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药的四气五味开方——性味在前,再谈功效

 夜听风雨x8q45a 2020-08-16

我们先从药物的起源讲起。

巴甫洛夫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 。药物是医疗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治伤、病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与生产有密切关系,故药物也应起源于人类开始之时

相关文献提出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 (类人猿) 所用的药物,《中国医学史》 载:根据社会生物学的提示,许多鸟兽有自疗本能,人们观察到非洲熊会食菖蒲治病,美洲灰熊爱到硫磺泉里去洗澡,老獾会领着生疮的小獾到温泉去洗浴,虎中毒箭食青泥,雉被鹰伤帖地黄叶等。因此,可以推论猿人也曾有过自疗本能阶段,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其中包括药食同源(无意发现),也包括为治病可以寻找药物或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有意发现)。

硫磺泉

想必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还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存在与否尚存疑,也许远古时代有一批神农是负责医疗保健这一块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神农不是神,不然怎么会上山冒着被毒死或者跌落山崖的风险一味一味药去闻,去尝呢?后来出现的孙思邈、李时珍,都亲自上山,亲口试药,从性、味及药物作用反应来推导其归经、机理

随着后世的实践与经验累积,中药理论逐渐丰富,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备要》、《本草纲目》等等。阅读这些经典时,你会发现,有关药物的记载都是性味在前,功效在后,而且会阐明由性味推导其归经的过程,比如杏仁甘、温入脾、膀胱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医思维的体现)。

但如果你只记得《中药学》教材的东西,你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功效,而且脑子里会出现很多治咳嗽的药,下一步呢,关注症状,结合脉象,选用某个经方,甚至有人比较极端,所有治咳嗽的药都开上了,此时往往效果欠佳。

为什么呢?同一功效的药物有很多,性味却不同,自然归经不同,那对应的病机就不同,就好比降血压药有ABCD类,你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总是有人问我没有外感开桂枝干嘛?桂枝辛温,肝气弱呀,阳气虚呀都可以结合患者病机考虑运用,此外药物的性状、颜色、质地也都可作对比,以此类推……

同一功效的药物有很多,性味却不同

最后一起来重温《神农本草经总论》吧。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即止。若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