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的教学价值

 昵称14117640 2015-03-24

欢迎报刊杂志交流!

 

上海市中光高级中学刘鹏程  邮编 201805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是《<新序>二则》中的一篇短文。这是篇自读课文,文中的季子爱剑却不欺心,留下了“季札挂剑”的千古佳话,刘向颂扬了季札重信守诺的高尚品行。关于这一点,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么,本文的教学价值是否仅止于此?况且课文的注释中有很多未尽之意,让人生疑。注释说,《左传》记这两次出使事,均未及徐君事。《史记·吴太伯世家》却有缀述。所以,本文在教学的过程中的第一个值得考证的问题是:季子有没有“过徐君”?

《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将《史记》中的记载与课文比较,很容易就发现其中的不同:

其一,篇幅的不同。《史记》的记述相对简略,篇幅还不及《新序》的一半;

其二,情节的增减。《新序》中出现了《史记》中没有的徐君的“嗣子”以及徐人之歌;

其三,对话的内容和丰简之别。

《史记》是司马迁秉承先父遗志,在《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史书的基础上而成一家之言的。所以,关于季子的记载应以查阅《左传》等史书为基础。《左传》中比较详细的记载了季札出使上国的情况,也就是他的外交活动,共两次:一次是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出使鲁、齐等国。一次是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出使晋国。在这些记载中,均未提及季子拜访徐君一事。《战国策》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及言论,不可能记载春秋时期的人和事。季札出使过鲁国、晋国等国,但《国语》中的《鲁语》、《晋语》、《吴语》均未见此的记载。由此,可以判断,季子过徐,挂剑缺乏信史的支持,很肯能是司马迁根据民间传说或者在前人史书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而刘向的《新序》又在司马迁《史记》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艺术加工。

既然没有到过徐国,季札挂剑的故事就很有可能是假的,司马迁和刘向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加工,而且一个比一个加工得更厉害?这是第二个应该探究的问题,但要先了解季札。

季子,又名季札,为吴王寿梦儿子。吴王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季札是寿梦的第四个儿子,素贤。因此,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季札不受,所以,王位传给了寿梦的大儿子诸樊。诸樊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临死前,授命将王位传给弟弟馀祭,准备以兄终弟及的方法让季札接受王位。但是,馀昧死之后,季札仍然坚辞不受。最后,馀昧的儿子公子僚做了吴王。这就是季札让国、让贤的故事,《左传》有详细记载。《史记》所载也是以此为基础,对比过后,没有什么出入,比较一致。(在这里要再继续说下去。公子僚后来被诸樊的儿子公子光的门客专诸刺杀了,公子光做了吴王,为吴王阖闾。吴王阖闾的儿子即夫差。季札虽贤,留名甚少。介绍与夫差的关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考证兴趣。)

在史书中,季子的主要参与的是外交活动——两次出使上国,尤以第一次更为详细。因《左传》成书更早,且《史记》与《左传》所记内容大致相同,故以《左传》为史料。季札第一次出使了鲁国、齐国等,在鲁国观乐——即季札观乐,并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在齐、郑、卫等国则与各国政治家、当权者如晏子、子产等进行交流,教人如何规避政治风险,如何在政治上有作为,甚至预言了今后的各国发展与走向。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惊人的政治预判能力。《左传》记载他在晋国的活动。

適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於三族乎!」說叔向。將行,謂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在將家。吾子好直,必思自免於難。」

这段话实际上预言了“三家分晋”。查阅史料后,发现这一标志性历史事件(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发生在公元前403年,季札这次出使是前544年。也就是说,季子预言了近一百五十年后的事。这确实有些不可信。而且,当时的晋国除了韩赵魏三位家臣,还有智伯,又称知瑶(智瑶),后世多称知伯(智伯)、知伯瑶(智伯瑶),为当时晋国的卿大夫,晋国的执政者。《左传》中并未记载季札对此的相关评述,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左传》及其作者是在极力的推崇季子,把这些内容加进了季札的外交活动中。而且,从《左传》的描述来看,也是在极力突出季子,季子与子产、晏子等人的交流过程中,只有季札有语言描写,只有季札的形象是相对比较丰满的。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晏子、子产,包括赵文子等都是极其杰出的人物,都是有分量的人物。所以,与其说司马迁、刘向在加工一个故事,不如说,他们受了《左传》的影响,都在推崇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有值得推崇的地方。

那么,是谁在极力的推崇他,为什么要推崇他?这是第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现存的史书来看,答案是孔子及儒家学派。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著作。《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作,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这也可以解释,季子的外交活动中,季札观乐记载最为详细,因为在鲁国。在其他国家只记载了季札的一些言论。

儒家为孔子创立,其主张“循周道,行仁政”的思想渊源来自于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作为姬周流裔(吴国第一代君主泰伯,周部落首领周太王的长子。太王欲传位给后来的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并不是长子。所以,身为长子的泰伯洞悉父亲的意思后,与仲雍逃了,让位三弟季历。)的吴国统治者历来奉行周的正朔,深受周公思想的熏陶。特别是从寿梦开始,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寿梦的四子季札是学习周公礼乐思想的典范,多次辞让君位,都是出于维护周礼的考虑,表现了一种谦让敦信的儒家风范。而且,“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信”的要求和原则。孔子以恢复礼乐为己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看到身为“吴之习礼者”的季札,必然是敬重有加,推崇备至。所以,不难理解,季札挂剑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司马迁、刘向的艺术加工就更具意义,以至于都信以为真,即使有疑惑,也不会太较真。

综上所述,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人文底蕴十分丰厚的文章,要读出这些问题,必须将《左传》、《国语》、《史记》等史书中的相关章节对比着读,才能找到答案,也会对《史记》等史书的文学性有所体会。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探究的过程,既是提升学生质疑能力、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和解读文本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