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医案研读:李介鸣治萎缩性胃炎案(滋阴益胃,柔肝止痛)

 呵呵8909 2020-08-14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李介鸣(1916~)男,汉族,湖南新宁县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1931年随天津老中医彭笠僧学习中医,1933年随北京老中医施今墨学习中医。1935年开始在北京市执行中医业务,任中医师;历任原江阴县卫生股主任、北京中医杂志编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师、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中医师。早年潜心钻研脾胃病,后治脾胃病独树一帜。1974年后,所治的病多数是“心脏病”,认为人的一身不离气血,气血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为临症要诀)。受施今墨老先生的影响,其认为中医学术既不能守旧,又不能西化,应发扬祖国医学的特点,理论必须密切结合于临床。他更主张中医学要创新,不能墨守口规,踏步不前。著有《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等。

【医案】

李介鸣治萎缩性胃炎案

谢某,男性,46岁,干部。

1991年9月3日初诊。

主诉:

胃脘胀满而疼痛反复发作5年。

病史:

患者5年来时胃痛不舒,每于饮食不当或食辛辣之品则诱发,曾在外院行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曾服用三九胃泰等药,疼痛时好时坏,体质虚弱,日渐消瘦,前来诊治。

现症:

胃脘胀满而痛,食后加重。纳差食呆,口干苦思饮,大便干燥,体倦消瘦。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

辨证:

肝郁化热,胃失濡润。

治法:

治宜滋阴益胃,柔肝止痛。

处方:

一贯煎加减。

处方:

沙参,麦冬,生地,当归,川楝子,枸杞子,乌梅,元胡,白芍,甘草,郁金,丹参,砂仁。7剂,水煎服。

二诊:

1991年9月10日,服上方7剂,口干苦、大便干燥症状减轻,饮食增加,余症同前。舌红苔少,脉沉细。守方,上方加五味子。

三诊:

1991年9月17日,药后胃脘痛减轻,仍胀满,饮食尚可,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加枳壳,6剂,水煎服。

四诊:

1991年9月24日,又服上方7剂后,诸症减轻,舌脉同前。守方继进7剂巩固疗效。

本案引自(《李介鸣临证验精选》)。

【评析】

痿缩性胃炎是因胃腺萎缩,胃酸分泌不足引起的消化能力减弱的疾病。李老认为:本病多因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阴致胃阴亏损,胃失濡养所引起。治疗时,习用一贯煎为主方,取其疏肝育阴,和胃止痛,并佐以行气健脾活络之品。方中沙参、麦冬益胃养阴;生地、枸杞子柔肝益胃;芍药、甘草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川楝子舒肝理气,清热泻火。因本病主要病因为胃酸缺乏,故李老加乌梅、五味子等性味极酸之品既可滋胃阴又可柔肝急;砂仁、枳壳行气宽中,消胀止痛;丹参、郁金活血止痛。全方配伍,疏肝不忘滋阴,滋阴不忘疏肝,和中寓补,补中寓和,而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寄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