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线广播 朱乃波

 古今诗词天地 2020-08-20







有线广播 

朱乃波 

墙上一朵牵牛花,一根藤儿连着它,没有香味没有叶,能唱歌来会说话。说的就是广播喇叭。我家现在还有一只舌簧式广播喇叭。正面是黑色的纸盆,盆底中间有一块小圆铁片,形状像一只大碗,拱形的背面,由镀铜的金属片支撑,周围有四个椭圆形的孔,上面装有磁铁和线圈,旁边有两根铜导线。这只广播喇叭保存完好,现在还能发出声音来。看到这只喇叭,我感到特别亲切,从而想起了有线广播的许多往事……
听我母亲讲,那是1958年,我家在黑林公社街道居住。那年夏日里的一天,街里传来了阵阵的音乐声,邻居婶子来招呼母亲:“走,看热闹去,街里安大喇叭了!”于是母亲就和邻居们一起去看热闹。只见公社所在地的大门旁,竖起了一根高大的电线杆,上面安装了两只崭新的银灰色大喇叭,一东一西,乐曲声正是从喇叭里发出来的。许多人聚集在电杆下收听。大家对这新鲜玩意感到很神奇,就像有人藏在喇叭里面唱歌说话似的。

1962年,公社广播站开始利用电话线杆架设广播线,(所谓的广播线,就是一根铁线,和电话线并列在一起。)给乡所在地附近的村屯居民安装小广播,范围较小。
从1967年开始,农村大部分地区陆续通了电,开始利用零线来传输广播信号,这样就方便多了,于是邻里相连,户户相通,很快有线广播就扩展开来。我家也在1968年的春天接上了广播线,安装了现在家里收藏的广播喇叭。精致一点的喇叭外面还有个木头匣子,而我家的没有。广播喇叭挂在炕头的墙上,在地下插了一根粗铁丝做地线。从此坐在炕上就能收听北京传来的声音,全家人非常高兴。

那时广播站每天播音三次,早晨五点半至七点,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晚上是五点半至八点。

每天清晨, 先播放雄浑高亢的序曲《东方红》,然后就响起了播音员张姐那清脆甜美的声音:“黑林人民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第一次播音”,然后预报节目。有时播送省市当地新闻,六点半至七点是中央新闻联播。随着《东方红》的乐曲声,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穿好了衣服,拿起了工具,准备下地干活,女人们开始生火做饭,孩子们准备上学。广播几乎成了报时的晨钟,随着广播的开始,老老少少便开始了崭新的一天!这根小小的导线,连着农村广大群众的心!
那时广大农村交通不便,生活单调,信息闭塞,报纸只有机关单位才有,收音机更是难得一见。农村有线广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愉悦,人们从广播里了解到了国家的时事新闻,方针政策,农业知识,收听样板戏选段,传统的二人转,相声,歌曲,评书和少儿节目等。
“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大家都爱听。著名播音员葛兰和夏青的声音,就像夏日里的甘泉,又如冬天的炉火,那么清澈透亮而又令人倍感温暖。通过广播,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民日报社论催人奋进!

在那个年代,到了年30的晚上,全家人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吃着冻梨,嗑着瓜子,收听着歌曲、相声和二人转等节目,增添了许多的节日气氛!每逢春节期间,乡里都要对大家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找几个苦大仇深的贫雇农,讲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讲到伤心处,泣不成声,有不少听众也跟着落泪    。   
1979年,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吸引了众多的听众,播讲时间,许多人都在家里聚精会神地收听评书。

       我最喜欢听的是孙敬修老师主持的“小喇叭”节目,“滴滴答,滴滴答,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个节目吸引了无数的少年儿童,且深受教益。     

那时每逢春耕和秋收季节,政府都要利用广播召开生产动员大会,要求广大社员群众适时早播,抓紧秋收。
 广播成了同人们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成为各级领导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生产得心应手的有力工具。

我最难忘的是1968年的六、一儿童节,广播里也传出了我的声音。六一之前,学校排练了一个诗朗诵,我也参加了。放学后,老师组织我们到公社广播站进行朗诵。在广播站,我们朗诵了《最美的歌献给祖国》这首诗,那时我觉得特别兴奋,声音也特别洪亮。大家朗诵很成功,广播站还给我们录了音,接连播放了好几次。听到自己在广播里传出的声音,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最痛心的一次收听广播是1976年9月9日,那天下午四点,我和父亲正在托土坯,突然街里大喇叭传来了阵阵的哀乐声,接着就听到了播音员低沉,悲痛的声音:“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今日凌晨零点十分在北京逝世……”我听到这一噩耗,当时似乎感觉到地球都停止了转动,真是心痛欲裂,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难过……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音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电视也逐渐走进了农村的家庭,有线广播在这些先进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我们公社1997年初安装了有线电视网,有线广播于1996年末停止了播音,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线广播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我家的那只广播喇叭,一定要好好收藏!

作者简介:朱乃波,网名:山泉月。吉林省榆树市人,一九五七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喜欢诗词,榆树市作协会员,榆树诗歌学会会员,榆树老年诗词学会会员,几年来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散文和诗,网名,山泉月。


投稿公告

古今诗词天地欢迎您

作品题材

投稿古诗词,现代诗,小说散文,艺术品等。作品体裁不限,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投稿附带简介和照片。师友请关注公众号,随时看见自己和师友们的佳作
温馨提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