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弧圈球怎样包住球?

 冬不拉拉 2020-08-20

我是功夫与乒兵,来回答拉弧圈球怎样“包″住球的问题。

弧圈球是当今乒乓球的主流技术,快弧型与弧快型打法,都没离开“弧'字,足见弧圈球技术在当今乒坛的重要性。我们想学好拉弧圈球,掌握拉球时“包″(吃)住球的方法十分的重要。

一、弧圈球是怎么拉出来的。

我们要理解好、学习好、掌握好,拉弧圈球“包″住球的方法,首先就要知道弧圈球是怎么拉出来的。

拉弧圈球动作的要领如下:

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微下蹲。

引拍:右手持拍,将球拍引至右膝外侧,重心移于右脚。

击球:右脚蹬地,腰向左上方转动,同时身体上挺,以腰带动肩→带动大臂→带动小臂→带动手,由右下向上再向左前上挥臂,击球后右手快速向头前上方收缩,重心移于左脚。

击球点与磨擦:击球点在球上升未期,与最高点的区间。击球前拍形垂直,击球的中后部位。球拍触球瞬间,手腕向前上抖动,由球的中后部向上再向前上,弧形摩擦乒乓球,然后将球击出。

二、拉弧圈球要先撞后摩,先“吃″住球才谈得上“包″住球。

我们都知道,打乒乓球如果没有撞击,乒乓球就不会向前运动。拉弧圈球也是如此,不向前撞击球,只有单纯的摩擦,乒乓球是无法飞过球网的。

撞击的另一个目的,是让球通过与球拍的撞击,使乒乓球经过海绵的凹陷让球拍“吃'住球。这样才能让球拍与球之间,有更大的摩擦面积,产生强烈的旋转。所以,拉弧圈球要先撞击,后摩擦。

三、拉弧圈球要想“包″住球,摩擦时球拍要有向前的微转动。

题主提的“包″住球,其实还是“吃″住球。

上边谈到了拉弧圈法的先撞击,让球与海绵的作用力形成凹陷,这样球拍“吃″住球后,开始对球进行摩擦。

“包″住球的过程,是球拍由垂直,通过撞击先吃住球,然后手腕开始向上抖动,磨擦球的后面。磨擦球时,拍形由垂直→再到稍前倾,球拍通过手腕的细微动作有个小的转动。

这样,球拍“吃″住球后,边磨擦球边转动,如同从球后部,到球后稍上部位一个小弧形把球“包″住,不让球跑掉一样。

“包″住球能让球拍与球的摩擦距离和面积增加,产生的旋转力更强。

综上所述,要学好乒乓球的主流技术--拉弧圈球,首先,要掌握拉弧圈球的标准动作,知道弧圈球是怎么拉出来的。其次,拉弧圈球时要敢于有撞击球的动作,先撞击后磨擦才能“吃'住球。第三,拉弧圈球摩擦时,注意手腕上的细微动作,边摩擦球边稍向前微转动拍形,由球拍垂直到摩擦完把球送出去时的稍前倾,这样就可以“包″住球了。以上是个人对拉弧圈球“包″住球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欢迎大家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评论和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