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这两天,气温高得出奇,恍若回到了盛夏时光。 人至中秋,便也晓得养生之道了。医家云:“早饭晚吃,晚饭早吃”,所以我晚饭是很少吃的,这时恰逢黄昏,趁日未落天尚明,便出门去散步,边走边以空拳击打带脉,免得脂肪围困上来。 走到北沙河,看到沙滩里的红蓼开得茂盛,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一串串紫红色的花穗,若一抹山水画中的云霞,如紫竹吹奏的清音,摇曳在金秋的喜悦里。 夜色急不可耐地想要取代暮云,一弯钩月升入中天,倚着桥栏,红蓼就在层层深色的晕染里,渐渐逼近,好一似明月照沟渠!天上月,地上人,眼中花,构成了一幅思乡画卷,影影绰绰的脑海里,在田里追逐的孩童,躲在野花中的笑声,他们结庐而居,川泽而生,对生存的条件从不挑拣,只要有水有土地,便可顽强地生长繁衍...... 沿着河堤漫行,感慨良多,一路吟哦着“...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是《诗经·郑风》里的句子,而红蓼花的别称便是“游龙”——也难怪,你看秋天的河滩,红蓼花就像星星点点的火焰,燃烧着花枝的妩媚,沿水而开,分明就是一条巨龙向着远方蜿蜒而去。 红蓼暖秋色,就像我等普罗众生,就像那些平凡的人们,他们扎根于自己的岗位,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无论被人赞誉还是无视,他们都在默默吐露芳华,试问,这些怒放的生命则能不令人尊敬,又怎能不使人为之吟诵赞唱呢?! “夕照青芜岸”,就在这秋天的黄昏,体味一山一水的清音,何尝不是人到中秋的感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