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药位居伤肾药物排行榜第一名,勿随意购买

 昵称59013660 2020-08-15

抗生素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药物,也引起了较多的药物性肾损害事件。一是因为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一代头孢类抗生素等等,本身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二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肾损害。

不过本文的主角并不是位居老大的抗生素,而是用量排在抗生素后的第二大类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为什么拿它说事?因为它的滥用比抗生素更普遍,是世界上引起“药物性肾损害”数量最多的头号肾毒性药物。

你可能对非甾体这个词儿比较陌生,但你肯定知道布洛芬(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塞来昔布等等解热镇痛药——也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几乎所有人都服用过它们,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止痛药。

甾(读zāi,一声)是啥意思?为啥要起“非甾体”这么个拗口的名字?

原因么,你看这类药物的分子结构式,都含有这个结构:

它像什么?对,像个“甾”字,所以叫它甾体。

含有这个结构的抗炎药,叫做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是咱们肾友很熟悉的激素,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等。这类抗炎药没有解热的作用,感冒发烧了吃它们没用。而且副作用很大,一般肾病也不作为首选药物,除非是要治疗肾病综合征这类进展风险大的肾病。

而没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叫做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比激素副作用小,很多是属于非处方药,人们可以随便买。但副作用较小也有副作用,其中就有一个咱们肾友不得不重视的副作用——肾毒性。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副作用排名

从上到下,副作用增大:

国际实践指南建议: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

尽管有这些建议,但有证据表明,许多处方医生仍在为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除非特殊情况,非甾体类抗炎药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天,累积剂量不宜超过1000g(累积2000g常引起肾功能下降)。然而有部分肾病患者,一有头疼脑热就吃这类药物,也有的是每天吃、常年吃止痛药。

还有的患者,是2-3种含有非甾体成分的感冒药一起吃。

药物多有“封顶效应”,也就是达到标准剂量后,再增加剂量,效果基本不再增加。但是副作用不封顶,提升剂量可以明显增加副作用,你的肾经得起吗?

医生也经常为感冒患者使用不止一种含有非甾体成分的药物,在基层社区医院,笔者见过多次这样的感冒处方。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均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肾毒性认识不足。

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不是洪水猛兽,但作为最常见的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咱们作为肾友,更应该规范、慎重地使用这类药物,在专业的肾内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