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游桂北(9)千年古渡一一歌陂渡

 探秘桂北 2020-08-17

   

玉带碧流绕山间,暗河清清别洞天(古渡附近的地下河出口)

             万乡河碧波荡漾连四海 

             蜜石岭金榜辉煌耀九州

       万乡河(徐霞客称夷襄河)边的古渡一一一全州县庙头镇歌陂古渡水平如镜,它见证了当年的繁华,诉说了历史的沧桑。……龙尾岭,凤凰山林密竹茂,倒影沉在绿水中,变成一片清凉世界。

香樟伴古渡,碧水向东流

       古渡北岸通往文桥,大西江(旧时叫万乡),一条小道连接湖南的武岗、新宁、东安。路边有一凉亭,方便过往客人休息。远方的客人从这里过渡到广西,现在歌陂古村人称这条驿路为西大路。

       南岸连接全州,桂林。河岸用青石板铺成,足有200平米以上,平整洁净,自然风是天生的清洁工,打扫得没有一片树叶。任你坐,随你躺,绝不会弄脏你的衣裤。

       口干了,去喝一口龙泉水;饿了咋办,担子米粉,松软发糕招手即来。

       这里青石板上竖有一座牌坊,有四层,高约四丈。用青石料相叠,隼铆结构顶层用青石板凿成槽,当成瓦盖在上面,坚固耐用。

       笔者跑了大半个中国,未见到如此高大、雄伟、精美之作。

  古渡斜阳辉欲尽,河风飕飕传清凉

夕阳倒影歌陂渡  晚霞余辉铺水中

        庙头高中50年代末就建在古渡口旁,厨房离渡口不到60米。当年的莘莘学子一定记得牌坊上的四个大字一一一风清河则。

       这样的文物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拆毁,石料用来修建了水渠。

       渡口还有两大石鼓,石鼓上套着铁链条梱着木桩,用来固定船体。船停时套上铁链,船开时取掉铁链;特粗的铁链小孩是提不动的,一提一放,铁链的沉重的撞击声在河谷回荡,经久不息……

古渡无人问,小舟且自横

      这里曾是一条黄金水道。古时,大西江,文桥的物资从这条河运进运出,上世纪70年代该两镇生产的木材丶松香等物资是从此运往全国各地……五十年代初本房一姑姑出嫁文桥栗水,七天后"返七"(出嫁女七天回娘家,本地一风俗习惯)我等去歌陂渡口迎接姑姑归来。笔者当年四岁,大人们把我抱进花轿,同姑姑一同坐轿回到村里,此事在我心中美了几十年,至今记忆犹新……

      古渡口还有一座关帝庙,关帝的塑像端坐在殿堂上,手握大刀,目光炯炯,

有关公在,那些魑魅魍魉能靠近吗?妖魔鬼怪还能兴风作浪!?

        四周古树林立,一株古柏,三人合围,难以抱拢,一人高处订满了铁钉,仍然枝繁叶茂,直到今天,我还不明白一一一人们为何在树上订那么多铁钉?

驿路凉亭今还在,古道悠悠不复存

       牌坊,凉亭,铁链,关帝庙,古木……已成为历史;

       渡船,古渡,龙泉,龙尾岭,凤凰山,古驿路还在

       逝去的永远逝去了,希望,留下的永远留下。

       企业家蒋家祥,先祖曾在歌陂住过,为歌陂古渡赋诗一首:

      七律,歌陂古渡

 龙盘凤静不争先,

渡口悠悠蜜石前。

岸路千人商贾客,

水乡百里宦游船。

乌篷曾送功名远,

古道常闻圣旨宣。

世事垂垂歌陂在,

谁将过往付明天。

万乡河水入歌陂

可看龙尾水中摆   还见鲤鱼伴龙游。

(歌陂古村系列三)

作者:蒋祖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