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创作的思维规律

 儒墨轩 2020-08-18

【按语】写诗并不神秘,但是确实与日常思维不同,所以诗人经常被成为“疯子”。不是精神有病了,而是精神诗化了!


***灵感与想象***

1)灵感。

灵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思维现象。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会有一种激情昂扬、思维活跃却又不期而至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灵感。尤其是诗歌创作,灵感更是诗兴与诗意的“泉眼”。

中外诗人都有灵感爆发的时刻。

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经过》中说他写《地球,我的母亲》时的情状;“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的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索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直接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是有点发狂,然而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在那样的状态中受着诗的推荡、鼓舞,终于见到了她的完成,便连忙跑回寓所把她写在纸上,自己觉得就好像真是新生了一样。”

他写《凤凰涅槃》时,则更是感到诗意袭来:“上半天在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间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地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就那样那首奇怪的诗也写了出来。”

梦中得诗也屡见不鲜。

何其芳《写诗的经过》:“过去作旧诗的人常常有梦中得句的经验。我那时也就入迷到那样的程度,有一次就在梦里做成了一首诗......后来,我把它补写成了。题目叫做《爱情》。”

(《爱情》:“爱情是很老很老了,但不厌倦,/而且会作婴儿脸涡里的微笑。/它是传说里的王子的金冠。/它是田野里的少女的蓝布衫。/你呵,你有了爱情,/而你又为它的寒冷哭泣!/烧起落叶与断枝的火光来,/让我们坐在火光里,爆炸声里,/让树林惊醒了而且微颤地/来窃听我们静静地谈说爱情。”)

  *灵感的特征

偶然性与突发性。

苏轼:“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

谢臻:“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别林斯基;“抒情作品是诗人刹那间的心情状态的果实,如果在诗人被新的情绪所控制之前,不把它移到纸上,它就会一去不复返地消失干净。”

直觉性与形象性。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于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

德谟克利特:“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

严羽:“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郭沫若《论诗三札》:“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类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象。这些东西,我想来便是诗的本体,只要把它写了出来,它就体相兼备。”“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创造性。

独创性、艺术个性,体现了灵感的本质特征。没有创造性,灵感就没有意义。

诗人的灵感始终伴随着激情与想象。

灵感能够加快创作速度;促成鲜明的形象;增强诗人的情感。

灵感的获得有赖于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力的培养。

2)想象

灵感激发想象,诗的想象是诗歌艺术魅力的根源。

古今中外的诗人和评论家都极为重视想象。

雪莱:“一般说来,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辩》)

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赋》)

刘勰:“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神思》)

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董氏武陵集记》)

审美想象是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独特心理活动形式,也是诗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诗的想象是一种伴随着强烈审美感情的思维活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想象伴随着豪情。

徐志摩《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诗人的愤世嫉俗和超世之情与美丽的想象相融合。

*诗的想象总是与新鲜的意象相连。

李白《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

西班牙洛尔伽《半圆月》:“月亮在水上走。/天空是多么澄净!/河上古老的涟漪,/慢慢地织起皱纹。/这时一根年幼的树枝,/以为月亮就是一面小镜。”

瑞典索德格兰《北欧之春》:“一切空中楼阁像融雪般倾塌,/一切梦幻如同流水一样淌走,/在我所爱过的一切事物之中/只剩下一片蓝天和几颗寒星。//风在林中的树木间缓缓滑行,/天空恬静闲适,水面悄然无声,/古松清醒地站在那里默想:/它曾在梦里亲吻过那朵白云。”

**诗的想象类型

*联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某一特定事物或情景之前,重新回忆起有关的生活经验与思想感情,是由这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诗的联想是通过比喻手法来体现的。

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

相似联想由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组织成新的审美形象。

所谓花容月貌、似水流年,就是相似联想的典范。“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臧克家《联系》:“黑夜来了白天去,/天花板像一页读腻了书。”

涅克拉索夫《铁路》:“初冬的河覆上了松软的薄冰,/像是铺着一层融化了的白糖。”

苏敏《中年》:“像满树将坠的果/收回那闪在空中的奇想/第一次看清了方向//像一池秋水/顽强地塑起波浪/更懂得在波浪中隐藏//像夏季的雷雨/行期匆忙/偶尔因固执才略事张扬//像驱车郊游的主人/处于热闹与清静的边缘了/记着每次转弯的地方。”

拜伦《唐璜》:“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就像在昼夜之交一颗星徘徊于天边”。

冰心《繁星》:“我的心/孤舟似地/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相似联想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唐朝张打油《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只有形似而无神似。

东晋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蕴:“未若柳絮因风起。”形神之间,高下有别。

相似联想应有审美意义,否则就只能是文字游戏。钱钟书《围城》中的一个诗人曹元朗写诗《拼盘姘伴》:“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明夜之风中,/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这守活寡的逃妇几时新有了个老公?”曹认为“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对比联想。由对某一事物的经验回忆,触发与它的特征相反相对的事物的回忆,它的美学价值不是形式上的对列所造成的视听效果,更在于内在的感情与意义的尖锐表达,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舒婷《珠贝——大海的眼泪》:“撒出去—失败者的心头血,/矗起来—胜利者的纪念碑。/它目睹了血腥的光荣,/它记载了伟大的罪孽。/它是这样伟大,/它的花纹,它的色彩,/包罗了广渺的宇宙,/概括了浩瀚的世界;/它是这样渺小,如我的诗行一样素洁,/风凄厉地鞭打我,/终不能把它从我的手心夺回。”

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幻想。

超越现实与一般事物的想象。幻想比一般的联想更有魅力,因为它打破常理,想象更自由。

屈原《离骚》幻想周游天际,四处求女。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诗的想象必须新奇,不能拘泥于情理。李白《秋蒲歌》:“白发三千丈”。《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

李汝伦《广场》:“像张收着乐句的唱片,/把旋律播向广大空间。/像个多彩的句号,/划在条条马路终端。//好一面妩媚的平湖,/四周耸立着建筑美的群山。/人的江河向这里汇流,/人的浪花又开向西北东南。”

***情绪与理性***

情绪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大脑皮层控制和调节情绪。

**诗人的情绪活动特征

a. 在感觉、知觉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不同的心境会导致对同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有不同的感觉和知觉。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元代散曲中白朴《天净沙》:“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同时,一定的感觉和知觉的感知范围能引起诗人的情绪波动。色香味冷暖这些外物特性都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且与一定的情绪或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而知觉引起的情感活动就更常见了。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钟嵘《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空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诗人的感觉是敏锐的,所谓“多愁善感”是也。

b. 诗人的情绪总与表象相伴。

*表象是诗人情绪记忆的依据。

表象就是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表象可长久保留在大脑中,构成诗人的情绪记忆。而情绪记忆是诗人感情积累的库房,也是诗人驰骋艺术想象的基地。表象所具有的感性和新鲜的特点使诗人的情绪记忆具有具体可感性。诗人的情绪记忆就是众多表象聚集而成的。

童年的记忆或者各种生活情景的细节、画面,以及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都会不自禁地经过诗人的心灵体验而以表象的形态构成诗人的情绪记忆。感官的触发或某种契机的启发,都会使情绪记忆复现。歌德说:“世间是广阔而丰富的,人生是复杂的,所以决不会苦于没有做诗的感兴。不过诗都不可不是即兴诗;这就是说,现实应该供给诗的诱因和材料。就是特殊的事情,一经诗人应用,就成为普遍的有诗趣的东西了。我的诗都是即兴诗,从现实受到暗示,以现实为基础的。我不尊重凭空虚构的诗。”

艾青19327月在上海被法国巡捕逮捕入狱。狱中他痛苦地回忆奶水哺育过他的保姆,感情如潮水,写下了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表象因诗人情绪的变化或差异而具有可塑性。

诗人年龄的差异、阅历的影响、心境的变化,都会导致表象与情绪的不对称性。

(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宋)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欧阳修《生查子》、晏几道《临江仙》……

**诗人情绪与理性的关系

诗人的情绪只有同理性结合,创作才会成功。

理性对于诗的作用,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所引起的情感活动来实现的。

*理性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影响诗人情感活动的含义。

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的情绪艺术化,离不开一定的倾向,情绪被艺术形式固定下来,就再也不是原来情绪的翻版。理性就是过滤与取舍。

臧克家《脱下了》:“脱下了,脱下了/身上和心上的负载。/大海呵——绿色的世界,/一个个轻快的身子,/投向你起伏的胸怀。”此诗的“轻快”与“负载”就值得玩味。

*理性可控制和调节诗人的情绪。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不一定是在最激动时写诗的,不少诗人是在情绪平息下来后在

“虚静”中创作。《文心雕龙.养气》:“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创作时调和心气,净化精神,思路更清晰,情绪受到理性的制约。但是,情绪始终存在于诗人的思维过程中,这也是诗的艺术感染力的来源之一。

***移情与通感***

**移情

1)移情的美学定义

“移情”是西方近代美学史上的一个美学概念,由德国哲学家费肖尔提出,德国美学家李普斯确立,再由美学家谷鲁斯进一步发展的美学体系。所谓“移情”,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与共鸣。”概言之,移情就是使外物“情化”。

2)移情的心理过程及生理基础

心理上“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两个阶段。

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

波特莱尔《人为的乐园》:“你注视一棵轮廓和谐,在风前弯曲的树,……你先把你的情绪、欲念和愁思交给树,然后树的呻吟和摇曳也就变成你的,不久你就成了那棵树。”

华兹华斯《序曲》:“对每一种自然形态:岩石、果实或花朵,甚至大道上的零乱石头,我都给予有道德的生命:我想象它们能感觉,或把它们与某种感情相连:它们整个地嵌入于一个活跃的灵魂中,而一切我所看到的都吐发出内在的意义。”

3)移情是一种特殊的想象。它有一定的限制:人与物必须有一定的相似点。特点是,始终与表象相连,并受情感的推动。

“移情”的概念在我国古典诗歌美学中是以“情”与“景”这对范畴出现的,要求情景交融。移情要求“我”先入为主,主动深入到自然中去;而“情景”论则以“睹物兴情”为基础,讲究景中情、情中景。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情”的作用。

在古诗词里,移情现象很普遍。

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璟《浣溪纱》:“丁香空结雨中愁”。

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柳永《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移情说”在西方是在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诞生的,因此它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浪漫主义诗人向往大自然,奉行泛神主义,似乎自然中有神秘的意义,他们追随情感、想象,要求自我扩张和解放。华兹华斯即如此。

移情说更直接影响了象征派诗的创作。象征派诗人把自然界看作诗歌象征的宝库。对此,我们将在“通感”部分再论及。

中国新诗里的移情现象也大量存在。

曾卓《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艾青《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可以说,移情是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其主要形式是拟人和象征。

移情把社会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它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美的事物;它将人类情感赋予艺术的形式,使情感成为一种审美的对象。

移情的具体表现是“通感”,但通感不一定以移情为前提。

**通感

1)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作用的沟通和转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互相感应与交通。

诗的通感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心灵论》首先提到通感现象,认为声音有“尖锐”、“钝重”之分。这就将听觉与触觉对照了。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听觉与视觉、嗅觉通感)。

十九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诗人将通感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手段。波特莱尔《交感》:“香味、颜色和声音交相呼应。”

中国古典诗中的通感也很普遍。钱钟书引进西方这一概念分析中国古诗,在中国首次提出通感的观点(见19621月《文学评论》之《通感》)。

汉代马融《长笛赋》:“状似流水,又像飞鸿。”听觉与视觉通感。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佳人抚琴音,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听觉与嗅觉通感。

2)通感的表现形态

*听觉与视觉的通感

人的大脑中储存的信息,85%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魏尔伦《三年以后》:“白杨仍在诉无边的悲哀,/喷泉仍在吐银白的呢喃。”这里的“银白”是视觉的,“呢喃”是听觉的。

波特莱尔:“回声渺茫如黑夜,浩荡如白天。”

李贺《难忘曲》:“箫声吹日色”(听觉转视觉)。《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视觉转听觉)。

碧沛(香港)《蝉》:“她的声音就是一片明朗的阳光”;“那声音好比湿了的玫瑰花瓣”……

*视觉、听觉与触觉的通感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刘驾《秋夕》:“灯光冷如水”。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石涧冻波声”。

卞之琳《大车》:“拖着一大车夕阳的黄昏”。

上官予(台湾)《秋风即兴》:“溅湿了忧愁”。

北岛《古寺》:“逝去的钟声,/结成蛛网,/在柱子的裂缝里/扩散成一圈圈年轮。”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通感。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杜甫《月夜》:“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明)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戴望舒《致萤火》:“我躺在这里,/咀嚼着太阳的香味;/在什么别的天地,/云雀在青空中高飞。”

何其芳《秋天》:“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人的笛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

(香港)黄国彬《如今,我看见一坛醇酒》:“那年,你的长睫微启,/我在早春雪融的天山,/窥见两弘脉脉的碧潭,/破晓时静候远空的晨曦。//如今,你的长睫微启,/我在温暖的夏夜酡然,/看见一坛醇酒轻颤,/静穆了千年后,酒光漓漓。”

公刘《人之歌.看胡风芝同志主演的<李慧娘>后=:“碧绿的天真,惨白的悲愤”(意念与视觉相通)。

*多级通感与多重通感:

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丁文《愿望》:“炎炎烈日,我是一丝云,/给人们以潮湿的希望。”

3)通感的艺术作用

*运用通感,能使诗意新奇。

李贺《马》“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杜甫《船下夔州廓宿雨湿不得上岸》:“晨钟云外湿”。

(明)林鸿《出塞》:“苦雾沉旗影,飞霜湿鼓声。”

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

臧克家《送军麦》:“牛,咀嚼着草香,/颈下的铃铛,/摇得黄昏响。”

*运用通感,可使意境深远,加强美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从美学角度看,想象与美不可分,通感则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活动,甚至是特定心境中的幻觉。

通感在艺术形式上打破了诗、画、建筑、音乐的界限。

贝多芬、歌德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

罗曼.罗兰称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是“一朵精纯的花,蕴藏着他的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

海涅称意大利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演奏时的弓“犹如画家的彩笔,在听众面前画出了一道幻奇的情景。”

李清照《摊破浣溪纱》写桂花:“薰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武陵春》写船:“载不动,许多愁。”

张耒《绝句》:“亭亭画舸系寒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4)通感的主客观条件

*通感的客观基础是外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香港)黄国彬《诗话》之一:“让黛色阳光和黑暗流入两瞳,/涛声风声和寂静流入两耳,/花草和泥土的气息流入鼻子,/舌尖交给葡萄醇酒,/肌肤交给风露阳光。”

*通感的主观因素是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现象。

从生理上讲,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可以互相沟通。(美)汤普森《生理心理学》认为,联觉现象是由于外界信息进入人的感官而向中枢输送时发生改辙换道的结果。

心理学认为,通感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从一种感觉转换为另一种感觉,是大脑皮层各区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人的多种感觉在生活实践与审美实践中建立了特殊联系的结果。

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诗的通感离不开创造性的艺术联想和想象。

李贺《秦王饮酒》:“羲和敲日玻璃声”。

温庭筠《牡丹》:“裁衣艳思偏定巧,分得春光最数多。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滥用通感会失去美感。

约翰.唐:“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

“小草伸着懒腰,止不住打起绿色的喷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