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仙李白醉酒写对联,上联得以流传千古,下联却苦思无果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8-20
1/6

苏轼如果活到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那么他这一生至少在文学方面可以得一届“茅盾文学奖”,在书法方面得一届“兰亭奖”,在美术方面得一届“齐白石奖”,甚至在美食方面,仅凭“东坡肉”就可以独揽一届“中华金厨奖”。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跌宕起伏,经历事情实在太多,全部写出的话,几乎是车载斗量,那么今天我们单从苏轼中秋节的几件事说起。在苏轼的一生中,各个中秋团圆节是如何度过的。

苏轼出生于1037年,在二十一岁时就和胞弟苏辙一起高中进士,在老师欧阳修先生的大力推荐下 ,三苏瞬间火遍京城,凡是文人学子没有谁不知道苏轼大名。此时,正待苏轼一展抱负的时候噩耗传来,他家中的母亲不幸离世。古时候父母去世必须推掉外在的一切世事回家守丧,就这样苏轼兄弟回家守丧三年 ,政治上没有任何建树。

苏轼守丧回京后 ,并没有得到重大官职任命。到1061年时候,苏轼通过了宋仁宗亲自出题的制科考试。被封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等职。制科考试是什么?制科考试是由朝中的大臣推荐,皇帝亲自出题而举行的,分为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还有许多,而在这么多的等级里,只有第三等是最重要也是最难通过的。宋朝300多年的历史,只有苏轼一人达到了这个级别。可见苏轼文采之高,此时苏轼正值年轻气盛,想在政治上一展才华,可惜仅仅四年后,苏洵去世,苏轼又得回去守丧三年。

苏轼这次回京没多久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由于苏轼看不惯王安石太过激进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上书指出变法弊端而惹怒了王安石,苏轼眼见自己得不到宋神宗的青睐,于是请求外调,被外派于现在山东诸城的这个地方任知州。到1076年后,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整整七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面对漫天的星辰,加上对亦师亦友的唯一弟弟的思念,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词前面苏轼这样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过这可以看出他是对弟弟深深的思念才做出此词。

<p>苏轼如果活到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那么他这一生至少在文学方面可以得一届“茅盾文学奖”,在书法方面得一届“兰亭奖”,在美术方面得一届“齐白石奖”,甚至在美食方面,仅凭“东坡肉”就可以独揽一届“中华金厨奖”。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跌宕起伏,经历事情实在太多,全部写出的话,几乎是车载斗量,那么今天我们单从苏轼中秋节的几件事说起。在苏轼的一生中,各个中秋团圆节是如何度过的。</p><p>苏轼出生于1037年,在二十一岁时就和胞弟苏辙一起高中进士,在老师欧阳修先生的大力推荐下 ,三苏瞬间火遍京城,凡是文人学子没有谁不知道苏轼大名。此时,正待苏轼一展抱负的时候噩耗传来,他家中的母亲不幸离世。古时候父母去世必须推掉外在的一切世事回家守丧,就这样苏轼兄弟回家守丧三年 ,政治上没有任何建树。</p><p>苏轼守丧回京后 ,并没有得到重大官职任命。到1061年时候,苏轼通过了宋仁宗亲自出题的制科考试。被封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等职。制科考试是什么?制科考试是由朝中的大臣推荐,皇帝亲自出题而举行的,分为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还有许多,而在这么多的等级里,只有第三等是最重要也是最难通过的。宋朝300多年的历史,只有苏轼一人达到了这个级别。可见苏轼文采之高,此时苏轼正值年轻气盛,想在政治上一展才华,可惜仅仅四年后,苏洵去世,苏轼又得回去守丧三年。</p><p>苏轼这次回京没多久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由于苏轼看不惯王安石太过激进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上书指出变法弊端而惹怒了王安石,苏轼眼见自己得不到宋神宗的青睐,于是请求外调,被外派于现在山东诸城的这个地方任知州。到1076年后,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整整七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面对漫天的星辰,加上对亦师亦友的唯一弟弟的思念,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词前面苏轼这样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过这可以看出他是对弟弟深深的思念才做出此词。</p>
<p>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在这首初中课本就出现过的词里,几乎拿出来任何一句都可以作为考点,几乎每一句都有可能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这首词感情真挚,用词优美,让人浮想联翩。可是在不了解一个人生平的基础上解读多多少少有一些牵强。作此词时的苏轼已经被贬在外,为官整整七年了。在这七年中,他已经不再年少,也没了当年宏伟的志向,知道了世途险恶人心不古,体验了位居高官的危险。所以他在八月十五这个中秋节时,一个人喝的酩酊大醉,思想飘忽不定,又想回京为国家效力,又担心还是会遭到变法派的中伤。所以发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慨,把对仕途的迷茫全部转换为对弟弟的思念。</p>
<p>又过了一年,在1077年时,苏轼又被贬为徐州知州,在这一年时间中,大概苏轼太过想念自己的弟弟,这一年中秋节苏轼和苏辙在一起过的,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苏轼写了有一首诗《中秋月》:</p><p>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p><p>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p><p>通过前两句,可以清楚的看出大文豪苏轼的文采,临近黄昏深秋一股清冷的寒气袭来,使人感觉到阵阵寒意,不知不觉中天上已经挂上了一轮冰清玉洁的月亮。而尤其第三句,我这一生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如过今晚上这么美好难忘的夜晚,可是明年的这个中秋节时,我去哪儿看这么圆的月亮,而弟弟你又在哪儿,我去哪儿找你呢?这个中秋节,苏轼内心暂时是开心的,虽然他刚从一个地方贬到徐州这个地方,但是身边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弟,对仕途的牵挂和担忧终于可以放一放了,就在这个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让他们两兄弟尽情的快意人生,畅谈至天亮吧。</p>
<p>两年之后,到了1079年,爆发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这个事件苏轼差点被杀,最终就连王安石都上书对苏轼求情。在众人的营救下苏轼保住了性命,但是再次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特别大,他开始更加珍惜生活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即使清贫也自得其乐。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写下了《西江月》</p><p>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p><p>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p>
<p>通过上阕可以看出苏轼此时的心境非常苦闷、消沉,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泡影梦幻一般,借助秋天萧瑟的冷风和落叶发出的低鸣的响动,感叹自己大好年华尽逝,还没有干出一番事业,两鬓已经斑白,已经垂垂之年。到了下阕,苏轼应该非常气愤,气愤这个薄情寡义的世界,自己一生光明磊落,可是落难时候却谁都不会来帮他。自己一颗火热的报效朝廷的心,却总被弄潮小儿给曲解,在这个天下人都应该团圆的中秋节,谁能和我在一起把酒言欢呢?想想,此时结发妻子王弗已经去世了整整十五年了,大儿子苏迈已经二十二岁了,自己也四十四岁了。而自己在仕途上却走的这么坎坷这么辛苦,独自一个人举起了 酒杯,对着远方的京城,深情的眺望了一遍又一遍,希望宋神宗可以让他回京继续围国家出力。这是多么凄凉,多么无助的场景。</p>
<p>如今,980多年过去了,昔人已去。而苏轼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财产却不断发扬光大。每年中秋节,当我们独在异乡,可以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排解苦闷,当我们工作不顺处处碰壁可以借助“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自我疗伤,当我们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可以通过“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自我反省自我警觉。</p>
1/6

苏轼如果活到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那么他这一生至少在文学方面可以得一届“茅盾文学奖”,在书法方面得一届“兰亭奖”,在美术方面得一届“齐白石奖”,甚至在美食方面,仅凭“东坡肉”就可以独揽一届“中华金厨奖”。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跌宕起伏,经历事情实在太多,全部写出的话,几乎是车载斗量,那么今天我们单从苏轼中秋节的几件事说起。在苏轼的一生中,各个中秋团圆节是如何度过的。

苏轼出生于1037年,在二十一岁时就和胞弟苏辙一起高中进士,在老师欧阳修先生的大力推荐下 ,三苏瞬间火遍京城,凡是文人学子没有谁不知道苏轼大名。此时,正待苏轼一展抱负的时候噩耗传来,他家中的母亲不幸离世。古时候父母去世必须推掉外在的一切世事回家守丧,就这样苏轼兄弟回家守丧三年 ,政治上没有任何建树。

苏轼守丧回京后 ,并没有得到重大官职任命。到1061年时候,苏轼通过了宋仁宗亲自出题的制科考试。被封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等职。制科考试是什么?制科考试是由朝中的大臣推荐,皇帝亲自出题而举行的,分为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还有许多,而在这么多的等级里,只有第三等是最重要也是最难通过的。宋朝300多年的历史,只有苏轼一人达到了这个级别。可见苏轼文采之高,此时苏轼正值年轻气盛,想在政治上一展才华,可惜仅仅四年后,苏洵去世,苏轼又得回去守丧三年。

苏轼这次回京没多久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由于苏轼看不惯王安石太过激进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上书指出变法弊端而惹怒了王安石,苏轼眼见自己得不到宋神宗的青睐,于是请求外调,被外派于现在山东诸城的这个地方任知州。到1076年后,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整整七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面对漫天的星辰,加上对亦师亦友的唯一弟弟的思念,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词前面苏轼这样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过这可以看出他是对弟弟深深的思念才做出此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