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 I《兴南子站桩歌玄华注》之二

 杏林独者 2020-08-21

《兴南子站桩歌诀》

抱元守一,忘我放松。

肌肉若一,整体贯通。

一门深入,松通融空。

一门吃透,杳冥真功。

 

站桩筑基,强骨补元。

通经活络,增阳排寒。

由外而内,净化无间。

伐毛洗髓,可以炼丹。

百练输站,经验之谈。

全真处一,号铁脚仙。

桩功出奇,站而通玄。

治病养生,功不唐捐。

习武养浩,骨带侠风。

依武入道,自登仙程。

虚心实髓,能入上乘。

身安道隆,心澄果证。

我倡活桩,站而不伤。

灵活转换,能补能养。

气感扩充,经脉通畅。

道在日用,益生曰祥。

 


一门深入

一个法门坚持练,就是一门深入。就是《道德经》中的“抱一为天下式”。对于一门深入,老师经常的比喻是打井,选好一个地方开始打井,坚持深挖下去,就会见到水。而不是到处打井,浅尝辄止,结果到处无水。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法门学了不少,都是掰一个扔一个,最终一无所获。
 
一门深入,说着简单,行着不易,一个浮躁没耐性,缺乏定性定力的人,如果能就一个法门,耐住寂寞,一门深入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前总是心浮气躁,心猿意马,现在慢慢地能稳住心,定住神,能沉心定意了,这就是所有修持中非常重要的定力功夫,南师曾说过定力的修持为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在丹道来讲,一门深入打井的这个井,在八卦中是坎卦,坎卦代表精气,坎中一阳就是先天真气,打井见水,比喻“肾水自生,精气自化”。
 
松通融空
 
“松”,严新老师讲“松”非常好,他说松就要松静自然,要精神松,思想情绪松,肉体松,内脏松。这个“松”指的是全身松,从头发到脚趾甲,要松弛下来,不要紧张。如果不松,你就加意念,想着全身松,上中下放松,前中后放松,左中右放松,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放松,也可以按经络放松。想着往下松,就能松下来了。实际上,这个过程一瞬间就完成了,就能做到各个部位松弛。
 
“通”,身体上,放松以后,在放松中感受经络的通畅,气血的通达,身心的和谐。朱熹所言,“品节祥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平气和”是修身的境界。一门深入而修,只要能修炼出高能量,就能让百脉流转,就能通畅经脉,通畅玄关,通畅人天,自然就修成大道了。
 


对修行而言,通,还指要通达修道的理,法,术,诀,基本的修道原理,法则,纲要,都要懂,无碍,无滞,无住则谓之通,理通,法通,境通,事通,修证通,最后直到法界通,才是圆满。
 
“融”,《列子· 黄帝第二》云:“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其中“心凝形释,骨肉都融”,老师讲过这八个字就是入定的境界。
 
“空” ,从修养上讲,能心如虚空,海涵春育,做人就有境界了,真正明道的人,心如虚空就能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人在世上都有烦恼,如何降伏烦恼,佛陀在《金刚经》中有句话“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用现在话说就是,你问问题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注意,就在这个时候,南师说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的自性本来就是空的。

老师在讲严新老师的《练功八十字》中“极空玄妙心”时,说达到极致达到空,玄妙的东西你自然就明白了,发现宇宙万有也是本心,最初的东西就是心灵,就是本性。那个心不是我们的肉团心,是宇宙虚空里的大智慧,与每一个生命相关。宇宙太空是有秩序有智慧的,这个秩序这个智慧,我们可以叫做心,是形而上的,所有东西都跟心,跟本心有关系。

从修行上说,执着于肉体色身的修炼,会有很多问题,一是容易使气脉出问题,一是难以完成对生命终极的超越。尤其修炼丹道,并不是仅仅盯着肉体色身做文章,一定要悟证空性,悟证空性不只是练功,而是明心见性,打破超越所有局限而究竟圆通。
 
另外,对站桩来说,松,通,融,空,这四字的顺序也是对松的逐步的进一步的升华。
 
一门吃透

对一个法门专一,精一而修,就是一门吃透。包括读书穷理,如近代杨朴庵先生说:“以一己之精神透圣贤之义理”。任何法门,专修到极致,都有可能钻透杳冥窍而与道相通。
 
杳冥真功
 
什么是杳冥?何为真功?行而上的真性,法身,是什么?《道德经· 第十四章》中明确说到:“杳兮冥兮,其中有精”。《悟真篇》里有“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自此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老子所见的“精”,不是想象出来的,是能见的,就在杳冥恍惚中而见的。
 


老师讲过,《参同契》云:“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这句话是说,丹道中所见,不是内观所成,而是宇宙之真实,人天之妙用,佛我之本真。先天之气,空性,法身等这些只是名相,“唯一真精”一定是紫阳所见,孟子所养,孟子所养必然是老子所观,老子所观必然是释迦所证。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杳冥也即窈冥,老子讲,要达到恍惚杳冥的境界,就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道是恍惚的,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但是它不是虚无的,它其中有物,有物质的层面;其中有精,它有很微妙的层面;其中有象,那个象的虚景我们看不见,但它存在的,其精甚真。

《道德经》里讲的象、物、信、精四个层次,还有,“其中有信”,很微妙的“信”,“其精甚真”,很真实的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观想一个形象,比如把一条鱼观起来,由观象而通达物、精、信、真的境界。

太乙金光咒中有“一炁演化,杳杳冥冥”,杳杳冥冥是道的演化万物的混沌状态,是道气恍兮忽兮运化之状,。也是修士入定后忘身无我的混沌定境。用自然科学的语言说,就是宇宙背景辐射能量参与到万物的生化中,且不容易看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李涵虚《收心法题词》诗云:“不分善恶与贤愚,总要收心坐虚无。入得杳冥方见道,最初一着好功夫。'道入杳冥,无为自化,杳冥之门,最为玄妙,能入此门,是为真功。


*(陈老师的《生活禅》又再版了,有需要者扫最上图中二维码进店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