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库里“误导”全世界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斯蒂芬·库里“误导”。

在篮球世界有某个现象,无数以及越来越多的业务爱好者正在模仿或者被模仿(主要由旁观者定义)库里的打球方式——三分球(本人就向来热衷三分)。基于库里强大效应和亲民客观非常合理的平衡,他好像一下子成为所有人体验超级联赛的最好方式,而三分线瞬间从原本被忽略的规则质变成为极具仪式感的象征。

于是,结论出来了,描述不同但通通这个意思:库里让普通人更接近篮球。

不过,好像有点错误。库里首先身材肯定要大大强于普通人,只不过和NBA大块头对比起来略显瘦弱,所以他统治比赛的方式是技巧和习惯——一项被认为不需要靠天赋的优势。库里毕竟特点太过明显——被专业人士确认毁掉联盟的神三分,操作容易(当然在不先计较模仿后的投篮姿势和命中率的前提下),回馈更完全,因此该形式转换成大众代入感能非常快,由此受到热捧。

真相,以及当事人的观点,却完全否定这个答案,“我的三分球需要背后付出很多心血”。这就是事实,库里之所以是库里,和乔丹之所以是乔丹道理相同。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结果却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库里被赞叹如同可以加持任何模仿的投射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赋——兼顾命中率的手速、对空间的极致利用、史诗级控球本事和战术核心属性等等,全都绝无仅有。想模仿?首先要投胎技术好。

“我希望人们能意识到这点”,库里语重心长地说道。

说“库里更接近普通人”本质上也算一半的善意看轻,科学观下无反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表面条件不足却成功其内涵肯定会加倍。像库里这样身体硬件远离NBA平均水平的超巨,需要做出的实际弥补必须更多。可以普及推断,从历史案例分析,远距离投篮要维持稳定地惊艳,或许还不是光努力能够满足的,对抗、压力、准备时间、肌肉记忆等因素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综合,才可以形成如此庞大效应。

至于真正看轻斯蒂芬·库里的篮球观众,则加剧程度地专注于统计他的表面情况,连创造历史并能与暴力美学和空中闪躲殊途同归地赢球的三分技能都没办法正视,同时选择性忽略他存在感不亚于三分的控球和突破。库里的“假动作”,已经延续到篮球场外吧。

库里凭借三分主导比赛总要制造一波流,在实践时无论在哪种级别赛事对阵如何豪强,都会借几个回合就拉开两位数比分差距。他的率队能力,太过神奇。现在金州勇士集齐五大巅峰全明星首发,库里没办法最大化超巨属性,有点可惜,但不必过度疲惫的情景反倒能顺利保障他健康,算是良性循环。

说回野球场的那些事。连小学生都刻意远投,这就是库里的影响力,将一项本来普通的得分手段进化成为专有名词,甚至带着赞美的意思在里面,真心不错。虽然大家没意识到库里隐含在三分里面的伟大,但到底在热爱篮球,也许就足够了。只是别以为,库里靠这样能成功,就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