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   医   颂|古郎中的Z...

 昵称31629434 2020-08-15

        中    医    颂  

         武警山东德州支队卫   生  队

               目   彔

     前言

一  中医名称的内涵

二   中医名称的由来

三  中医理论的形成

四  中医的思维方式

      (一)抽象思维

      (二) 象数思维

      (三) 气本论

五  中医独特的理论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 脏象学说

     (三)经络学说

      ()辨证论治

      (五) 脉诊舌诊

六 中医独特的理念

     (一) 天人合一

    (二)取象比类

     (三)形神合一

     (四) 人体观

     (五)人境观

     (六) 养生观

     (七) 整体联动观

     (八) 自调控观

     (九)  功能观

     (十) 恆动观

     (十一) 平衡观

     (十二)生命观

     (十三) 生理观  健康观

     (十四)  心理观

     (十五) 病因观

     (十六)  疾病观

     (十七)  治疗观

七 关于中西医结合

八 学习中医走出误区

九 展望中医

            前     言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中国是人类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一, 我们 的祖先对生命科

的探索和生命规律的把握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一大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医具

东方文化特色的独特理论框架,有六千年文字可考的医学史。

       中医是当代中国唯一还活着的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形态, 中医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承載着厚实的中华文化元素,渗透着东方哲学思想和象数思维方式,中医遵循天地

人和,顺应自然的规律,揭示生命的奇迹和奥秘,思路伟大。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多种原因,导致近百年传统文化的衰落,加之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偏盲,中医的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充分认识,甚至还出现一些误解, 当今新生代也对中医产生疑惑不解。

值得欣慰的是,中医的合理内核在人类智慧殿堂依然闪闪发光,2013年非典型肺炎在国内流行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医发挥了杰出贡献,出奇制胜,赢得世人刮目相看,中医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习中医,不是学知识,是学思路。 对中医溯本求源,去伪存真,守正创新,实乃大势所趋,国人历史责任。

        一、中医名称的内涵

“中医”名称盛传于现代。明朝晚年,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传统医学为区别西医,先后有“汉医”、“传统医”、“国医”等名称,直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与中国医学相区别,把中国的传统医学起名“中医”。只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名称。其实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外国人不懂中医,当时翻译西医学的人,把“heart”翻译成“心”时,就把中医概念的内涵偷换了,把西医解剖学中的内脏名称冠以中医的脏腑名称,偷换了肝心脾肺肾的概念,给后人畄下诸多的混乱。

     外国人不懂中医,起名“中医”,是为了区别西医,仅此而己,却歪打正着,切中了中医的实质,实质就在一个“中”字。“中庸'’思想、“中'’ “和'’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即不偏不倚,适中,正好;“和”,即和谐协调。 其思想被《内经》所吸收,在构建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养生等基础理论时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 调和阴阳,不偏不陂“,无过犹不及,以求阴平阳秘之功,此为中医疗病之理念,也是中医治病之原则。 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如此说耒,“中医”的“中”恰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内涵实质。把“中医”解读为中国医学太肤浅了,中医是调理人中体平衡和谐、激发和引导自身能量去养生治病的中道医学。

          二  中医名称的由来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代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称谓来自独特且内涵丰富的典故。

  第一个代称是歧黄。因《黄帝内经》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代称叫青囊。三国时期的名华佗被杀前,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一狱吏,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代称唤杏林。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从不收取病人钱财,只求被治愈者栽种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代称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第五代称叫郎中。“郎中”本是官名,秦代设置,是帝王侍从官的统称。 称中医师为郎中是宋代以后从民间开始的。 尊称中医为郎中是南方方言。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奇难杂证的医生,却称为郎中。所以后来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三  中医理论的形成

       中医是古人在生活劳动中的防病治病经验与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历史从远古到农耕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基础。如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等, 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 成为中国最早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其中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和顺应自然的秉性。当时正处于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全球人类文明轴心期笫一高峰,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一一秦汉时期,正值老子、孔子、释迦摩尼时代。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 人们开始懂得把从生活劳动中摸索出来的自救知识积累成一套医疗经验,这些经验里,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以及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象比类”的类比思维,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思想体系,并伴隨着传统文化,亦步亦趋相互影响,在中华大地的田野里成长起来,全程贴近自然,饱受大自然和华夏文化的洗礼,古先贤们把这些经验汇总升华,在《易经》哲学思想人境相应观、动态联系观和象可比观的影响和指导下 ,把天、地、人看做是动态联係的整体,用象数思维方式思考人体,用取类比象演绎方法揭示生命规律,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揭示生命本质,用精气神揭示正气盛衰,从功能的视角观察人体结构,从而构建出一套独特的理论框架,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成就出世界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铸成了中医理论基石。

       其实,《黄帝内经》是讲养生的,讲述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讲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讲述強身健体之道,其中蕴含着《易经》之道,奠定了中医思路,历有“医易同源”之说。

尔后,临床医学的分科也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从而使中医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包含着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中心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决定了中医的自然、生物、社会、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奠定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础,成为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开宗明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者,抗病能力也,邪者,致病因素也。就此明言,中医不是治病的,是唤醒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以达养生袪病之目的,即扶正固本以达袪邪 。中医不是用高倍放大镜精细分析人体,而是站在宇宙上俯视人,把人看作是宇宙的一员,天地人和,中医是由自然法则武装起来的,把人和环境(自然和社会)视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用五行学说把人体脏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构建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联係的整体,牵一发动全身,即人体合一;并把肉身和精神视为一体,即“形神合一”。从而把人看作是一个内外一体的有机整体。奠定了中医的生命观、整体观、综合观、自调观、平衡观、恒动观。 中医的研究范畴不是对肉身的精细分析,而是研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研究活的生命规律,研究心态对生命的主导作用。这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石,从此展开了长达两千年的中医临床学术发展。

  秦汉时期,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突 出 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辉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期。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进了医药卫生之进步。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领域进入新的层次。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如是,中医在理论和临床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医理论不是在人为的人造环境或实验室里完成的,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在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係中形成的,所以, 中医理论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大,名医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四、中医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中医 继承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强大的思考能力,承袭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形思维”,又有“意思维”,还有“抽象思维。前者有形可见,后二者虽无形,可感知。比如“气”在中医理论里是很重要的概念,何为“气”? 可能莫衷一是,其实“气”客观存在,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力气、人气、天气、和气、志气、 气氛等,虽无形,但人人皆可心感身受,自有量度。无形就无用吗?否,伟人的思想、警言,历千年不衰,经久啓迪后人。抽象思维属高维模式,是中医的开门钥匙,洞悉中医思维方式,方可懂中医。

       (一)抽象思维

        中医理论有些概念如气、经络等,是抽象出来的,虽旡形,可感知。

       直观的东西容易被理解,如学习物质的化学结构,有了分子式就容易理解,若没有分子式,空洞无物学起来就很困难。无形的东西易被迷惑不解,或被曲解多解,犹如玄学,故学习中医令人费解。并非人人可感知,需要一定的知识和功力。

      学习中医需要抽象思维和感知能力,这些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做基础,否则,抽象不能或异象丛生。在当今与传统文化陌生的年代,出现中医门派林立、各持己见、面目全非的局面,是其必然。因此,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厘清中医的抽象概念,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向导。✔

✔ 9、中医的精是凝聚了人体的精华,应当比精子和卵子还小,还浓缩,接近雾状,更像是气,故称为精气。精气构成并濡养了精子和卵子,繁衍了人类。精气还濡养了全身的细胞,构成神气。

 ✔ 10、故传统中医习惯以精为代表,阐述理论;以气、血、津、液为形态,解释各种功能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医的“精”,如同物理学中的“重心”,用一个点就可以代表人体的整体质量。§

    中医是中国古人最真实、最直接地观察天地自然、观察人体生命的运行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门医学。古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看问题视角的不同,于是便产生了阴阳体系、五行体系等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包括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系统整体、恒变不居,中和平衡的指导原则,以象数类比、司外揣内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辨证论治为主要体现形式,以及贯穿于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具体思维方法。中医临床原创思维是保持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关键,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应用的基石。

  (二)象数思维

气是中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象”,这个“象”必须要细分,分出两个就是阴阳,分出五个就是五行,分出八个就是八卦,还可以继续分。二、五、八就是“数”。“象”如果没有“数”的规定性就没有应用价值了。

来看看中医的藏象、脉象、舌象、证象、药象、经络之象……这些当然都是“象”,而且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象”,这是中医的特点。这是第三种“象”。中医藏象肝、心、脾、肺、肾是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如果仅仅是有形的,那就是纯粹的解剖器官,而实际上中医五脏是五大功能系统,所以还有无形的功能。我认为五脏就是五种“气”的系统、“象”的系统。所以“象”必须和“数”连在一起才有意义,就是说“象”是可分的,也必须分开的。

现在很多中医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是象数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是说明气本论的,方法论和本体论是一体不二的。中医当中最重要的“象”就是气。气虽看不见,但确实存在。我把中医象数思维模型概括为“气-阴阳-五行模型”。不仅仅是中医,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包括天文、历法、方术都是一个象数模型,是按照这个象数模型建构起来的。阴阳就是二气,五行就是五种气,气是最大一个象。气是什么?有人说气是物质,有人说气是能量,有人说气是功能,有人说气是信息等等。究竟气是什么呢?其实气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自己身体上体察到气、感觉到气。都把中医的原创思维叫象思维,我觉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象数思维。中医与西医从本体论上来说,我们讲元气,他们讲原子;从思维方式来说,我们叫象思维,他们是形思维。象可以为两类,一种是有形的物象,一种是无形的意象。那么有形的可以是“象”,无形的也可以是“象”,请问什么不是“象”,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当一个事物它的外延无限大的时候,它的内涵就无限小。所以这个无形的“象”是要有一个限定的,不是所有无形的都是“象”。我们来思考一下,哪些无形的东西才是“象”?有形的“象”可以用现代的科学实验去实验、验证。但是那些无形的“象”怎么去实验,什么才是无形的象呢?举一个例子,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典”,这是无形的,但这不是“象”,是“理”。风是无形的,是不是“象”?是。因为它是可以感知的。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象数思维。 象可以为两类,一种是有形的“物象”,一种是无形的“意象”。 “物象”可以用现代科学去实验、验证,但是“意象”旡法去实验、验证。中医是取用有形和旡形相结合的“象”, 中医理论就是按照这个象数模型建构起来的。 这是中医的特点。

中医把肝、心、脾、肺、肾不叫做器官,叫 “藏象”,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藏象”。中医讲五脏的结构是:左肝右肺,心上肾下,脾居中央。这显然不可能是解剖部位。而是象数结构模式,是气的功能结构模型,这是做实验做不出来的。左肝右肺,是指肝气要上升,肺气要下降。而不是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 如果仅仅是有形的,那就是纯粹的解剖器官,但 还有无形的功能。中医所说的五脏就是五种““象”的系统,五脏不是五个有形的肉质器官,而是五大功能系统。所以,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五脏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的藏象、脉象、舌象、证象、药象、经络之象……这些都是“象”,而且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象”。 经络就是有形和无形结合的“象”。经络是气的通道。 怎么把握这个象呢?关键就是感知。对那些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如果可以感知到,那就是“象”。

  中医认为,人的潜意识、心态、意念对疾病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心态主宰生命

 这些都是无形的“意象”,是客观存在,是自然规律。

     人与环境息息相关,天人相应,天地人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生理、病理有重大影响,中医的象数思维顺应了自然规律。然而,奉行“形思维”的西方医学,却把这些无形的“意象”排斥在外,造成对生命认识的盲区。尽管西医对生命实体的精细研究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就,由于存在这种盲区,造就了西医先天性的片面偏执,在西医临床实践中不时出现有“理”无效、误伤误治、伤害与疗效并存或伤害大于疗效的尴尬局面。视角不同,视野就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结论就不同。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

          (三)  气本论

气是从中国的古代哲学演变而来。古代文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因无形、抽象而被现代人们认为玄虚,理解不一,有说“气”是物质,有说“气”是能量,有说是信息,有说是功能。我个人认为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流,作“能量”、“功能”解近其本意。如人气、力气、志气、骨气、和气等, 虽无形,可感知。

#

  这种朴素的认识被引进中医学里, 逐渐形成了“气”的概念, 气是中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象”。 “气”敷布周身,生生不息。“气”是生命的根本,气聚成人,气散人亡。不懂“气”就难懂中医。

  气是从中国的古代哲学演变而来。古代文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因无形、抽象而被现代人们认为玄虚,理解不一,有说“气”是物质,有说“气”是能量,有说是信息,有说是功能。我个人认为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流,作“能量”、“功能”解近其本意。如人气、力气、志气、骨气、和气等, 虽无形,可感知。

      这种朴素的认识被引进中医学里, 逐渐形成了“气”的概念, 气是中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象”。 “气”敷布周身,生生不息。“气”是生命的根本,气聚成人,气散人亡。不懂“气”就难懂中医。

    五  中医的独特理论

       (一)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阴阳学说不是规律,是客观的状态。

    阴阳对立存在,对立统一。阴阳是一种归类方法,每类事物都内含着共同的属性。如静与动,女人与男人,黑夜与白天等。阴阳的叫法只是符号,提一个字就代表一类事物,引起对同类的联想。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始终,是中医的基本思路,不懂阴阳五行就不懂中医。

何谓阴阳? 阴阳是同一事物相互对立的两面,是对事物认识的最基本概括 ,是对立统一观,这是个是古代哲学概念。

  万事万物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都具有对立的两面,绝对纯粹的单一物种是不存在的。

  中医引入阴阳概念,认为生命活动有阴阳两面。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 对立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双方互根互用、制约、 相互转化、 消长平衡、,双方保持平衡状态即为健康,若阴阳平衡遭到破坏,疾病就会到来。 生病的本质就是气血阴阳有偏。治疗的本质就是用药物或器械手法去帮助病人损有余补不足,使其阴阳气血恢复到平衡状态。 是谓《黄帝内经》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朴素的矛盾论。阴阳不是原始哲学,也不是经验医学的说理工具。阴阳是过程与枢机领域的概念,是运动方式、相互作用、变化属性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质。阴阳的相互关系是同气相求,异气相害;同性相斥,异性相与;同象相类,异象相别。而不是什么阴阳相争,阴阳平衡,阴阳转化。

  § 3、中医的五行学说不是封建迷信,是客观规律的整合。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和“运行”关系。人的五脏之间,同样存在相同的运行规律和依附关系,所以取名五行。

  4、五行的正确记法,就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去展开。

  如果一张口就是金、木、水、火、土,那说明此人是修道的,中医五行功课没有学好。中医的五行彼此相关,相生相克。

  5、中医发现肝、心、脾、肺、肾五脏之间,存在着与木、火、土、金、水五种材质一样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依附关系和运行规律。

  6、生与克很好理解,乘与侮比较陌生。乘表示克大发了,侮表示反仆为主了。中医的相生相克是常态,表示制衡。相乘相侮是病态,表示失衡。

  7、相乘,表明了中医认为病传染的方向,就是沿着克的方向。中医不说传染,称之为“传变”。如医圣张仲景的名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指的是,按照五行木可以克土,肝木有病会“乘”脾土。这里的“实”,不是虚实的实,而是要在脾脏先筑一道实在防火墙,防止肝病对脾的侵害。

  此话是中医“治未病”的经典例子,经常被引用,值得牢记。

  8、熟记了五行你就是中医。中医的五行学说,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规律,记住了会终身受用。

  中医认为,五脏密不可分,每个“脏器”的功能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乃至殃及或惠及全身。§

  五行学说是古代普通系统论,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古人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的属性。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变化, 五是多的意思。世界是多极对立 的,各种特性的相互制衡和相互消长构成平衡,这就是世界的真面目

  中医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归纳和分析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际意义。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更进一步系统化。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驳、互相战斗、制衡。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指导临床

    中医运用五行学说全面深刻地揭示人体奧秘,指导诊断治疗,概括如下:

 (1)·规范五行属性及其相互联动规律。

     五行,木、火、土、金、水,可以理解为依序相邻并首尾相接的循环系统。彼此存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联动关係,可概括为:邻位相生,隔位相克,过克为乘,反克为侮。例如木生火,木克土,木克土过盛则为木乘土,土较木过盛则为土侮木。五行中,每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乘我、我乘、侮我、我侮的关联,即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联动。从而构建起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稳固的整体结构。整体是局部的结合,局部是整体的局部表现,各局部不可分割而孤立存在。

     (2).构建人体的组织结构。以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属五脏(肝、心、脾、肺、肾),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结构系统。

   (3)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以五行的特性来类比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化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等等,依此类推。

  (4)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有助于心功能的正常发挥。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有于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又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依此类推。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至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使之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稳定平衡。

  (✔2)疾病传变或影响

  五脏中某一脏发生病变时,可以因相生相克关係使他脏发生传变,即“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指疾病由母脏传于子脏,如先有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肾阴虚。子病犯母,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如先有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成心肝血虚。

  另外,某一脏发生病变,可因“相乘”和“相侮”的关联,累及他脏病变。如肝气亢盛,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叫“木乘土”。肝火上亢,灼伤肺金,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称为“木火刑金”或“木火侮金”。这种乘侮关联,使一脏病变会累及他脏,发生连锁反应。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乘我、我乘、侮我、我侮的关系。

  由此揭示出,无论生理运行还是病理传变,每一脏都与其他四脏联动,都不能孤立存在。

  (5)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将自然界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从而把人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

  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是谓“天人相应” “天地人和”

  (6)·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面对局部病灶,孤立地从症状或某项检查入手,而是面对整体及其所处环境,全面搜集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以调理平衡为目标釆取综合措施。所r以,中医叫《辨证论治》,“证”和“症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辨证,通过望、闻、问、切获取”证“的资料,从环境变化、身体不适、心理性理异常和体表弄常,运用五行法则,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或判断疾病的发展演变趋势。

  治疗,运用阴阳法则,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平衡。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考虑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 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 。正谓《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又如滋水涵木法,是通过滋补肾阴来养肝阴。

  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的治疗法则,中匡方剂里君、臣、佐、使的用菂法度,环环相接,丝丝相扣,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完成的。

  (7)指导情志病的治疗。情志属于五脏,五脏有生克关系,情志也有生克关系,临床上利用情志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即所谓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规律的认识,基本的模型就来源于这样的认知。 而这是一种非常具有难度的思辨模式。 寻求变化和 追求平衡是中医古代思想家对医学的最宝贵的贡献。 所以,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阴阳五行小结

      (1)、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思想,阴阳是辨证观,五行是系统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纲领。

      (2).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思路,是世所公认的独具特色。

     (3).阴阳是针对一,讲变化,善把一分为二,依阴阳相互消长而定性。五行是针对多,讲平衡,善把N合为一,依平衡的状态而定性。

     (4).阴阳五行学说不是中医的原创,而是引用了古人智慧的结晶。阴阳五行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是经历几千年验证的客观事实,尽管某些细节有待完善,具体应用有待规范,阴阳五行的思路是伟大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只有敬畏的义务,没有反对和鄙视的资格。

       (5).阴阳五行揭示了人体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是一个联动、平衡的整体,这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前提,其中,动态、关联、平衡、整体都是中医学必备的条件,缺一不可,当然,失联、失动、失衡或孤立的局部,则中医学亦不存在。所以,中医学是活人医学,在死人身上不能验证中医学,中医学是生态医学,在无机实验室里不能验证中医学,中医学是整体医学,不能在孤立局部验证中医学。

     (二)脏象学说

      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主要是通过观察研究机体外部的征象,来推断内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脏象学说的内客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以观察、了解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是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要了解这些,先要明确脏腑包括哪些内容。脏腑(人体内脏)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五脏指心、肺、脾、肝、肾,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在形态方面与六腑相近,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精气,又与五脏雷同,故另立一类,称之为奇恒之腑,所谓'奇恒',即是异乎于五脏六腑之意。

      1、生理功能。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配合六腑,联系皮、肉、筋、骨、脉及目、舌、口、鼻、耳等组织,这样人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脏象学说的理论,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转化和输布,必须通过不同的脏腑机能活动才能完成;而脏腑组织器官的各种机能活动,又无不以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正常,有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2、病理变化。内在脏腑的病变,可经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反映于外,因而观察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进而作为诊断。如目赤肿痛,多系肝火为患,因为“肝开窍于目”。舌溃烂生疮,多系心火为患,因为“心开窍于舌”。在治疗方面,脏象学说是确立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的理论依据,如目赤肿痛应清泄肝火,舌溃烂生疮应清心降火等。主要内容采用了以君臣作比喻来说明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功能特点这一方法,对它的理解应从三方面入手:(1)、心的主导地位经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由于神明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种支配能力,并为心所主,心的功能主藏神,主血脉,故心为君主之管,其他脏腑为其将,相等等.体现了心的主导地位.如经文所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以此养生则殃'.(2)、十二脏不分贵贱各脏腑虽有主从的关系存在,但是其各自的独立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特使功能,在人体这一整体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从整体上讲,十二脏不分贵贱.(3)、十二脏相互为用,用十二脏相使作比喻,不仅可以说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也形象地解释了个脏腑之间相互协调的主丛关系,并具体地体现了从整体角度认识生命规律学术特点.诸脏腑之间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有机体,这也是脏象理论能够成立的前提之一.正如经文所说'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脏相使说不仅强调了十二脏腑的整体协调性,还概括地提出了各个脏腑的主要功能,在脏象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深.

       3、相互联系。

探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联系,脏腑与组织器官的联系,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联系,以及脏腑与精神情志的联系等。因此,脏象学说中的心、肺、肝、脾、肾等脏器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脏象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则可能分散在中医脏象学说中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中医学理论中的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不仅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而且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脏象”二字首见于我国最早的医典名著《素问·六节脏象论》,其中就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理论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过程中受到古代哲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脏象理论的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三)脏象学说的特点

      脏象学说具有许多特点,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五脏为中心的

系统整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构成表里关系。其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相表里之一脏一腑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脏象学说的整体观认为,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之间各有特定的联系: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小结

        中医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则主要是运用了“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总结的结果,必然是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理、病理的理论体系。

        (三)  经络学说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血气运行的通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枢纽。《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两段文字,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又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和络脉的区别,根据《灵枢·脉度》所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以及《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以认为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络脉则循行于体表较浅的部位;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至于经脉和络脉中运行的气血是否相同,各家意见不一。元·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提出了“经为营气,络为卫气”的观点、清·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更加详细论述,他说:“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为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这种看法,与《灵枢·营卫生会》说的:“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和《灵枢·痈疽》所说的:“余闻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从这段经文看,与津液和调而成血的,当然是营气)等经文显然不同,孰者为是尚需进一步探讨。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1、经络概念的形成:

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尔后形成经络系统才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是将“脉”按深浅、大小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由此可见,帛书的记载只是经络学说的雏形而已。

    (1)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

      是指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有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可触摸到压痛点或出现其它特殊变化,如皮下硬结、皮肤颜色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应点”, 砭石的发明使中国古人偶然找到了人体部位上的敏感反应点,这就是早期穴位的形成。当刺激体表某“反应点”时,机体产生一种酸胀麻重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会沿着一定的方向放射,这种现象称为“针刺感传”现象,古代称“得气”或“行气”。现代研究称之为“经络现象”

   (2)经络是穴位疗效规律性的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此后又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研究,人们把这些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有规律地排在一条线上,就形成了有序的脉络,这就是经络的起源。这由“点”的认识发展到“线”的概念,从局部到整体,是古代经络概念形成的重要起点。 逐渐地在“线”上又发现许多新的“点”,同时这些 “点”与“线”又与不同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成了给”给“线”命名的基础。 医疗实践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由 “点”连“线”,“线”上又布新“点”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 经络学说。

       2 、系统的形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四部分组成。

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类。十二正经是气血在经脉中运行时,每运行一周都必经的道路。如《难经·十三难》曰:“经脉十二,……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阳明注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太阴注手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太阳注足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少阴注手心主(心包络经,即手厥阴)、少阳(三焦经);少阳注足少阳(胆经)、厥阴(肝经);厥阴复还注手太阴(肺经)……如环无端,转相灌溉。”由于十二经脉是每次气血运行都必定要经过的经脉,故称常脉。奇经八脉则与之不同,滑寿在《十四经发挥》中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冲脉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自相维持,则诸经常调;维脉之外,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诸太阳之别,阴跷得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人之奇经,亦若是也。”经脉除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外,尚有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

出,循行于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间的联系。但由于它们所通过的部位是某些正经不能循行到的器官或形体的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它起着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一般认为别络有十五条,至于哪十五条,历来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各有一别络,加上任脉、督脉各有一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共十五别络。《难经·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而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却认为:“盖十二经各有一络,共十二络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络,繇胃下直贯膈、肓,统络诸给脉;于上复有脾之一大络,繇脾外横贯胁腹。统络诸络脉之中;复有奇经之一大络,繇奇经环贯诸经之络于周身上下。盖十二络,以络其经;三大络以络其络也。”现在,多数学者从《灵枢·经脉》之说,全国《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亦按此编写。《难经》与喻氏之说,亦不无道理,录之以供参考。孙络是络脉再行分支之最细者,如《灵枢·脉度》所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按喻氏言,孙络有三万四千之多,实言数目之多,数不胜数也。所谓浮络,即在皮肤上可以看到的浅部的络脉,古代医家已通过观察浮络以察病。《素问·皮部论》说:“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此乃开后世儿科“虎口三关诊法”之先河。

经筋即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筋肉,也就是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由于每一块筋肉都必须得到经脉气血的濡养,所以全身所有筋肉必然根据经脉循行途径而分群。十二经脉就有受它濡养的十二群筋肉,即十二经筋。经筋的命名按其所属经脉而定。分为足太阳之(经)筋、足少阴(经)筋……等十二群。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经筋患病时,主要表现为痹证、筋肉拘急或痿软不收等。

皮部是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全身体表的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布,故按经脉的名称,分为十二皮部。如《素问·皮部》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纲,诸经皆然”中医常用观察皮部及皮部中浮络的色泽,作为观察该经络疾病的指征;并把皮部作为外邪入侵该经络的起点。如《素问·皮部》说:“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经脉……”。

      3、学说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已经形成。在《内经》中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的证候审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经、经筋、皮部等内容,对奇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内经》还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经络中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联系的观点。

《内经》以后,历代对经络学说又有一定的发展。如《难经》创“奇经八脉”一词;晋·皇甫谧集《内经》、《难经》、《明堂孔穴》等书中有关针灸经络的内容,编成《针灸甲乙经》,书中所载穴位名称有349个。唐·甄权对古代的“明堂图”(经络穴位图)进行修订,孙思邈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图》)。可见原图是用彩色标线的。宋·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并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较之甄权的明堂图又进了一步。来·王执中编的《针灸资生经》,对穴位又有所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论经络者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资料。明·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奇经八脉考》。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所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为丰富。清代,由于针灸学术很少发展,所以经络专书很少,但对分经用药较为重视,姚澜还编写了《本草分经》一书。

建国以来,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从经络现象入手,对经络学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对经络的实质提出了多种假设,这不仅使经络学说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经络、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和成熟,让中医成为人类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是中医技术的精髓。也是中医理论体係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独有特点,它反映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中医学朮发展的固有规律。

    1、由来

        辨证论治思想的形成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历代医家经过漫长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来的,并沉积在富饶厚实的中医典籍中。几千年前成书的医典《黄帝内经》里,论述某病证时,往往已涉及脉象、症状、病性、病因、病机、病位等内容,并多处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论述,通篇孕育着辨证论治的思想萌芽,是中医辨证的思想来源,其虽无“辨证”名词的明确记载,但有“揆度”一词的概述,“揆度”可以理解为“切脉辨证”,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及至汉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升华出了“证”这个重要概念,其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以“脉证”分篇立目,进行分类,并以六经辨证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初显“辨证论治”的雏形。汉代以后,“证”的概念普遍应用于临床,辨证手段不断发展和深化,演化出了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于是辨证成为历代医家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舌脉、病情、所处环境及治疗等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对患者总体情况归纳结论,并根据辩证结论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又把这种实践经验概括成各种表达形式,如“脉因证治”、“依源指治”、“审病用药”、“隨证而治”、“论证立法”、“辨证论方”,也有提出“辨证论(施)治”的,但终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和称谓。直到建国后一九五五年,任应秋先生首倡“辨证论治”,获得中医大家秦伯未先生首肯,并获众名医赞许,将“辨证论治”确立为中医诊治的基本规范,并写入第一版<中医内科学讲义>,到一九七四年在中医学院四版教材中予以定格,得以官方认可,方得医界通行。可见,“辨证论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

      2、基本概念

  (1)症、证、病的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或行为到的异常。体征指医者诊察到病人的异常征象,如脉舌象。

       证:即证候,是中医的专属概念,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包含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证。

      病:即疾病,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出现阴阳失调、脏腑损伤、生理失调、心理失常的完整的病理过程。是对疾病发展全过程中特点与规律的概括,

        病和证都可以揭示疾病的本质,都包含症状和体征。

    (2)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所表现出证候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

     (3)关于辨证。'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病因、病位、病性、病机以及邪正关系的过程,为治疗提供前提和依据。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4)关于论治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实施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论治’治的不是病人的病,是得病的人,纠正病人自体生理及心理失衡,及与所处环境的失衡。

    (5)关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据理立法,依法拟方,循君臣佐使之规遣药组方。

  3、步骤内容

       遵循中医理论,通过“四诊”诊察病人,用“八纲”辨证进行归纳,据证解析病因病机,丨确立治法,然后选方遣药。这一过程包含四个环节。

      一是四诊取材。中医不是面对局部病灶,孤立地从症状或某项检查入手,而是面对病人及其所处环境,遵循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手段,获取与发病有关的信息(动态变化信息),医者用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统观病人与发病有关的诸多因素,釆集病人在体质、生理状态、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及所处环境的等方面的异常(太多不及),并把症状、体征、脉象舌象的异常,精准描述详尽纪录。

   二是证候归纳。把四诊取得的信息,以 体质、症状、心态、舌象脉象等要素归纳为证候,这些成为中医认识、研究和处理疾病的显著特点。

      三是审证求因。中医诊断的关键是据证捕捉病因病机。《伤寒论》明确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隨证治之”。可见,“辨证”辨的不是“证”,而是据证辨出病因病机。如风热感昌、肝胆湿热、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关注的都是病人的病性病因病机,而不是病灶。因此,把证候综合分析,辨析病性、病因、病位、及正邪相争的状况。从而判明病机,揭示疾病发展过程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预判病变发展趋势,所以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四是审因论治。“论治”就是根据辦出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不同的疾病只要病机相同,治法就相同;同一疾病,若病机不同,治法亦隨之而异,即“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谓“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治疗方法是依据理法方药的中医理论确立的,有着完整的技术规范,依理定法,依法拟方,依方遣药,药量轻重适当,诸药功分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又协同制约,环环相扣,丝丝相合,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操作系统。

这些都是中医理论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独有特点,也反映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固有规律

  ✔ 4、特征

 知变、识变、应变是中医学术的灵魂,辨证论治基点在于一个“变”字,重视人体个体差异和恆变不居的生命规律,诊治病人坚守个性化治疗,隨机应变,因人因时因地因机制宜,实旋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正宗中医不会出现千人一策的怪象。因此,恆变不居和个性治疗成为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也是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标志。

(1)理沦独特,实践性強

辨证论治从取材辨析到治疗的全过程,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遵循中医的生命观、整体观、动态联係观、天人合一观、形神合一观,  这些都是我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不同于其他医学理论的独有特色,是超越时代早熟的学问,渗透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2)动态观察,可变性强

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况人乎? 人的个体差异以及病情演变、环境条件遵循恒变不居的自然规律,四诊取材的信息不能固守不变,是时空变量,从而证候也是动态变量,法隨证变,治随法移。因此,贴近病况,隨机应变,成为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

(3)疗效第一,实践性强

辦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的操作系统,检验其正误的唯一标准是疗效,而不像有的医学那样,把自拟“医理”当成检验标准,有“理”无效仍为正,有效无“理”则成误。临床疗效取决于医生的辨证论治水平,其水平的高低又是医生的理论功底、临床经验、思维感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的结果。

(4)量身定制,针对性强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个性化治疗,量身定制。针对病人恆变不居的特点,中医诊治内容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机而异、隨机应变,个性化治疗,一人一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治病过程中强调方药品种或药味剂量隨机应变,不能千人一方、百地一策,而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这种基于个体差异的医学思维模式,不仅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也符合辩证法中处理矛盾的一般法则,从性质上来讲,不仅是智慧的也是科学的,它与千篇一律的诊治弊端形成明显对照。

(5)寻因治本,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的实质是辫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辨的不是“证”,而是病因病机,招致病人失衡的内外诸因素,包括病人的生理、心理、情志及所处人环境的异常(太过或不及)。“论治”治的不是病人的“病”,而是有病的人,用中医的多种治法,力求恢复病人内外平衡,激发和引导病体自身的能量祛病康复,即扶正以祛邪。故避免了复发、併发症及抗药性,体现了“治病求本”原则,摆脱了見证治证、见病治病的“治标”弊端。

(6)脉诊舌诊,技术性強

把脉察舌是辨证论治的诊病要术和特异功能,极具中医特色。然今握其要领者甚少。✔

     5、小结 

(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精髓,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的运用。论冶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唯一标淮,疗效是检验论治的唯一标准,強调疗效是中医特色。

(2)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全武行,不懂中医理论就不懂辨证论治,不懂辨证论治就不是中医。

(3)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是辨证和论治,辨证是四诊取材,归纳证候,审证求因。论治是审因循理,据理立法,依法组方遣药。病因病位是“本”,症状是“标”,临床辨证需明晰标本属性,坚持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反对“见症治症、见病治病”。这种寻因治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彰显中医治病求本的医疗观。

(4)辨证论治的恆变不居理念和个性治疗、量身定制的操作方略,成为辨证论治的特异性标志,这种隨机应变的医学思维模式,彰显辨证法中处理矛盾的一般法则。保证了辨证论治无过时之犹,可以与时俱進,具有生命活力,这是其他医学不具备的。

(5)辨证论治的特色是坚持心态主宰生命的理念。注重心理情志对发病或健康的主导作用。体现中医的形神观、生命观。彰显精神物质辨证统一原理。

 (6)辨证论治的靶向不是病人的“病”,而是有病的“人”。中医不太关注病灶和医院检查指标,强调以病人中心取材辨证,关注病人的生理状况、心理情志、生活方式及所处环境的异常(太过或不及),又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治疗,多靶点干预。彰显中医以人为本的医学观。

(7)辨证论治的战略是扶正祛邪。“辩证”辨的不是“证”,而是据“证”辨析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病位,运用药物等手段,激发和引导病人自身的正能量,修复机体免疫力,驱逐病邪,祛病康复。这种不直击病邪,扶正以祛邪的战略,彰显“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辨证关係原理。

(8)辨证论治的基本导向是回归平衡。中医认为,生命在于平衡,平衡则健,失衡则恙。医者要务不是对病灶实施“消、杀、灭、割”,而是通过辨证论治纠正“太过不及”,恢复病人平衡稳态。彰显天地万物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

 (9)辨证论治的特异功能观舌把脉。把舌诊脉诊作为重要的断病根据,这是中医的独门绝伎。然今握其要领者甚少。恕我坦言,不懂脉诊舌诊者不是真中医!

         (五 ) 脉诊舌诊

         脉诊舌诊是中医诊治的独门绝技,具有举足轻重的临床价值,蕴含深邃的理论和厚实的经验,往往有画龙点晴之效。惜当今中医人脉诊装腔作势者多,真才实学者少,令人惋惜。

   【一】脉诊

     1、简介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2、基本诊法

       中医号脉是用三个手指头(特别小的孩子,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也可以;3岁以下的孩子不号脉)。中医把人体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即三焦。食指体察上焦,中指体察中焦,无名指体察下焦。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代表心和肺,中焦代表脾、胃、肝、胆,下焦代表肾与膀胱。所以中医用三个手指头号脉是有其道理的。号脉从前往后,中医分别称作寸部、关部、尺部,食指号的是寸部,对应上焦;中指号的是关部,对应中焦;无名指号的是尺部,对应下焦。左右手也是有区别的,左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心、肝、肾;而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肺、脾、命门。

       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 太弱也不行 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 ,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右手寸脉 太弱为肺虚 一般有咳嗽现象 太强也不行。右手关脉 太弱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类 太强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3、基本要颌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4、主要脉象

    常人脉象叫平脉,病人脉象叫病脉。

  (1)浮脉

(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

(六)浮脉辨证

浮脉主表

(1)外邪侵袭一实证

①浮而有力——表实

②浮而无力——表虚

③浮而兼迟——表寒

④浮而兼洪——表热

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

⑥浮而兼濡——伤暑

⑦浮而兼实——阳胜

⑧浮而兼滑——风痰

(2)里证内伤--虚证

①浮而兼散——极虚

②浮而兼细——气虚

③浮而兼涩——血虚

     (2)、沉脉

(一)脉象:沉脉举之不足,重按乃得,即浮取摸不见,须重按至骨肉之下,筋骨之上方能得之。按正常无病之人,也可出现沉脉。镇静沉潜的人,脉多现沉。肥胖者脉亦多沉,所谓沉脉必须浮取摸不到,中取略见,重取最显。若浮取摸到,即不能谓之沉脉,正常人冬季多见沉脉。

(二)脉象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

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三)沉脉浮取摸不到,中取模糊不清,只有沉取方能形状宛然。如浮取摸到,即不能称之为沉脉。至于脉力、脉体、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

(四)主病:沉脉属阴脉,多见于下利、浮肿、呕吐及情绪郁结、气滞血郁等证。故沉脉其病在里、在下、属寒,属久病。然须察其有力无力以辨虚实,若脉现沉微、沉细、沉迟或沉伏,为阴盛阳微,宜用回阳生脉之法。若脉现沉数、沉滑、沉实,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少津,为实热,宜用清热解毒、育阴退热法。故沉脉的诊法,为辨证的关键。用以察寒热,辨虚实。诊脉时应时刻注意脉象浮中沉力量的对比,以观察疾病的演变。每见表邪初感,风寒外束,经络壅滞,脉象不浮,而反现沉紧,是沉并非在里,应以宣表散寒之法。此种病人,脉虽见沉,而其症状,必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身疼痛之表证。

沉脉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气短,

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

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

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沉脉

(1)沉滑——痰食

(2)沉实——内有积滞

(3)沉数——内热

(4)沉紧——阴寒冷痛

(5)沉弦——痰饮壅闭

(6)沉缓——内郁寒湿

(7)沉微——阳微气虚

(8)沉涩——血虚气滞

   (3)迟脉

(一)脉象:迟脉一息三至,凡脉搏慢于正常均谓迟脉。迟脉一息三至,一分钟脉搏约在60次以下。《脉经》谓:“迟脉呼吸三至,至离经脉,则仅二至。”即说迟脉一分钟54次。如每分钟仅36次,则为离经之脉。

(二)迟脉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三)迟脉由于脉搏的至数减慢,波峰仅描绘5个,代表脉搏每分钟在50至左右,脉体和脉力,根据兼脉、兼症的不同而异。

(四)主病:迟脉为阳气失职(指心肾阳),胸中大气不能敷布之候。历代医家皆以迟脉属虚寒。据临床体会,迟脉多见于心阳衰微,体力虚弱,血压降低者。如浮而兼迟,多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考古人所谓之胸中大气,多指胸中心肺机能而言,心阳不足,是脉迟的主因。迟而兼涩,属血寒,迟而兼弦,多为胃痛,迟而细小,常见于气血虚弱,迟而兼实,多为内有停滞。所以迟脉的出现,不外虚寒之影响,或气血之壅滞。迟脉虽多属寒证,亦有时见于内热壅滞,如阳明燥结即常出现迟脉,但其脉必迟而有力,其证必表现为热证。如脑膜炎,由于脑压增高,虽然发热,有时也可出现迟脉。因此诊断时,须全面了解,细心辨证,切不可一见迟脉,便以寒证处理。

迟脉辨证

(1)迟而兼浮——表寒

(2)迟而兼沉——里寒

(3)迟而兼涩——血寒

(4)迟而兼弦——胃寒

(5)迟而细小——气虚血少

热证—脉迟兼实,为内有郁热或积滞。

  (4)数脉

(一)脉象:数脉,脉来数急,一息五至以上到六—七至,数脉是脉搏的节律快,每分钟90—108次左右,统称为数脉。

(二)数脉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三)数脉每一脉搏波峰代表脉搏10至,数脉共绘9个波峰,代表脉搏为90至以上。脉力脉形,根据病情不同而有不同,如阴虚证脉多虚数,阴虚气弱脉多细数,实热壅滞脉多滑数,弦数。

(四)主病:数脉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阳盛:属热属火,凡热性病,脉数心烦,是病势进展之象。多现身热脉数,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细数为阴虚,滑数多为毒火,数而滑实,为热毒痰火,数而洪大,常见于疮疡肿痛。

(2)阴虚:《脉经》云:“暴数多外邪,久数必虚损。”数大而虚,为精血耗竭之脉。一些慢性及虚弱病,由于病久阴伤,每形成阴虚阳亢,多现细数之脉,或虚数脉。凡细数无力脉,不仅阴虚无以维阳,同时阳气亦弱。如肝肾阴虚,脉多现虚数。

(五)数脉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热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数脉辨证

实热

(1)数而有力——实热

(2)数而沉实——里热

(3)数而滑实一—痰火

(4)数而洪大——疮疡

虚热

数而无力

数而细软

数而细涩

寒证

(1)数大无力——按之豁然为虚阳外越。

(2)数小无力——按之中空为虚寒。

附  件

中医的脉象有28种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二 】望色观舌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舌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1、望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也有所差别,有的偏红,有的偏黄,有的偏白,有的偏黑……但总以明润含蓄为特点。明润是指面色光明润泽,是精气充盈的表现;含蓄是指面色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象征。

      当您发现自己或亲友的面色与平时有较大改变,在排除了正常的外来影响因素之后,就要考虑有疾病或亚健康的可能。

    面色白:由于面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中医认为大多为虚寒或失血。面色白而虚浮,属于气虚、阳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属于血虚。气血不足,内必有虚寒。多见于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呼吸系统疾患以及有贫血倾向的人。

      面色萎黄:面色萎黄,没有光泽,常提示脾虚、气虚、血虚;也见于寒湿内停。

       面色青:面部青筋显露,或整个面色发青,见于受寒、惊风、气血瘀滞、剧烈疼痛等,都提示体内有寒气。

       面色嫩红:一般来讲,面色红赤代表有热,但也有人整个面部浮白,而颧骨周围嫩红,往往是内寒深重、阳气浮越的表现。

        面色黑:肾虚有寒、瘀血水饮停积的人,往往面色发黑。严重者如尿毒症晚期患者;轻浅者如熬夜后眼圈周围发黑、状如熊猫的人,都有血瘀寒积的表现。

       2、望舌象

       舌诊内容很多,分别包括舌质和舌苔的神、色、形、态等等。正常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具体说来,是舌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鲜明润泽,不胖不瘦;舌苔薄白,透过舌苔,可以隐约看出淡红的舌底,并且舌苔颗粒均匀,干湿适中,不粘不腻。

    而以下舌象应当警惕。

      舌色淡白或嫩白:这种舌头的颜色比正常的淡红舌要浅淡,甚至是明显地泛白色,往往是血气不能充盈舌部的表现,见于气血亏虚、阳虚寒积之人。

    舌色青紫:舌头颜色发青,或带有紫气,或紫色,同时舌头润泽而不干燥,甚至水滑欲滴涎水,是阴寒内盛的表现。

     舌苔白:白厚而腻的舌苔,提示寒湿或痰湿内停;特别是白滑而润泽者,提示寒饮水积。

      另外,不管舌苔的颜色是黄是白,是灰是黑,只要舌面润泽,口不干渴,甚至口水难禁,水滑欲滴,都说明阳虚而有寒气。

       3、舌诊要注意什么?

舌苔形色的变异,除病理因素外,某些客观因素,亦可使舌苔发生变化。

       舌苔形色的变异,除病理因素外,某些客观因素,亦可使舌苔发生变化。所以在望舌时,一定要求患者做到:伸舌时面向亮处,将舌自然地伸向口外,舌尖略向下方,要平正而舒坦,不可卷缩或用力外伸,以免使舌质变色而影响观察。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光线:望舌时,须让患者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在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明暗。

      (2)注意染苔: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染上某种颜色,而不易分辨其苔色和燥湿。如食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服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能使舌苔染黄。所以,在临床诊察时,发现舌苔突然变化,或苔色与病情不符,应详细询问其饮食及服药情况,确定其是否染苔,以免误诊。

      (3)其他:饮食的磨擦或刮舌后,可使舌苔变薄;饮水后可以使舌质湿润;进冷食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白;进热食或辛辣食物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红;因鼻塞不通而张口呼吸的患者,其舌面较干燥等。

      4、舌质的颜色分几种?

       正常人舌质的颜色淡红而润,深浅适中。属于病理性的舌质约有五种颜色,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及青舌。现分述如下:

     淡白舌:舌色浅于淡红,多为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之象。淡白而舌体瘦多为气血不足,淡白而舌体胖嫩多为阳气亏虚。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人,多主热证。热盛气血上壅,故现红色。有虚实之分,既可见于实热证,又可见于虚热证。舌色鲜红,伴有苔黄为实热证,舌色鲜红,苔少或无苔为虚热证。舌红在不同部位可为不同脏腑的热证,如舌尖赤为心火上炎,舌边赤为肝胆有热,舌中心干红为胃阴亏。

      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多主热盛阴虚。外感热病中见绛舌,多为热入营血的标志,常见于热性病。内伤杂病中见绛舌,多属阴虚火旺。若舌尖独绛,多为心火上炎之证;舌绛而光亮无苔如镜面,为胃阴已亡。

      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舌呈淡紫色,主寒证;舌呈青紫色而有斑点,主瘀血证;舌呈绛紫色,主热证。

       青舌:又名水牛舌,主寒证和瘀血证。

     5、舌苔是怎样产生的?

   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之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的异常变化,是舌诊的重要内容。

      临床上常见的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现分述于下: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但有时也见于热证。舌苔薄白而润,多为外感风寒,病犹在表;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若白苔满布如积粉的,为积粉苔,多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之征,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黄苔:主热证、里证。一般来说,苔色越黄,热邪越盛,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苔黄而滑者,多属湿热;薄黄而干,表示热邪伤津;如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者,多是热结已深,气阴已耗。

     灰苔:灰苔为浅黑色,主里证。灰苔既主寒,也主热,主要从苔的润燥来分辨寒热。若苔灰而润者,则主寒,而苔灰而燥者,则主热。

     黑苔:苔现黑色,多属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病情较重时多见。若苔黑而润滑,舌质较淡白的,多为寒极;若舌苔黑,干燥少津,甚则舌生芒刺,多为热极伤阴,阴津耗伤之证。总之,苔之润燥,是辨别黑苔主病属热属寒之关键。

      5、 中医望诊之舌苔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首先了解苔色: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 

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6、舌苔的形状质感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   

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胆湿热;舌中央无苔、舌边缘厚苔而中央薄苔,为阴虚、胃气损伤或血虚之证。

      六  中医的独特理念

       (一)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体运行与现代西方的天体运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天体运行是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天体运行是简单的牛顿三定律。中国古代研究的是人、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西方研究的天体就是天体,人就是人,没有任何联系。而现实世界不是这样,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别就在这儿。

     中医是从宇宙上看人,把人和自然、人和社会都看作是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由大自然孕育成长,人的生命和天地自然有着共同的运行规律,即天人相应。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作《伤寒杂病论》。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二) 形神合一论

形神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范畴。 南北朝范缜在《神灭论》一书中提出:“形者神之质(实体),神者形之用(作用),即形体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形体的主宰。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从而坚持了形神合一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形神合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神的概念内涵是一元的,即为“生命之主”,但其外延是广泛的,既包括有心理方面的,也包括有生理方面的。因此这一概念本身,就体现了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神与形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从本源上说,神生于形、神依附于形;但从作用上说,神又是形的主宰。神与形的对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矛盾;神与形的统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神与形的对立统一,便形成了人体生命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医践行了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逐渐被现代科学证实,人的潜意识、意念可以改变内分泌,已经被现代科技证实。

          (三)人体观

       “身体”是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一切医学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应用,都是围绕“身体”而展开的,最终也要服务于“身体”以保障生命的正常运行。换言之,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不断发现与解释“身体”奥妙,不断认识自我生命复杂机制的过程。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医家对“身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观察、探索、阐释的整个过程,便能清晰地发现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脉络与细节。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身体”的内涵绝非等同于肌肉骨骼的“堆砌物”,它往往渗透进了人们对生命本身乃至整个宇宙时空的理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的“身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常常拥有不同的内涵与表达方式。因此,“身体”本身并不足以囊括生命的全部,而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身体”的理解,往往是认识不同文化核心理念的关键,也是理解医学理论得以形成其各自特色的关键。这一切正是“身体观”研究的最终根本意义所在。

         传统中医学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核心理念在其中大都有鲜明的体现。所以,若要了解传统中医学中“身体”理论的内涵,就必须要了解传统中医学曾经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核心观念来梳理、分类和架构其通过观察生命而获得的身体经验知识。简言之,若不明白古人是以一种怎样的观念来理解身体,而是单纯地以今天的观念来理解古代中医学的身体理论,往往会有误读与曲解传统的可能。从这一点讲,对传统中医学的身体观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进一步为传统中医学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与现代研究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四)以人为本的医学观

        中医以人为本。中医临床全程思考的不是病人的病,而是有病的人,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辨证,又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治疗,治病是维护人的生命活力,而不是抑制症状、替代功能、切除病灶。

      人以正气为本。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综合体现,即人体的正能量。疾病实质是正邪相争,邪是致病因素的总称,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之,正气盛衰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因素,所以,医者的要务是扶正固本,主要手段是扶正以祛邪,这是中医的主要思路之一。

           ✔(五)取象比类

中医文化,讲究取象比类,用有形的现象来体现无形的规律。

  取象比类是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

    古圣先贤们对生命的认知是先叩问自然、认识自然,同时又以对自然的认知的“意象”类比于人及其疾病,从而关注人的生命,去医治人的疾病。这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所谓“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去推测描述人体各种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以及指导用药配方进行治疗、养生、保健等医疗行为。现在看来就显得十分慌游轮。但在古代,尚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科学倡明的今天,

✔人们对自身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后,仍然坚持固守,一成不变。只能说明这种所谓“取象比类”、“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不是科学理性的思维,也不是科学理性的推理,而只是想当然、自以为是的所谓实践经验,更不能掩饰其所谓中医理论的理性缺失。

这些所谓“取象比类”、“类比推理”、“实践经验”,还只是停留在假说阶段,还没能总结出科学的客观规律和实验证据。仅仅是表面上的比附,是由此及彼、以其所知推论其不知的简单原始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而不是由表入里的科学解剖实验方法、精细的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新观点,新认识,新方法,新药物的出现,新的代替旧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历史上陈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毕竟已经如烟过去。

如果在现代社会之中,医学科学仍然囿于两千多年前古代的所谓“取象比类”思维模式,并将其奉之为经典、圭臬,不可逾越的教条,那就未免太可笑太可悲矣!✔

        (五)人境观

       (六)整体联动观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中医认为,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环垓境(自然和社会)的完整性就构成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强调了自然或社会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強调了各组织结构的不可分割,以脏腑为中心,各组织结构之间,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脏腑一体,形神一体。.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各局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整体脱离局部则变性,局部脱离整体则失性,各局部都不能孤立存在,病灶、症状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功能大于组成他的所有局部功能之和,即1+2>3,何以见得?因为有些功能是在联系过程中产生的,比如肌肉有伸缩功能,骨骼有支持功能,二者组合后却产生了各自不具备的运动功能。中医思路独特、伟大不容置疑。

      (七)  自我调控

1、定义

& 古中医是一个激发和引导自身能量去治病的医学。

        自我调控,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自身调控能力。包含自我诊断、自我调节、免疫力、排异能力、应激能力、自我修复及再生(自愈力)、内分泌调节能力、自我转化能力、自我适应能力、自我觉醒能力、自我救赎能力。  经络 是人体最大的调节控制系统。可以认为自我调控系统是广义的人体免疫系统, 是人体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的。

      自调控系统包纳了整个体,其复杂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自调控系统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者受到外来因素破坏时,自调控系统会调动其他子系统来“替补”,使机体维持健康状态。而当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不足以“替补”时,人就会生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自调控系统是与循环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骨髓造血干细胞机能等等相关联的,这便是身体里的“神医”。当身体出现病症时,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神医就施展医术,自行诊断,开方配药。那么我们要跟这位神医打好交道,做好配合,一起捍卫身体健康。

      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据说,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田”中找到30至40种“内药”来对症治疗。这种治疗过程是由激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作为人,就应当对生命进行自身调整,调整心态尤为重要,这种调整包括调心和调神两方面。调心包括调情志和调心性。在情志上,人有七情是正常的,但不管是喜怒还是其它情志,无情感,不行;太过也不行。所以调情志,就是调到使它合乎“中道”。调心性也如此。心性范围很广,包括人对道德、情操、理想、志趣、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解与追求。不管其中哪一方面,追求太过不行,没有也不行,说到底也还是一个“中”字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康复与自愈能力,很多疾病根本不是病,而是人体自愈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应。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否则这些药物就会破坏你自身的修复功能。一旦你的修复功能减弱或丧失,那你就把命运交给这些药物了。记住,只要症状不严重,最好的办法是静养,安心静气让自身的修复系统来完成疾病的修复工作。

只要不去阻止、干扰和破坏身体的正常行为,就可以充分利用自调控能力冶愈疾病。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慎用药物,让我们自身的修复系统功能恢复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自愈需要条件,必要时还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调控能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我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因此,这个过程会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这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调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各种外治手法也好,各种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调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调控能力,因为我们人体的自调控系统足够对付已知的一切疾病。  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很多医生重药剂治疗而轻防治。有时药物也确实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也符合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因此,人们已经习惯了生病就求助于医生,却忽略了自身调控的利用。

       须知,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但值得注意, 大部分疾病都有自愈性,大部分疾病不及时治疗也都有可能危及生命。无论多么重的疾病都有稀里糊涂自愈的幸运者,这些人一定是有意无意改变了心态或饮食或居住环境,使得人体大环境变得更加平和,去掉了滋养疾病的养料,疾病自然消失。

 &

   ✔  &  人体的自愈能力不仅局限于伤口复原这样的小事,有时即使是医生宣布的绝症也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创造奇迹。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其实,只要积极利用人体自愈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修复受损的机体,重新回归健康

 & 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在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这就是在运用自愈力来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的时候,不妨试试少吃饭,多喝水和果汁,这样有利于加快身体的康复。

 & 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 当然,利用自愈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应用限度,它适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时,也就是在疾病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机体自愈系统尚有修复力之时。如果已病入膏肓,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为主,对症治疗。用自愈力来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要让大家认识疾病、明确治病的方向,更是希望提高公众的养生防病意识。

     &人体具有不可思议的自愈能力,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生命体的自愈能力相媲美。按理说,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宁可偏信那些冰冷的仪器,却不相信自己身体的敏感。有人做过统计,门诊的误诊率大约有30%,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身体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自愈力来祛病健身。

    ✔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在于阻塞,自行提压利于疏导。糖尿病真正原因很可能是阻塞问题或传导机制问题,单纯糖不是上策。

       $ 无论是长瘤或者是结疤,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状态,说明人体是在监控系统中、在有效的管理范围之内,说明我们人体是有能力处置的,

        $ 疫苗的作用只是把人体自身免疫力激发出来,也就是,任何病,人体固有免疫功能可以抵抗它。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只要引导人体的能量,或者说激发自身的免疫力,就可以治愈一切病。我们的古中医早就参透了这一点,道家所谓的引“自家水”,就是引导自身的能量去治病,而非方药直接治病。

     $ 但中医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认为人体除了有自愈能力外,还有一个“自我防护”功能,这种功能被中医称之为“觉”,也就是说人体能觉察到刚刚潜入的疾病,然后再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去对治疾病。

$  由此看来,把人身体搞坏的并非疾病,而是人丧失了知觉,对外界没有了分辨和抵御的能力,我们要恢复人的本性,提高自己的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自己。

 $ 中医的很多药物都不是直接针对病症,而是为了激发人体的自我免疫功能去发挥作用。

$ 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桃腺等。

4、维护

唤醒身体的自我平衡,增强生命的自愈本能。

     & 睡觉是最补的,睡觉也是身体自动修复最重要的方法。

  &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以下是四种增进人体自愈力的方法:体息,运动,营养,心态。

         & 自愈力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它才能如日中天,放出异彩,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孱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八)功能观

      受历史条件限制,中医对人体的认知不是从实体入手,而是从功能入手,对功能的观察十分细微,比如发热细分为: 壮热、灼热、微热、潮热、恶热、烦热、头热、五心烦热、发热恶寒、寒热往来等,各代表不同的证情。中医的“脏腑”不是指“脏器”实体,而是指功能系统叫“脏象”,如肝脏是指一个功能群,不仅包括肝器官本身,还包括肝脏脏象的其他功能。经络的功用是不争的事实,其实,经络不是有形的实体,而是无形的功能路径。以功能论人体是中医的又一特征。

     (九 )恆动观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简单说人是变化的,病也是变化的。如感冒在春季、夏季、暑季,秋季、冬季、还是产后小儿是不一样的。刚感冒时的症状吃两服药后变化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治感冒开的药不要太长,尤其是小儿一两付就变化,大人最多开两三付。感冒尤其高烧,患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一般的发烧三副汤药可退烧,有合并症时一般5天也可退,所以中医治疗感冒只要对症比西医快得多。这是恒动病情和机体都有变化,所以方子不能死守,但有些慢性病方子可以开的长一些,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恒动观念: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简单说人是变化的病也是变化的。

  病情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证候和症状也是不断的变化的。

✔& 人体与疾病都是不停变化的,

  $ 动态联系观认为,人体是一个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复杂整体,这个复杂整体的生命元素之间,各个功能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形质部分的左右上下、内外表里之间,都有着复杂而非线性的联系关系,这种联系关系并不是机械地静止不动的,而是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运动是联系的,联系是动态的。

       (十)动态平衡观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 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

✔唤醒身体的自我平衡,增强生命的自愈本能。

      ✔真正无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极少见的,而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运行才是健康的终极标准。

       (十一) 生命观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对生命本质和生命运行规律的认知解读,是医学的基本点。中医认为:

    生命的本质一一人的生命 由身、性、心构建, 人体是形神合一、生生不息、平衡和谐、动态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身——指肉身、脏腑四肢百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性——指性理、性格、情志,即魂、神、意、魄、志,分由五脏所主,是生命的精神表现。心——指心神、心态、心理,由心所主,是生命的主宰。心理统帅性理,性理支配肉身,肉身阴陽平衡五行关联,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生命的奥秘在于此。

         现代医学不持“生命观”,而奉行“身体观” ,排斥精神层面的探索,取小放大,拘泥于肉身的精细研究,虽然取得令人折服的成就,却无法揭示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运行规律一一是顺应自然、动态平衡和恒变不居。顺应自然是既要顺应天地自然规律,又要顺应个体自身的生命规律,动态平衡是万物万事稳态法则,生命在于平衡,恒变不居即生生不息永动不休。中医对待病灶、病邪不是釆用消杀灭割的手段,而是从整体考虑力主维护人的生命活力。故中医是生命医学。

      中医理论是在人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生命运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中医,在实验室里不能验证中医。

      (十二) 健康观  生理观

& 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健康医学,是一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中医解读人体生理活,别具一格,概括如下。

     生理观中医极度重视心理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认为心态主宰生命。

    中医认为,生命的基本元素是精、气、血、津液。这些元素通达周身,在心理主导、性理作用、环境影响下,遵循阴阳五行的自然规律,周而复始,时时不息地运行,调理身体内部平衡及内外平衡,维持生命活力。这就是中医的生理学。′

  ✔心理观。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由形、神有机结合的生命整体。形即躯体,神即心神,心神是由躯体产生出来的高级意识形态,包括精神、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躯体是心神的载体,心神是躯体的主宰,是谓“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即“形神合一,形神合则人,形神不合则恙,形神离则亡。不能把病和情绪割裂开,“百病生于心”,心态主宰生命,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中医力主养生先养心,百病由心治,面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取材时,尤为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志异常,疏导情绪为先导手段,中医把善待病人看作医术,不是医德。几千年前就有的这种中医思路,识破精神因素的神奇功效,却曾经被误解为迷信、玄学,当今却被前沿科学量子理论证实。

         ✔健康观。我国先祖早就发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皆以动态平衡为本,人体健康是指生理平衡、心理平衡、道德理念的综合表征,人体是多极动态平衡体,健康的本质是动态平衡,平衡则健,失衡则恙。医者要务是找出病人生理状态、心理情志、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的异常(太过或不及),力促回归平衡稳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是中道医学、生态医学,这是顺应宇宙法则的。

  中医讲五脏的结构是:左肝右肺,心上肾下,脾居中央。这显然不可能是解剖部位。而是象数结构模式,就是气的功能结构模型,这是做实验做不出来的,是按照后天八卦模型来的。后天八卦模型源于《周易·说卦传》,是上为离卦、为火,下为坎卦、为水,左为震卦、为木,右为兑卦、为金。是气的升降运动规律模型。左边是阳气上升到一半,右边是阴气下降到一半。《黄帝内经》没有受到先天八卦的影响,但是受到了后天八卦的影响。左肝右肺,是指肝气要上升,肺气要下降。而不是指肝在边、肺在右边。

     (十三) 心理观

     中医极度重视心理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认为心态主宰生命。

、心理观。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由形、神有机结合的生命整体。形即躯体,神即心神,心神是由躯体产生出来的高级意识形态,包括精神、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躯体是心神的载体,心神是躯体的主宰,是谓“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即“形神合一,形神合则人,形神不合则恙,形神离则亡。不能把病和情绪割裂开,“百病生于心”,心态主宰生命,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中医力主养生先养心,百病由心治,面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取材时,尤为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志异常,疏导情绪为先导手段,中医把善待病人看作医术,不是医德。几千年前就有的这种中医思路,识破精神因素的神奇功效,却曾经被误解为迷信、玄学,当今却被前沿科学量子理论证实。

 (十四)病因观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

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病因即致病原因,与致病因素概念不同,致病因素,中医叫病邪,指可能引发疾病的客体,只有当引发疾病时才能叫病因,如末引发疾病发生,则不是病因,是致病条件。通常人们把病因和病邪混淆,把病邪当成病因消除,误以为消除病邪就是对因治疗,却忽略了真正的病因。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综合体现,即人体的正能量,邪是致病因素的总称,正气盛衰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因素。正盛邪实一一反应剧烈,正盛邪虚一一不发病,正虚邪实一一重症,正虚邪虚一一轻症,可见,正气盛衰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决定因素,病邪盛衰仅是致病的条件。是谓哲学格言”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同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之,,所以,医者的要务是扶正固本,主要手段是扶正以祛邪,这是中医的主要思正气指

     中医认为病因是生命运动方式的失衡👨,而不是物质性致病因素,指出疾病不是简单的细菌、病毒、炎症或医院里的检验指标,那是结果和症状,不是病因。病人所处自然环境的六气(風寒暑湿燥火),病人的心理情志(喜怒思忧恐),或生活方式(饮食起居),都是生命活动的常态需求,如发生异常(太过或不及),则变成病因皆可致病。

     (十五)  疾病观

       生病的本质就是气血阴阳有偏。阴在人体偏多(包括阴邪),就一定会得阳病,阳在人体偏多(包括阳邪),就一定会得阴病。

  疾病是体内五毒焚烧的结果。五毒包括怨恨恼怒烦,是人生的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来源。

  正如刘有生老善人所讲:“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

  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

     (十六)  治疗观

  ✔药物无非平衡人体阴阳,帮助人体驱走病邪,然后由人体自己来下这个指令。

   ✔无论多么重的疾病都有稀里糊涂自愈的幸运者,这些人一定是有意无意改变了心态或饮食或居住环境,使得人体大环境变得更加平和,去掉了滋养疾病的养料,疾病自然消失。

  ✔  & 当你知道病不是致命的,不看不会马上出现严重后果的,建议大家先不要着急去看医生吃药开刀,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让身体自己运转一下,它自己就能归位。

   ✔  & 现实生活中,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很多医生重药剂治疗而轻防治。有时药物也确实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也符合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因此,人们已经习惯了生病就求助于医药,而忽视对身体自愈力这个“天然神医”的利用。

  &  中医强调是内环境的稳定以抵抗疾病胜于治疗疾病,就是homeostasis,稳态,胜于直接治疗疾病,

    & 经方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三四十味药,《伤寒论》里主要的方子也就那么几个,无非加减变化而已,却能治人体一切的疾病。人体的疾病何止千万,为什么经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说明经方不是治病的,而是用来治理人体的,人体排病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意思。人体排病途径通畅了,自己就能治病了,何用药物代劳?✔

   我们的医生干什么来着?医生的职业从本质来看,就是帮助病人损有余补不足,使其阴阳气血恢复到“中道”状态。

   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病灶)的层次1,而不可能达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中医的治疗不是单一针对病灶,而是面对人的综合调理,包括调心、调身、调形。调心指调心性和调情志。心性,范围很广,包括人对道德、情操、理想、志趣、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解与追求。情志指性理;调身是遵循阴阳五行法则,调理肉身平衡;调形不外乎慎起居、适寒温、节饮食几个方面。这种综合调理决定了中医处方没有单方,都是复方,一味药也是复方,在处方里,各药味作用不同,分为君、臣、佐、使,组方严谨,各司其职。

     ✔  $ 上古经方之所以简单,寥寥几味药,就是因为里面的药只有两种:恢复能量的药和引导能量的药。现在用方药的思维是针对病症的,百症百药,千病千药,所以方子越组越大,用药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不好。试图跳过人自身的能量场直接去对付病,去针对病灶,则连感冒都宣称没有特效药,这就是今天的医学。在道家看来这叫妄自作为,是不合道的。

       治疗观。中医治病施展的是医道,不是医术。中医历千年不衰靠的是疗效,疗效靠的是治疗理念,治疗理念比药物更重要。中医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理念,值得领悟

   治疗原则一一治病求本和调控平衡。中医治病不直击病邪,而是籍助病人正能量排邪,根据疾病给我们的提示去做相应的调节、调整,调理病人身心平衡,促动病人自身的编程系统正常运转,恢复正常秩序,靠人的正气排解病邪,祛病康复。如这次中医抗疫,发现许多无症状感染者,虽携带新冠病毒但不发病;另有多人自身抵御了病毒入侵,疫区武汉千万人口,确诊仅不足10万人;治疗病人虽没有应用灭毒药物(至今尚无),但病人均能核检转阴。何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明证是也

    治疗靶点一一 中医关注的不是病邪、病灶、症状或医院的检验指标,而是病人的生理、心理、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的异常(太过或不及)。           治疗手段一一通过使用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心法、意疗、针灸、推拿、穴位敷药、太极拳等)激发引导病人自身的正能量祛病康复。

     治疗特色一一心治。中医治病重在调整病人情绪、调控心理平衡,同时,中医把善待病人看作是医术不是医德,做到医患同心协力,提高疗效。这是中医的又一特色。

     治疗方略一一针对不同病情实施不同的治疗对策,常见的有: 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正治反治。有人误解中医是慢郎中,不治急症,其实不然,中医治慢性病釆用扶正以祛邪的方略,治急性病釆用祛祛以扶正的方略,治急治慢仅是治疗方略不同,没有能否治疗之说。 

     排邪方式一一给出路,施排解化解之道,绝非施消杀灭割之术,如牛黄解毒(丸)、木香顺气(丸)、疏肝解郁、清肺排毒、理气化痰 、活血化瘀等。

     治未病一一“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几千年的传统,也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深含现实意义,其寓意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如这次中医战疫给疑似病人通服中药效果显著。二是防病传变,有中医格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三是防病复发,因中医是调控整体平衡,把控生命状态,而不是单击病灶,几不复发。        

七  中医不是技术  是哲学 

。医学虽说是一个多学科、跨层次的立体系统,是人类发展史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综合产物,中医学更多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

✔使传统二元哲学观的中医哲学观提升为三个,即中医三个哲学观:1.分形观(相似观),2.整体观,3.辨证观

分形观用在脏腑学说,把脏腑分为五大系统,即肝系统  心系统  脾系统  肺系统  肾系统

八 关于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没哲学基础,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术。

&中医西医是人类文明社会两座独立的山峰,只能互补,不能结合。

李可: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但绝对不能结合,因为中医、西医是两种体系。一个是东方医学,以古代文化、哲学为基础;一个是西方医学,以现代的机械唯物论为基础,只能看到具体的某一点。

从西医上看一个细胞可以分成几百万个去研究,只是研究那个微观的东西,但是微观 与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不管。西方医学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这个很大的弊病了。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观

《黄帝内经》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它同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走的是一条“经典引申式”的发展模式。它构建的中医学术体系的框架,确定的基本概念,形成的理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临床大法和临床诊疗原则,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宇宙本根认识论的“精气论”,以及解释自然变化的朴素唯物辨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出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盛行,人们开始对宗教迷信的神鬼观念产生了怀疑,不相信有超自然的神鬼主宰,开始按自然界本来面目,来认识解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并把生命科学领向唯物论的领域。唯物主义的“精气”为万物本根的学说,是战国后期稷下道家提出来的。

在“人与自然相参”思路的指引下,《黄帝内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中来考察,认为虽然万物之中人最贵,但人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提出“生气通天”的论语,即人体的生命活动(生气),与自然界(天)密切相关,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较之割裂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医学观念更符合生命活动的客

九 学习中医走出误区

十  展望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