、出访列国,寿梦带的唯一儿子也是季札,让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于季札。而事实上,季札的兄长们也都非常信服他,认为他的才德足以继承王位,都争相拥戴他即位。

但当时的礼制,王位应传于嫡长子。所以季札坚决不同意废长立幼,不肯继承王位。他对寿梦说:“礼制有成规,怎么能废弃前代君王的礼制,而根据父子之间的私情来办事呢?父王你对我好我知道,可也不能坏了祖上定下的规矩啊。于是,寿梦驾崩前,遗命吴国王位传承兄终弟及,想以此最终把王位传到季札手里。

寿梦薨逝后,诸樊即位。一年后,父亲丧期已过,诸樊想遵从父王意愿,让位于季札,于是带着几个弟弟找到季札,请他登基嗣位。言明是父王的意思,还用先祖泰伯、仲雍为避王位奔吴,让弟弟季历继位,季历的儿子周文王用振兴王道的先例来说服季札。但季札还是坚决辞让,他说,他愿意学习曹国的公子子臧,坚守忠义和气节。最后,为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干脆隐居乡野,躬耕劳作。

过了几年,季札的大哥,第二十世吴王诸樊御驾亲征攻打巢邑,被楚将牛臣一箭射死,二哥馀祭继位。馀祭继位后将季札分封于延陵。又过了几年,馀祭视察“艅艎”战舰时,被越俘“阍人”一刀砍死。馀祭死后,也遵从父命把王位传给了三弟馀昧。

又过了十多年,季札的三哥,第二十二世吴王馀昧甍逝。此时,季札出访未归,馀昧之子、“贪而躁”的公子僚便“自立为王”,成为第二十三世吴王。这样一来,吴王寿梦定下的“兄终弟及”的继位遗命,又回到了“父死子继”的成规上来。这引起了长兄诸樊之子、公子光的强烈不满。他认为,公子僚没有资格继承王位,如果季札不当吴王,那他才是王位的真正继承人。于是,他“阴纳贤士”。楚国亡臣伍子胥投奔吴国,没有得到吴王僚的赏识和重用,公子光乘机暗中结交,与其合谋,摆下“鸿门宴”引诱吴王僚上钩。在他们雇佣的刺客专诸进献“炙鱼”时,突然从鱼肚子里抽出一把短剑,刺进了吴王僚的胸膛。在用鱼肠剑刺杀僚以后,“狡而忍”的公子光没有立马“自立为王”,而是“致国于季子”。他洒扫宫殿,请季札回国登基嗣位。

季札回国后,面对公子光“为他抢夺”得到的王位,平静地说了这样一番话:你杀了我的国君,我又接受你给我的国家,这不成了我和你共同阴谋作乱了吗?我不做国王,早已明志,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秋风吹过罢了。“季札的再次辞让,成就了公子光的雄心大志。公子光嗣位为第二十四世吴王,号阖闾。之后不久,吴王阖闾成为春秋一霸。

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先后有36个国君被弑,52个国家灭亡,诸侯逃奔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叹:“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所以,季札的让国之举才让后世推崇备至。传孔子曾祭季札之墓,并亲写“呜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史称“十字碑”。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出访中原

由于当时诸侯争霸的政治格局和吴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践行“不做国王但问国事”的诺言,季札在青壮年时期主要担任“行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大使)之职,50岁之后,主要生活在他的封邑延陵和州来以及鲁南等地。季札先后出访的主要有徐、鲁、齐、郑、陈、卫、周、晋等中原八国。

在去晋国路过紧靠晋国的卫国边界戚邑时,季札听说孙文子带人在敲钟奏乐,感慨道:机辩狡诈而没有德行,必然遭到诛戳,你就是因为这种事才得罪自己的国君,害怕都来不及,还能找乐子吗?你这么做,就像燕子在帐幕上做窝。这就是成语“燕巢于幕”的由来。

孙文子听了这番话,一辈子都没有再听音乐。孙文子曾经被晋国国君惩罚过,但他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然高调张扬。为此,鲁国的叔孙豹曾经批评过他,但他依然故我,毫无收敛。季札的一席话,才让他痛改前非,终于得以善终。孔子对此事评价说:“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

在齐国,季札对晏婴说:“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获所归,难未歇也。”晏婴听了季札的话,不久辞掉了宰相之职并推掉了他的封邑,果真在栾、高二氏相攻杀的过程中幸免于难。季札也与一代贤相晏婴成为莫逆之交。

在郑国,季札与子产一见如故,两人互赠礼品。季札对子产说:郑国的国君无德,祸难恐怕将要来临。政权一定会落到你的手中。你执政,要慎之以礼,否则郑国将会败亡。第二年,郑国果然发生了内乱,子产在人民的拥戴下执政。在子产的治理下,郑国气象一新。

季札在出访途中说到的“三家分晋”和“以秦代周”,成为史上最神奇的两则政治预言。100年不到,季札“三家分晋”的预言得到了验证,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家分晋”成为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阶段的分界线;300年后,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周朝诸侯分封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季札远见卓识,居然预测到了300多年后“以秦代周”的大趋势和大结局。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大义救陈

《左传》记载:“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冬,楚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

季札短短一席话,平息了一场剑拔弩张的战争,充分体现了他在当时诸侯各国中的崇高威望和独具的人格魅力。当时的背景是,吴、楚争霸,处于两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小陈国,成了两国争夺的焦点。楚国伐陈时,吴王夫差正集中军力北上,与齐国、晋国争盟,一时无暇顾及。而若不及时救陈,则有可能唇亡齿寒。情急之中,竟然启用了年届九旬的叔祖父季札。

季札临危受命,充分彰显了他的高风亮节。身处乱世,他无时不在关心国事,即使是对他的侄孙吴王夫差,他仍然尽着一个臣子的本分,只要有需要,那就当仁不让,挺身而出,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大忠;在当时剑拔弩张的情境下,他为救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危急,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亲赴敌方阵营,体现了他的大勇;季札只以一番言辞就说服子期罢兵,结束了吴楚的这场不义之战,体现了他的大智;再从“二君不务德”这句话来看,季札没有因为他是吴国的臣子就偏袒吴王而只针对楚王,而是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吴、楚二君,体现了他的公正;要求子期致力于德行而安定百姓,体现了他的大仁。

常州开埠“第一人”季札

红梅公园“嘉贤坊”的来历

季札可谓“仁义礼智信”的化身,是上至帝王下至黎民追崇的典范。

司马迁笔下的季札——闳览博物君子。“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孔子眼中的季札——天民、习礼者。《上博楚简·弟子问》子曰:“生而不因其俗。吴人生十七年而让札,倗乎其雁,延陵季子侨而弗受。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

历代帝王将相嘉表的季札——嘉贤大帝,昭德侯。南朝宋武帝刘裕作《御制延陵王赞》:“帷王延陵,全义让国。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怀哉高风,无古无今。”宋代,御赐季子庙为“嘉贤庙”,奉季札为“嘉贤大帝”,后又加封为“昭德侯”。明代朱元璋封季札为“延陵季子之神”。清康熙为季札题:让德光前。江南巡抚狄仁杰赠额“嘉贤”,常州红梅公园的“嘉贤坊”之名即由此而来。坊的东西两面分别有“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和“春秋争弑不顾骨肉,孰如季子始终让国”的楹联。

后人祭拜的季札——季札公,延陵王。在古吴地区即今天的苏南大部,以及苏北部分甚至更广的地区,无论是古代乡贤祠,还是现代名人馆,都把季札列为第一先贤。而在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的吴姓季姓族谱和祠堂里,均不约而同地供奉着“三公”,即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吴姓宗祠有的称为“让德堂”,奉主祀吴姓开始祖至德三让公泰伯,并祀传代祖恭孝王仲雍,继世祖延陵王季札。

古今学者推崇的季札——与孔子齐名的圣人。著名学者金学智称其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开山祖”。国学大师南怀瑾称其为“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国学教育家冯学成称其为“高士、隐士、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