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思也恐:孔子周游列国何以都是二三流小国?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作者 / 易书生

子周游列国,虽然狼狈,却也被儒家津津乐道了两千多年。但是,当我们将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展开来看,或者说,将中国春秋时期的形势地图展开来看,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儿:孔子周游列国,何以去的都是当时的二三流小国?

 1 

孔子周游列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大致的路线是沿着现在的曲阜,过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按照当时历史的地图,从鲁国出发,大致走过了卫、曹、宋、郑、陈、蔡,到达楚国的边境城市叶,然后回返。

展开历史地图,我们会发现,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有一百二十八个,也有一种说法是一百七十余个。现在所能知道的大致有楚、赵、齐、秦、韩、燕、魏、晋、陈、曹、吴、越、宋、鲁、郑、许、卫、巴、蜀、邓、莒、邹、杞、蔡、郯、任、滕、薛、费、倪、曾、缯、邳、虞、虢、滑、中山等,以其会盟、征伐而名显于史的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处于强国、大国地位的是:超级大国晋国、春秋霸主吴国、有秦国帮助恢复疆域的楚国、一度挑战晋国地位的齐国、闷声发大财的秦国。

孔子所经过的“蠢猪一样的仁义”被楚国击败的春秋老霸主宋国、曾经的“小霸王”郑国当时降为二流国家,至于卫国、曹国、陈国、蔡国只能算是三流小国。

不管孔子的这一趟远行,实际上的很狼狈、四处碰壁,或被儒家冠之以“周游列国”,赞之以“可歌可泣”,叹之以“顽强的毅力”,历史定位为“教育事业大发展、个人威望树立的阶段”,他的初衷是希望能获得哪一个国君的赏识,获得权位,以实现儒家传颂的“推行以礼治国,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

问题是,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矛盾激烈程度性命攸关,时局瞬息万变,尤其是这些二三流小国大都处于被战争的一方,那几个强国、大国才是战争的主要发起方,你跑到被战争的一方去宣扬“不要战争”,你确信孔子不是肩负几个大国某个使命、先从内部瓦解小国?当然,这是玩笑话。

惯常替尊者讳、喜欢撒谎的儒者对孔子当年的失意和窘迫,粉饰的的确有点尴尬,很多事儿也不能仅听儒者一面之词。另外,也可以看到孔子之所以处处碰壁、没有哪个国君看上他的思想的实际根源。包括孔子通过周游列国换得了名声,回到鲁国,虽然是高高供起,却还是不受重用,是一样的历史背景。

孔子对此感到憋屈,他的徒子徒孙自然而然要通过所擅长的写文章来寻求某种平衡甚至放大闪光点,但是,这些文章功夫却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连当时的诸侯国总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大致也就是从现在的山东到河南南部走了一个来回。

 2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齐国呆过两年,后被驱逐出境,心里难免会有梗,否则也不可能在七十一岁的时候,齐国发生内乱,那一阵子想要战争的孔子,请求鲁国趁机讨伐齐国,却被那一阵子爱好和平的鲁国君臣拒绝。

对于为何没有去晋国,按照孔子徒子徒孙的说法,孔子本打算西去晋国的,但是,因为时局不好,只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当然,还有一个显得孔子大智慧的说法,孔子预言了晋国的灭亡,尽管理由是因为晋国上卿赵殃将刑法铸于铁鼎宣示于民,孔子便认为晋国不守旧制,使用新法,并向老百姓公布,让贵贱无序,老百姓不知尊上,难免产生一些很非分的想法,所以,晋国应该很快灭亡了。而且,很巧合的是一百多年后,“三家分晋”,晋国的确也亡了,更显得孔子圣明。不管怎么说,孔子这一趟列国游,并没有到当时的大国之一晋国是历史事实。

对于孔子为何没有去秦国,历史以来有多种说法,什么秦国当时还是蛮夷之地,孔子看不上;什么楚国使了阴谋,把孔子吓走了;什么被秦国拒之门外等等。所谓“蛮夷”说,是儒者惯用的说辞,细究起来实际上是违背其奉行的“礼”。因为秦国是一个封建正统的诸侯国,其开国君主秦襄公嬴开,为周天子养马而获得封赏走进了周朝朝堂,在平王东迁时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分封为诸侯国。儒生指秦“蛮夷”实则连周王朝都一并羞辱了。

实际上,对于秦国,孔子的评价是很高的。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三十岁。齐景公和晏婴来鲁国,景公问孔子:以前秦穆公国家小,地方又偏僻,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其志向远大;地方虽偏僻,但行为正直,从监狱中启用百里奚,并授予大夫爵位,和他谈论了三天,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秦国这样就是称王也可以,称霸还算小的了。尽管孔子话里话外也透露出让国君效仿秦国大胆用人(他),甚至给很大的权力,但对秦国“行中正”之评价,他的徒子徒孙并没有在意。当然,这也与儒对秦始终耿耿于怀的历史过节有关。因为不止是之后有让儒者千古锤骂的“焚书坑儒”,而且还有战国时期的商鞅第二次变法中提出的消灭“六虱”:“日礼、乐;日《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谓六虱胜其政也。十二者成朴,必削。是故兴国不用十二者,故其国多力,而天下莫能犯也。”

秦国不待见儒的确是有历史证据的,但是,孔子这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去秦国?韩愈曾作《石鼓歌》道:“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意思是孔子入秦不该半途而废,这个地方为纪念孔子就叫回车。其中隐情恐怕只有孔子心里最清楚。毕竟,对于当时正处于求贤若渴、积蓄力量的秦国来说,即便看不上孔子,也不会公开将他拒之门外,各种编排的理由,无非不过是无法为孔子与日后统一六国的秦国达成某种联系,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而已。

孔子为什么没有去吴国?孔子晚年有个弟子叫言偃,是南方人,在吴越一带传儒道,所有留下有孔子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作为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吴国摆脱宗主国楚国的统治,继而发动吴楚之战,五战五捷攻破楚国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尽管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恢复了失地,但伤了元气,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嗯,也就是说,实际上这时候的楚国,已经不能与秦、晋、吴、齐这几个大国站在一个水平线上,其地位,只比那些二流小国略高一些罢了,这个时候,孔子奔楚而来。

 3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通过战争,由有地千里,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孔子向楚而来的时候,正赶上吴国攻打陈国,楚国中兴之主楚昭王正带着部队救助陈国。

孔子一行先到达楚国的边境城市叶(今河南叶县),当地的行政长官便是鼎鼎大名的叶公,一位治理属地很有成绩的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先是与叶公有过接触,之后孔子本人也与叶公有过对话。叶公问:有一个人偷了羊,还把羊拿到集市上卖了,其子告发了他。少年被人纷纷赞誉,但法与理却产生了矛盾。对这件事,您有什么见解呢?孔子答道:所谓正直不阿,也应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父为子隐恶,子为父隐恶,虽不能直,直却在其中,子指证父偷羊,违反天理人情,虽直却不足取。

叶公以楚国传统的法治系统主张大义灭亲,孔子则重于私情。两人的理念显然不一样,甚至有冲突,这本来也没什么,却被孔子一行所不喜。阐释、注解、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汉代经学家刘向,在他的著作《新序·杂事五》中,就有编排的故事“叶公好龙”,将好好一个地方长官恶毒地丑化臭骂了两千多年。这也是儒家一贯的做派,只要得罪了他们,或者被他们所恶,哪怕你是圣人,也会编排出反面的故事来丑化。

如果从这个故事分析,叶公所代表的是楚国,孔子则自比为龙(孔子敢不敢这么自喻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孙却敢这么比喻),楚国招纳贤才,孔子这位有大才能的“真龙”来了,却并不被楚国所接纳。

事实上,包括到现在,对于孔子与楚昭王的互动,存在着不少的争议。有的说俩人见过面,有的说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一年的秋季,楚昭王病倒军中,死于城父。还有一说楚昭王要赏赐给孔子七百里地,儒生还争个没有实际职位头衔,显得多屈尊。当初楚先君熊绎之时,受封子男之田才区区五十里。七百里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不算小的诸侯国,那么多有实际职位头衔的臣子都难求封地,怎么可能会赏赐给孔子?孔子名声经过那么一游的确变大了,但实际的用途却没那么重要。楚国貌似对孔子奉若上宾,实际上的境遇,通过“叶公好龙”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

儒家是不会为自己下手黑过的人恢复名誉的,他们没这个习惯和度量。孔子最终也没有进入楚国,见没见楚昭王咱也不参与争论,倒是楚国有一个人站出来,当面嘲讽孔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想要与之交谈,此人却走了。对此,《论语》和《庄子》都有记述。这个人便是楚狂人陆接舆,李白有诗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指的就是这哥们。楚狂人去峨眉山修炼升仙去了,孔子一行失意而归。据钱穆《论语新解》之“孔子年表”:“鲁哀公六年孔子年六十三岁。吴伐陈,孔子去陈。绝粮于陈、蔡之间,遂适蔡,见楚叶公。又自叶返陈,自陈返卫。鲁哀公七年孔子年六十四岁。再仕於卫,时为卫出公之四年。”之后便返回鲁国去咯。

  4

孔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选择的却都是二三流之国,与稍微强大一点的楚国有些接触,却闹得很不愉快。是的,很不愉快。这也可能是儒家经典《诗经》几乎收录了当时所有诸侯国的民谣经典,唯独不收录楚国的任何作品的原因之一。

后世的儒者喜欢把孔子这一次的悲壮之旅吹嘘成彪炳史册的辉煌之旅,甚至是有些地方如果民风不好,也会拿孔子没有来过此地作为因果,实在很可笑。

当然,也会有人说:孔子不去一流强国,那是时机不到,那些二三流国家不认同,是他们有眼无珠,是叶公好龙。君不见,孔子的儒家思想,经历两千多年沧桑巨变的历史,依然没有被淘汰。是的,儒家之盛,在于其好为人师,偏爱收徒,而且弟子是成几何级增长,徒子徒孙遍天下。但是,不是孔子不去那些一流强国,而是他自己心里应该很清楚,他的思想只适合教民安分守己,不适用于图强争霸。这也就是历数汉唐宋元明清,开疆破土,大国强盛之征途,必远儒学,唯天下安定,享受荣光、平抚民心之时,才会拿出儒学来教导世人。由一流强国的气魄,降格为二三流国家的追求。曾有伟人云:我们是从批孔起家的,再把孔子请回来,说明能力弱了或遇到了难处。

言之谆谆,犹在耳机。 

荐阅读本阁作者文集

☛点击进入前500篇文集目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