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无病三分虚:脾虚湿困、虚火旺盛,养生切记3大攻略

 至诚金方 2020-08-18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时节湿热郁蒸,人体排汗较多、消耗大,易感到心烦意乱、困倦乏力、没有胃口。因此,此时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健脾养胃 多吃两粥

大暑时节,暑湿较重,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调补应健脾养胃、消暑利湿为主,以恢复肠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以粥饮就是最好的清补品!

粥饮清淡、易消化,同时具有益胃阴、健脾土、补虚养人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食用”、“药用”高度融合的养生佳品。正如李时珍所说“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

暑天的粥饮材料适合用:

  • 健脾益气的淮山、芡实;

  • 除烦安神的百合、莲子;

  • 解暑利湿的薏米、赤小豆、绿豆等。

养生对策

芡实茯苓山药粥

▍材料:芡实15g,白茯苓15g,山药15g,粳米100g。

▍做法:芡实和茯苓提前一天用清水泡发;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粒,泡在清水中;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熬至浓稠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止泻。

小米莲子粥

▍材料:小米50g、桂圆2个、红莲子7粒(男士选用白莲子)。

▍做法: 小米淘洗干净,红莲子取芯;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开,转小火熬至浓稠成粥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养胃。

清泻心火 多拍两窝

夏天是心火最旺之季,另外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若出汗过多,不仅易伤心气,还会易致阴液亏虚,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所以,夏季避免做剧烈运动,防止出汗过多。

运动TIPS:晴天的清晨和傍晚比较适合户外运动,天黑以后尤其不要做剧烈运动,对养生无益。

遇到阴雨闷湿的天气就不要到外面去了,避免感受湿气。中午也不宜大量运动,耗散心气,不如闭目养神或是小憩30分钟。

养生对策

清热泻火:拍肘窝

▍做法胳膊伸直,肘窝向上,另一只手轻轻拍打肘窝处,每只胳膊各100下。

心情烦闷:拍腋窝

▍做法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随后两手互换,每次拍打30-50次,进行5遍。

祛除暑湿 多灸两穴

长夏致病以“湿邪”较多见,且易与风、寒、暑、热等邪相合为患。

如果人体湿气过重,湿气停滞在脏器,就会食欲减退,不思饮食;如果湿气停滞在经络,就容易造成关节疼痛;如果截滞在清窍,就会感到头昏脑胀

祛湿除了可利用食疗外,还能利用艾灸或三伏贴灸的方法,作用于相应的穴位来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原理,可有效治疗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鼻炎、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和妇科疾病等。

养生对策

艾灸:承山穴

▍取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艾灸:阴陵泉穴

▍取穴:阴陵泉穴位于胫骨内侧,在胫骨顶端最高的凸起处,往下按压会按到一个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