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文集117

 昵称69650584 2020-08-21

【诗文集117】周博群抄录 共六首 
2020年8月9日

【脾的病机】
脾主运化,其气主升生化气血,为后天之本,又主统血。

脾气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病后虚弱等,可引起脾运化功能不足。
脾气虚可致气血生化不足,则肌肉,四肢,口唇失于荣养,出现面色不华,
口唇淡白,四肢萎软无力;
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见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呕恶便溏等;
若水液不得布化,则引起胸闷泛恶,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

脾阳不振:多因脾气不足,气损及阳,或寒邪侵袭,脾阳受伤所致。
使机体失于温养,运化功能障碍,除脾气虚症状外,又见脘腹冷痛,
喜温喜按,四肢清冷,呕吐,泄泻,水肿,肠滑不固等。

脾气下陷:此乃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气陷于下,
固摄及升举功能衰退所致。
临床除见脾气虚症状外,尚见脘腹坠胀,脱肛,久泄久利,
尿频失禁等气虚下陷症状。

脾不统血:因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以致血液外溢的病机。
多因劳倦思虑,或久病伤脾气等,引起脾气不足而致气血生化不足,
且不能摄血,以致发生出血。
除脾虚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肌衄等。
出血日久,或出血不止,可使气随血脱。

痰湿碍脾:多因外感寒湿,或夏月贪凉冷饮,外湿由表入里,脾气受阻,
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所致。
若湿伤阳气,阻遏中焦气机,则见脘腹胀满,呕恶食少,怠惰嗜卧;
若寒湿困脾,中阳被伤,湿聚成饮,可成寒饮内停证,
见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
若湿热蕴郁中焦,则口苦黏腻,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稠不爽等。

【胃的病机】
胃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胃的病变以和降失常,
为常见之病理改变。
因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故食积郁热,伤燥热之证也较为多见。

胃失腐熟: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胃气,致胃气损伤虚弱,受纳腐熟无力,
水谷难消;
或胃阴不足,肠胃失于濡润,腐熟能力减弱,致纳少化迟。

胃失和降:即胃失降浊之常,甚至上逆所致。
致病原因很多,临床表现却多不相同。
如饮食停滞之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嗳气食臭,脘闷腹胀;
若痰饮内停,阻滞胃脘,气失和降,饮随气逆,则呕吐清稀痰涎,脘闷食少,
苔腻脉滑等;
若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胸闷胁痛。
若因传导不利,气化失司所致者,则大肠气滞,腑气不通,大便秘结,
导致胃气不能下降,则上为吐逆,下为便秘阻隔;
如因下焦气化不利,小便不畅,水逆于上,胃气失和,
则上为呃逆或水入即吐,下为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

【肝的病机】
肝的生理功能很多,但主要功能为主疏泄。
其疏泄功能体现在可畅达一身之气,调节和贮藏周身血液及柔润筋膜。

气机失调:肝疏泄失职,可使脏腑经络诸气机,出现郁滞或逆乱,
临床以肝脾两脏病变为多。
肝气虚,则升发疏泄太过,肝阳虚,则条达疏泄不及。
两者证候,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

疏泄不及,多因患者心绪不畅,或湿热,瘀血病邪阻滞肝气所致,
也称肝气郁结,肝郁气滞,临床多见悒悒寡欢,善太息,胁肋胀痛。
若影响脾气使之郁结,又称木不疏土,则以胁痛,腹胀,嗳气,大便不爽为多见。
若影响局部气机,则相应的部位出现气滞,血瘀,痰气交阻的病证,
如痛经,梅核气等。

疏泄太过,每多因暴怒所致,或肝火郁结化火所为,此两者皆属实;
亦可因肝阴不足,肝阳过亢而成,此则属虚。
肝疏泄太过,则以情绪不稳,激动易怒和气机逆乱为特征。
气机逆乱,若以脾运失常为主,则泛酸,泄泻等 ,又称肝气横逆,或肝木侮土。
若以气机上逆为主,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或血随气升而见咯血,吐血等。
若以气机下降为主,可见暴崩或频繁遗精等,则为肝气对胞宫或玉关,
疏泄太过所致。

肝不藏血:肝有像仓库一样的职能以调节血液,称为肝藏血。
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会发生出血证,如咯血,呕血,肌衄等,
及出血证所致血虚证。
肝不藏血,常因肝火旺盛,或肝经湿热,使肝疏泄太过所致。
故肝不藏血者常伴胁痛,口苦,发热等肝火症状或病史。
而发热,出血,血虚,是肝不藏血的重要特征。

肝不主筋:筋力之充沛,全赖肝血,肝阴对筋脉的濡润,肝主全身之筋膜。
若因邪热燔灼阴津,或因劳倦久病阴血耗损,或因失血过多;
或脾胃虚弱阴血化生不足,肝血,肝阴亏虚,不足以滋养濡润筋膜,
发生筋膜罢(疲)极无力,或筋膜燥急生风两种病理机制。
筋膜罢极不用,可导致痿躄,瘫痪,眼睑下垂,目睛上吊等;
筋膜燥急生风,则导致筋惕眼皮跳,手足蠕动,甚则搐搦,痉厥等。
若因暴感温热之邪,热邪深入厥阴,筋膜燥急失柔者,又称热极生风;
若阴血暗耗,亏损至极,筋膜失润燥急者,又称虚风内动。

【胆的病机】
胆附于肝,其经脉络肝,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腐熟水谷。
但胆汁的生成与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调节与控制,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与肝密切相关。

胆气虚怯:即胆气不足,失于决断所致。
多因大惊卒恐,伤及胆气,或心气不足而使胆气亦虚,也可因肝气虚弱所致,
胆气不足,决断无权,可见胆怯易惊,多梦惊恐,或惊惕不安,
以及遇事优柔寡断等。

胆气郁滞:外邪侵袭胆经,或情志郁结,肝气不疏,皆致胆气失和,
郁热生痰的病理变化。
可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耳聋目眩;
若热壅胆腑,胆热液泄,外溢肌肤,可见黄疸;
若胆气郁阻,则胁下剧痛;
若情志郁结,痰热内扰,使胆气郁滞,则头晕目眩,胸闷呕恶,善叹息等;
若胆气郁滞,进而横逆犯胃,胃气失和,则呕恶口苦;
若胆气郁滞,进而胆热上扰心神,则烦躁不安,或惊悸不宁等。

【肾的病机】
肾主要功能,藏精与气化。
若外邪或内伤耗散真精,或影响肾脏气化,则引起肾脏病变。

藏精失常: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
肾所藏之精,合之则一,分之则二,即元阴元阳。
一切生命运动,生长壮老,生育繁殖,物质代谢,抗病驱邪,作劳技巧等,
皆与此精相系,故肾精应充盈藏密,才能维持的健康生机。
若肾虚封藏无能,或因君相之火,湿热之邪扰动精室,
或因气阴亏虚,筋脉失养,宗筋弛纵,玉关虚惫,皆可引起肾藏精失常,
而致肾精亏虚。
其可连锁反应地引起五种病机:

阴阳亏虚。肾精为生命之源,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生,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肾精亏虚则阴阳不能生发,从而导致阴阳亏虚。

作强不能。肾精充足,阴精阳气源源生发,五脏六腑,百骸机窍受其充养,
则体魄强健,聪慧灵巧,精力充沛,耐于作劳。
肾精亏虚,阴阳不能生发,阴亏阳虚,机体失养则作强不能,
可见耳鸣失聪,弱视健忘,腰酸膝软,智能低下,痴呆迷惘,行动笨拙等。

抗病能力低下。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而使人免于疾病的作用。
精充则生命力强,卫外固密,邪不可干。
反之,肾精亏虚,则生命力减弱,卫外不固,则人不能御邪免病。
故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
西医学中的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中医学认为与肾精亏虚有关。

生殖功能异常。生育繁殖是生命力旺盛的标志。
肾精亏虚,生命力减弱,或因肝郁,湿热,痰浊干扰肾精,可导致生殖机能异常,
如不育,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等。

生长发育障碍。肾精亏虚,阴阳不得生发,机体失于充养,生命力减弱,
轻者见阴阳亏虚之病,甚者则影响生长发育,
在小儿则出现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发育不良或迟缓病证,
在成人则出现发落齿摇,脑转耳鸣,步态迟缓等早衰之病证。

肾不主水。全身水液的生成,转输,及水液代谢的调节。
由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共同完成。
但水为至阴,各脏腑在水液代谢的方面的作用,均靠肾的气化来实现,
故水液代谢,其本在肾。
肾不主水,将导致水液代谢与排泄的障碍,
或关门不开,水无从输泄而肿满,以及痰饮,湿浊等;
或关门不闭,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以及燥证等。

肾不纳气: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协调,一呼一吸,
才能保证气的正常出入,维持气代谢的正常进行。
肾气虚弱,不能纳气归元,气不下行而浮逆于上,就会呼多吸少,
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证。

【膀胱病机】
膀胱,为贮尿和排尿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相表里。
主要病机是不约和气化不利两种。

膀胱不约:贮藏和约束尿液的功能不及的病机。
因膀胱的生理功能,有赖肾气的温化,若肾阳不足,导致膀胱虚冷,
使贮尿和排尿的功能减弱,引起膀胱失约。
可见小便清长,频数,或滴沥不尽,或小便不禁,遗尿等。

气化不利:指气化无权,排尿功能障碍或减弱的病机变化。
多因肾经瘀热或膀胱湿热,或中焦湿热下注,以致膀胱积热,水热互结而致;
或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寒凝,气化无权引起;
或因瘀血败精与溺浊瘀结,阻塞膀胱或尿道所致。
临床所见,可因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小便黄赤短小,滴沥艰涩;不通或尿血;排尿无力,尿液清白;
尿细如线,甚至尿闭不通,小腹胀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