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思明居士 2019-05-27

史学界向来有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大臣曹刿和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所处年代久远,历史资料不完整,再加上数千年来正史野史的繁多记载,从而导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学者认为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个人,是鲁庄公时期的著名将领;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二者的史书记载反差太大,并不是同一个人,只是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更靠谱呢?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曹刿论战

“长勺之战”中运筹帷幄的曹刿

首先了解一下曹刿的大致生平:曹刿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原著中没有明确的记载,而是记载在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一书中,并且认为曹刿就是《史记·刺客列传》“柯地会盟”劫持齐桓公的鲁国大将曹沫。曹刿生平的详细记载存在于《左传》一书中,也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齐国入侵鲁国,鲁庄公由于齐鲁两国悬殊的实力差距而忧心仲仲,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两难之际,乡人曹刿前来拜见,并询问鲁庄公靠什么去打仗。庄公说:“吃的穿的这些东西我不敢独享,总是分给身边的人。”曹刿笑了笑:“这只不过是小恩小惠,并且老百姓没有普遍得到你的恩惠,不足以让大家奋战。”庄公又说:“举行祭祀的时候,我非常恭敬,并且对祭品的质量数量都进行过检查,不敢有差池。”不料曹刿说:“这些都是表面工作,很难得到鬼神的帮助。”庄公想了想道:“国家发生的大小案件,我会尽量做到事必躬亲、公平公正。”曹刿哈哈大笑道:“有这一点就足够了。”随后对鲁庄公陈述了自己的退敌策略。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长勺之战

庄公闻言大喜,便让曹刿跟自己一块出战,并坐在同一辆战车上面。公元前684年正月,齐国大夫鲍叔牙率大军同鲁庄公会战于鲁国境内的长勺一带。由于连日来势如破竹,鲍叔牙等人对于鲁军十分轻视,认为就算是鲁庄公亲自督战也不堪一击,于是全军上下傲气冲天,坐等决战。而另一边的鲁庄公一看齐军声势浩大,心中不禁暗暗发怵,等两军刚摆好阵势就想出战,结果被曹刿劝阻,庄公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从了曹刿的建议。等到齐国军队的第三通鼓响罢,曹刿才让庄公击鼓进军,果不其然,齐国的军队兵败如山倒,慌忙向后撤退。庄公一看胜利就在眼前,便命令大军追击,结果曹刿又劝阻了他,并下车观察了一下才让庄公进军,最终齐国兵败撤退,鲁国收复了被侵占的土地。

事后庄公向曹刿询问战争中的疑问,曹刿笑了笑说:“打仗打的就是士气,齐国的军队三通鼓罢,士气早已萎靡不正,而我们的军队却蓄势待发,怎能不获胜。另外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底蕴再加上鲍叔牙的老谋深算,有可能会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而我看他们战旗不举、车辙凌乱,就知道他们是真的败了,所以这时候劝您追击,必定会大获全胜。大胜而归后,曹刿受到鲁庄公的信任和嘉奖,但是后来曹刿向鲁庄公纳谏失败,逐渐遭到冷落,其后事迹在史书上也鲜有记载,导致曹刿的下落问题至今成谜。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齐鲁“长勺之战”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

“柯地会盟”中一举成名的曹沫

曹沫则不同于曹刿,他不仅在《史记》中有多次记载,并且还有专门为他和春秋战国著名刺客们所作列传。《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曹沫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为人勇武有力,得到了鲁庄公的赏识,并任命他为将军。后来曹沫率军同齐国大战,三战皆败,不料鲁庄公非但没有治曹沫的罪,反而继续让他当将军。而曹沫也没有再次辜负鲁庄公的厚爱,在“柯地会盟”中劫持齐桓公索要鲁国失地成功,将功补过,从此以勇敢成名于天下。

公元前681年,齐国步步紧逼,深入鲁国腹地,鲁庄公无奈之下选择和谈。双方在柯地举行会盟,会盟中途曹沫手持利刃,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大惊失色,问道:“你想要怎样?”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如今齐国屡次侵占鲁国的土地,我要你在天下人面前承诺归还鲁国的每一寸土地,否则就让我跟你玉石俱焚。”齐桓公为了保命只好答应了曹沫。后来齐桓公想要反悔,宰相管仲谏道:“如果贪图这点蝇头小利而导致在天下诸侯中间失去信义,那对于我们无疑是更大的损失。”齐桓公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归还了鲁国的土地。“柯地会盟”中曹沫一举成名,但是关于他后来的事迹,同样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就此成迷。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柯地会盟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史记·刺客列传》

曹沫和曹刿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对曹刿和曹沫两个人的主要特征做出一个判断:首先通过“长勺之战”可以看出曹刿是一名冷静沉着,聪慧过人的军事理论家,能够在作战之前、作战途中以及战斗结束后对敌我双方进行周详齐备的分析,并且对战局进行判断、做出部署,堪称高瞻远瞩,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反观曹沫,虽然也曾奉鲁庄公之命率军跟齐国进行过三次大战,但结果却是三战三败,同曹刿的一战致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另外根据史书所言,曹沫能够被庄公赏识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勇猛有力,而在其后“柯地会盟”中曹沫也将自身的长处展现的淋漓尽致。

山东惠民“长勺之战”浮雕

所以根据以上所言,历史上曹刿曹沫的人物特征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的,能力特征也很难相提并论,又怎么能说是同一个人呢?可能有些观点认为历史上存在过那些能够在短时间进行改进自身不足,并在日后有所作为,前后形成巨大反差的人物,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本来是一个学识浅薄的将领,但是在鲁肃提醒后发奋读书,成为一代将才,孙权称赞他“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但是吕蒙的事例应用到这里显然不太合适。因为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而齐桓公的“柯地会盟”则是在公元前681年。如果曹刿就是曹沫,那么他为什么第一次能够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第二次却三战三败,这并不符合常理。

还有,如果曹刿就是曹沫的话,那为什么在《左传》、《史记》等史学文献中没有将二者合并记载,甚至《史记》中找不到关于曹刿的任何信息,在《史记》中虽然对曹沫有多处记载,但是并未提及“长勺之战”的情况。按照常理来说,“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司马迁不可能不进行记载,更不可能在曹沫的传记中只字不提。不过在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文献《管子》中却将曹刿曹沫二人的事迹合并在一起记载,并且在描述“柯地会盟”的一段话中用的名字正是曹刿。按理来说,《管子》一书成书于战国时期,相对而言更接近春秋时代,可信度应该要高一些;但是司马迁的《史记》又是公认的史家绝唱,以司马迁本人的严谨态度来说,也不可能犯这种错误。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曹刿和曹沫并不是同一个人。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和劫持齐桓公的刺客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曹刿和鲁庄公


引用文献

  • 《史记索隐》
  • 《史记·刺客列传》
  • 《左传》
  • 《管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