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家岭大遗址 传承农脉五千年——屈家岭大遗址保护与利用

 鄂中京山 2020-08-15

遗址全貌

屈家岭遗址所在地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原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西北边沿,大洪山南麓,与京山县、钟祥市、天门市接壤。

屈家岭管理区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的遗址,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53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期间,在屈家岭遗址所在地区亲自挥锹奠基成立了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开启了屈家岭农垦时代;201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屈家岭管理区为省级战略“中国农谷”核心区,拉开了“今日农谷”发展序幕。悠久的历史渊源,使屈家岭管理区呈现出“远古农耕、昔日农垦、今日农谷”连绵而又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历程;以“农”为核心的文化底蕴,使其拥有“鄂中桃花源,武汉后花园”之美誉和“农耕圣地、农垦明珠、农谷核心”三张靓丽名片。

陶窑群(油子岭文化时期)

遗址价值及影响

如果说“农”是屈家岭之本,屈家岭古遗址则是屈家岭文化传承之媒介。

1954年冬,湖北省修建石龙过江水库干渠时,在荆门市域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屈家岭村,发现了大量史前文化遗存。为配合工程建设、探明遗址的文化特征,1955年2月、1956年6月至1957年2月,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同地方文物考古部门,在屈家岭村西南部石龙干渠经过的区域分别进行了第一、二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38平方米,出土了大面积红烧土、蛋壳彩陶、彩陶纺轮、扁凿足双腹器等特征鲜明的遗存,并首次发现了我国人工水稻遗存。考古学者张云鹏先生认为:其所出土遗物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系统,有别于其他考古学文化,有着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时空分布范畴,并在1965年出版的发掘报告《京山屈家岭》中将其正式命名为“屈家岭文化”。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评价:屈家岭遗址第一次揭开了长江流域特征鲜明的史前文化的面纱。

1989年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屈家岭遗址岗地北端进行第三次发掘,面积87.5平方米,新发现了13座土坑竖穴墓和早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油子岭文化遗存,找到了一批属于屈家岭文化来源及过渡阶段的、早于传统认知的“屈家岭文化”范畴内的遗存。此次发掘之后,在考古学界掀起了屈家岭文化研究热潮,尤其是“前屈家岭文化遗存”或“屈家岭下层遗存”的内涵和性质问题,更是研究和探讨的焦点所在。

H74出土器物组合

1998年、2007年及2015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等,对屈家岭遗址所在地理区域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多次文物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成果表明,屈家岭遗址不仅仅是一处面积为70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遗址,它还是由中心聚落遗址及周边11处聚落遗址点等构成的规模宏大的聚落遗址群,遗址群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2015年5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荆门市博物馆、屈家岭遗址管理处成立联合考古队,开展了第四次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完善了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确认了屈家岭遗址环壕布局,出土了一批铜矿原石、植硅体标本及少量与祭祀或奠基活动有关的扣碗、扣豆类遗存,尤其是遗址点北部圆形建筑遗存和南部“8”字形陶窑群,再次掀起了考古学界讨论热潮。

屈家岭遗址具有完整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是研究长江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标志性大遗址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大量炭化稻米及豇豆属植物种子等,是研究中国稻作农业发展,探寻不同文化时期环境变化、先民植食结构及其演变的科学资料;出土的蛋壳彩陶、薄胎黑陶及“8”字形疑似陶窑群,显示快轮制陶技术的出现与普及,见证了陶器的规模化及专业化演化进程;出土的大量成型铜矿石,可能暗示着一次大的社会分工和产业革命的到来。

铜矿石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造型精美的陶器、玉器及以“晕染法”为主的彩陶装饰风格,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认为:屈家岭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尤其是在族群的最早一次整合过程中,屈家岭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指出:屈家岭遗址出土的一批油子岭文化时期的轮制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轮制陶,在大文化格局中很突出;遗址点南部发现的陶坑穴均位于缓坡地带中上端,周围未发现柱洞、活动面、基槽等相关迹象,很可能是陶窑群遗迹。这两点极大地推动了对屈家岭遗址和屈家岭文化的认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指出:屈家岭遗址可能是长江中上游第二大聚落群遗址,而目前发现的具体遗存尚未能与此规模的遗址相匹配,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工作还需长久进行。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伟民指出:屈家岭遗址出土的油子岭文化时期的薄胎黑陶及多个疑似陶窑遗迹早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见证了陶器产业化、专业化的演化进程及社会复杂化发展脉络;石家河文化层出土的大量成型铜矿原石,可能彰显着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遗址出土的玉饰,可能揭示了一个完全区别于长江下游的玉器系统的存在。

K1器物组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赵志军指出:屈家岭遗址在科技考古运用上方法科学、操作规范、成效显著,具备探讨遗址形态的条件;所出土的石家河文化时期铜矿石,为下一步寻找炉渣、研究史前冶炼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1988年,屈家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屈家岭遗址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6年起,被国家文物局连续纳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遗址保

屈家岭遗址现状保存良好,遗址群保存完整。青木河和青木垱河环绕屈家岭中心聚落遗址,河水清澈,农作物区以水稻为主,耕作层较浅,且全部采用有机种植模式,遗址范围内丘陵、河流、农田保留了原始面貌。但屈家岭遗址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包括洪水、暴雨、植物根系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直接侵入破坏,耕作扰土、房屋叠压、挖坑掘池、水利设施等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占压和干扰破坏等。

整治后的青木河古河道

为保证屈家岭遗址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在遵循整体保护与重点管理相结合、保护为主与合理利用相协调、专业保护与行业协同管理相促进的基础上,对屈家岭大遗址保护实施了如下对策。

针对洪水、暴雨对遗址的侵蚀,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实施了青木河古河道1500米环境整治及10000平方米两岸绿化工程,并在屈家岭遗址保护范围内的青木河与青木垱河交汇处修建了150米防洪堤。通过青木河古河道环境整治,彻底解决了下游河道淤堵问题,提高了河道排洪泄洪能力,有效改善了青木河水体水质;通过两岸绿化工程,减轻了洪水、暴雨对遗址本体的冲刷,消除了遗址的安全隐患。

视频监控总控制室

针对人类生产、生活对遗址本体的扰动及遗址环境的破坏,一是在遗址点设立分片分区的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全区域的实时管控。在博物馆区遗址公园管理中心建立了视频监控总控制室,将视频监控布设到遗址各重要片区;在遗址核心区修建了看护管理用房,实行日常巡查制度,对全域每个片区遗址保护与管理实施全天候人工巡查。二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实施了土地征收、居民搬迁、民居改造等工程,还原了遗址原生景观风貌。现已调整遗址范围内1700亩土地作为文物古迹用地;对遗址本体上的部分居民实行搬迁,并计划对建控区内可保留的居民点,按遗址公园规划要求实施整治、改造;对河道上病险坝闸进行改造,并对穿过遗址区的天然气管道、电力电信杆路实行迁移。

为加强屈家岭遗址管理,加大屈家岭文化研究力度,荆门市政府和屈家岭管理区政府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措施跟进等方面全力推进。机构设置方面,2011年荆门市编委批准设立了“荆门市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负责遗址区域文物保护管理等工作;2014年调整机构级别,处长职务高配为副处级,提高了屈家岭遗址保护层级;2017年荆门市编委又批复设立“屈家岭遗址博物馆”机构,现正在筹建之中。人员配备方面,荆门市编委核定事业编制12人,已全部到位;屈家岭管理区政府已批准20名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作人员计划;目前正着手建立包括遗址保护、研究、展示及公园建设、管理、运营的干部人才队伍,为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经费保障方面,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及文物保护经费全额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为遗址保护提供经费支持。

看护管理用房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工作站

遗址利用

遗址公园鸟瞰图

建设中的博物馆、公园管理中心

保护(现场)展示棚

作者单位:荆门市屈家岭遗址管理处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7年10月27日12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