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铭记心间 2020-08-21

2020年8月22日23:44:48

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

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

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连续几天的大雨

持续的低温

大家已经明显的感觉的到天气转凉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过了处暑就是白露

秋天真的要来了

那么

除了早睡早起,少熬夜

秋天到底该如何养生

如何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首先,防阴暑

听说过中暑

阴暑是什么呢

中暑有阴阳二种,不可不辨也

初秋天气虽有了凉意

但末伏并未完全过去

所以形成了一种初秋独特的气候现象

白天天气炎热

而早晚却比较凉爽

昼夜温差大

皮肤腠理开合频繁

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

所以这个季节,是阴暑多发的时候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阴暑症状

腹痛腹泻、全身酸痛

发热恶寒、恶心呕吐

神疲倦怠、发高烧等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注意哦~

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

千万不要过于避热趋凉

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

或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

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

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其次:防燥咳,滋阴润肺放第一

肺主秋季

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

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经过炎热的夏天后

身体处于一种阴虚的状态

这个时候体内多燥

而秋燥最易伤津液,伤肺

所以很多人秋天会有

口鼻干燥,咽干口渴

干咳、咳嗽痰少而黏

在秋天,养好肺,就能养全身

这时候主要的任务就是滋阴润肺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熬梨水喝

它味甘、性凉,可以起到生津、润燥

清热、化痰的作用

也可吃莲藕、山药、百合等

都有很强的滋阴润肺作用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第三:敛阳健脾

秋主收,收敛是秋天的重点

收敛,是指收敛阳气

处暑之后

自然界阳消阴长,阳气内收,阴气外显

与自然界相应

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发生变化

阳气逐渐往回收

敛阳的关键就在于健脾

健脾是贯穿小孩四季调理的要点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经历了夏天,孩子的脾胃普遍比较虚

脾胃运化功能弱

孩子就容易出现积食或体内生湿

內湿、外湿夹攻之下,脾胃阳气被严重削弱

调理脾胃,升举脾胃阳气

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是当务之急

非常建议提前给孩子儿推保健

【清补脾】(脾主运化,脾强健了湿气自然运化代谢的迅速。)

位置:大拇指桡侧,指根到指尖,来回推。

作用:助运健脾

时间:3分钟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掐四缝】

位置: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个手指的第二指间关节处。掐一掐,揉一揉。

作用:消食导滞,促进脾胃运化。(防止宝宝天气凉爽后的胃口大开,积食)

时间:10次。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位置:手背四、五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时间:3分钟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嵴旁开1寸处。按揉。

作用:保健要穴,刺激孩子的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

时间:3分钟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8月22日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做好这3点舒服过秋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