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徒建造两座寺庙,弟子所建少林成为禅宗之首,师傅命丧洛阳

 豫西人文摄影 2020-08-17

首先,本文是根据洛阳市嵩县一位老者所述,对照史料,还有待考证。

众所周知,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至隋唐之时,皇家崇尚佛家,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而在河南境内,实际上还有两所寺庙,相比少林寺更为久远,首当其冲的就是白马祖庭--白马寺。另外一座也是位于洛阳市的竹林寺。全国有众多竹林寺,当属徐州的竹林寺最大,然而其根源却依然在洛阳竹林寺。

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是由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在洛阳创建并命名的。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徐州人为纪念其功绩,将东晋永和年间曾在东郊狮子山上的青园寺改建为竹林寺,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了。

故事的开始却是到了北魏时期,北魏孝文帝武力征服中原,急需要一种新的信仰来统治中原百姓,于是派人求助于印度的佛教,来和中原的儒道两家抗衡。

北魏太和17年(公元493年)佛教真言宗教创始人善五畏禅师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佛法,听闻嵩县竹林寺升天的故事,就亲自来到竹林寺原址,目睹这里竹林茂密、环境优美、大为感动,发现这是个风水宝地,这里山明林茂、莺飞鱼翔、令人心旷神怡,堪称仙境佛国净土,善无畏禅师就发动十方善男信女,在竹林寺院原址修建寺院。

竹林寺的建造与龙门卢舍那大佛反面雕刻是同一时间,竹林寺院自建成后,名僧法师及出家者多到此修炼,成为中州第一名刹古寺。

民间传说,伊河有龙,竹林寺的建造也是对伊河之龙的镇压,伊水之龙挣扎之下,伊河流域洪水暴涨。善无畏法师组织当时“新城人“(今伊川县),在龙门附近雕刻大佛,一为疏通河道,二者镇压伊河之龙。

龙门大佛的建造,北魏孝文皇帝自然大力支持,却因为禅师立志于雕刻大佛,治理洪水,无暇发展佛教信徒,皇帝有些恼怒。于是在跟随禅师的修行者之中,挑选出了尊者跋陀,在少室山另行修建庙宇。史记记载尊者跋陀应是释迦摩尼佛的侄子,早就到了中国,潜心修行。

龙门大佛的雕琢极其辛苦,累时数十年,禅师和当地民众同样劳作,最终积劳成疾。

随着皇帝把更多关注投入到位于嵩山的少林寺,位于伊河上游的竹林寺日渐萧条。后来孝文帝帝崩,竹林寺尽管还有高僧主持,却已无法掩盖少林寺的光芒。

新中国之后,由于大量破坏,竹林寺仅剩下一片竹林,一座大殿,只有院里那颗见证竹林寺辉煌的”挠痒树“从根部重新发出两根枝条,茁壮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