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逼”转协议,这家新三板公司发生了什么?

 读懂财经 2020-08-19

做市商不足两家,被“逼”转协议,这在新三板市场应该算是首次。

12月中旬,三家做市商相继退出,三强股份(831375.OC)的做市商仅剩独木一支。据股转公司相关规定,做市商不足2家时,该股票自T+1日停牌。为恢复股票流通,三强股份迅速转协议交易。

三强股份发生了什么,以致做市商陆续退出?


做市商“兄弟四人、独木一支”,三强股份被转协议

三强股份2014年11月21日挂牌新三板,期间见识了从1000点直线上攻到最高2673点,又跌落云端的做市指数。2015年9月10,三强股份也宣布加入做市行列。

三强股份的首批做市商有东吴证券、国信证券、中原证券、九州证券四家。15个月后,东吴证券、国信证券、中原证券相继撤退,从前兄弟四人,如今仅剩九州证券独木一支。

而据《股转系统股票转让方式确定及变更指引(试行)》规定,做市商不足2家时,该股票自T+1日停牌。

为了尽快恢复股票流通,三强股份火速召开董事会、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做市转协议的议案。如无意外,经股转公司同意后,“被”转协议就将尘埃落定。

业绩连续下降,估计一路下滑,让做市商怎么爱你?


三强股份是一家致力于制药,食品和饮料,化妆品及化工等行业的流体工艺工程解决方案的公司。

读懂君看到,其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63亿元,下滑到2015年的1.37亿元,减少了16%;同期净利润从0.21亿元,急剧恶化到亏损0.65亿元。2016年向下趋势依旧,不见好转。

与此同时,三强股份的股价也不尽如人意。做市商进货价是3元/股,做市第一天股价达到最高3.99元,随后1个月内仅交易四次,股价就下跌到做市商成本价。拥有“底部支撑”的股价始终不温不火停留在3元附近。

三强股份2015年报发布后,更是连续2个交易日股价下跌51%,股价为1.62元。这还没完,截止到2016年12月16日,也就是国信证券退出前2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又累计下跌27%。

这般行情,做市商统统被闷杀,算上资管计划,四家做市商共投入1080万元,而期间三强股份的总成交金额仅616万元。

新三板“做市困局”由来已久,企业未得到实质性利好,不愿意做市;对做市商而言,一面是项目荒,另一面是手上项目正在变质,这导致2016年很多券商以退出为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