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医者简介】 姚炳洲,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中医师。 【医案】 王某某,男,35岁。 1978年8月16日初诊 病史: 胃痛已8年。由于饥饱失宜,加之过劳;精神抑郁而致胃脘疼痛,久治不愈,转余治疗。胃脘痛连及右胁,憎食欲呕,嗳气吞酸,胸中痞塞,腹部胀满,入夜胀甚,矢气后胀减,面黄肌瘦,体倦懒言,大便干燥。舌边红、苔黄,脉弦细稍数。X线胃肠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及轻度胃下垂。 诊断: 胃脘痛(十二指肠憩室兼胃下垂)。 辨证: 肝失调达,脾失健运,食积停滞,脾胃气虚。 治法: 疏肝理气,健牌消积,和中化湿。 方药: 以柴胡疏肝散、厚朴温中汤、保和丸三方化裁。 柴胡,广木香,香附,枳壳,姜厚朴,陈皮,青皮,枳实,神曲,炒白术,云苓,郁金,连翘,莱菔子,炙甘草,水煎服。 二诊: 8月21日,上方连服6剂,请症大轻,胃脘稍痛,食欲增加,心情舒畅,大便软。舌淡红苔薄,脉细缓。治当益气健脾,温中消积。 方用四君子汤加味治之: 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积壳,陈皮,广木香,厚朴,神曲,柴胡,郁金,肉桂。3剂。 三诊: 8月24日,药后诸症基本消除,舌苔正常,脉细缓。遂将上方去柴胡、肉桂,加法半夏,枳壳增量,以五剂量做成散剂。日服2次,每次服6克,温开水冲服 四诊: 1979年2月5日,上药服2个月,症状消除,饮食正常已参加农业劳动。7天前因春节过食油腻等,随感胃部胀痛,食欲减退,但较过去发作为轻。舌淡、苔白微,脉弦细。先给平胃散合保和丸作汤服,3日后诸症消除。后仍服上散剂,并加服保和丸月余。 至1979年4月13日,X线钡餐检查:食道正常;胃及十指肠各部均未见器质性病变。患者体力恢复,外无任何体征,舌脉正常,并恢复了劳动能力。随访1年,未有复发。 本案引自(《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 【评析】 本例十二指肠憩室系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其因不外饮食内伤、寒邪侵袭、七情不调诸端,本例亦不例外。治疗仿《医宗必读》“先攻为主,补之次也”之法,以柴胡疏肝散、保和丸、厚朴温中汤三方合而化裁。保和丸治其因食积停滞,胃气不降所致各症,柴胡疏肝散增减以疏肝解郁,顺其肝木条达之性,发其郁遏之气,厚朴温中汤去干姜、草蔻,取其温中行气、燥湿除胀而无过燥伤阴之弊。服药六帖,请症大轻。后以补益为主,适佐以消,令中气健,积结散而诸症得痊。 【作者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