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胃气逆的理论分析与用方用药

 人老颠东 2021-07-13

胆胃气逆,即是胆胃之气不降反升。气逆则导致上热下寒,下虚上实,为患实大。本文细细讨论。

胆与胃皆属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十分重要,在人体起着其他脏腑不可替代的作用。胆胃若功能失调,就容易导致许多疾病。今时临床所见,胆胃气机失调颇为多见,故撰文加以分析。

一、胆胃生克制化,以降为顺

胆胃共居中焦,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共司气机升降,同主饮食消化。

胆腑属木,内藏精汁,性喜疏泄条达;胃腑属土,为“水谷之海”,以降为和。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行至小肠,经过小肠进一步吸收,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故说胃腑以降为和。胃失通降,则可出现暖气、恶心、呕吐等症。从气机升降理论来讲,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胆胃亦然。

在生理上,胃土依赖胆木升发。《内经》明言“土得木而达”,胆胃之间存在着克中有用、制则生化的关系。胆汁疏泄正常,则脾胃运化功能健旺。

在病理上,一方面,胆气郁结太过,则会克害胃土。《内经》有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说明胆胃之间有着相克关系。另一方面,胃病亦能及胆。胃气不和,进而会侮其胆木。《内经》有“胃热移于胆,亦名食㑊”之说,说明胆胃之间又存在反侮关系。

二、胆胃不和,则气机上逆

胆胃和谐是胆胃正常功能发挥的基础,若胆胃不和,临床多表现为气机上逆。可以说,不管何种疾病只要出现了气机上逆,其病机往往源于胆胃不和。

一则,胆气主降,胃气亦主降

胆属少阳,少阳为枢。枢者,有枢机之意。少阳为三阳之枢,位居半表半里,可通达表里内外,为全身气机调节的枢纽。清代大医吴鞠通认为:“盖胆为少阳,主升阳气之先,输转一身之阳气。”这个说法非常好。胆枢运转正常,则人体如秉承少阳春生之气,万物自然归于安和,且充满生机。

胆气主升,但亦主降。就主升而言,少阳为中气之枢纽,枢轴运动,中气得以运行。

但主降而言,胃为阳明燥土,主降;脾为太阴湿土,主升。二者为中焦枢机之轴。脾气能升则胃气能降。脾升则肝升,胃降则胆降。清代大医黄元御说:“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

那么,胆气到底是主升还是主降呢?我的理解是,就少阳为枢而言,胆主升发清气;就胆胃关系而言,胆随胃降,则相火下潜。

“百病生于气也”,胆胃气机贵在疏通,二者在协调气机方面可概括为“胆随胃降”和“胃随胆升”。前人对此早有明确的理解。比如《医学见能》云:“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认为胆既主升,又主降。《血证论》中有:“胆中相火,如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其疏达,故水谷化”,意思是说,若胆中所含相火能降,则少阳枢机得运,清阳能升。

进一步说,胆主升亦主降。但今时就临床来看,胆胃气机上逆为许多疾病的病理关键。

以失眠和心悸为例,为什么会出现失眠或心悸?病人多因工作紧张,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肝郁则不升,导致胆气不降,相火上逆,上逆于心,影响心主神明和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导致失眠或心悸。

三、胆胃气逆的危害

胆胃以降为顺。胃气能降,则浊阴可以顺利排泄;胆火能降,则相火可以下温肾水。若胆胃气逆,就会造成上热下寒。

胆气不降,相火上逆,熏蒸上焦,一方面导致上焦有热;另一方面,导致下焦无阳,进而造成脾肾湿寒。

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胃降气不足,引发胆胃气机上逆,人体正常升降气机紊乱,就会引发很多疾病。   

有学者认为,胆胃上逆与脾肾湿寒是现代人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比率占99%以上。我的临床体会是,胆胃气逆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特别是一些上实下虚之证,比如高血压、中风、心脏病、不孕、各种肿瘤或癌症等等,都存在着胆胃气逆的病机。

图片

四、从金鼎汤的组方分析胆胃气逆

金鼎汤由清代著名大医黄元御所创制,此方主治惊悸,其主要病机即为胆胃气逆。黄元御认为:神病在于胆胃之不降。胆为甲木,下行化为相火,肝为乙木,上行而生君火,若相火不降而浮越于上,则扰动君火,是致病的根由。我以金鼎汤作为治疗胆胃气逆的基本方,用于应对临床多种胆胃气逆之证。

一则,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中,气血化生,中土为根。脾胃通过磨化饮食,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黄元御说:“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黄元御从脏腑气机的角度论述了脾胃气机升降有序的运行是气血化生的前提及来源。

二则,金鼎汤的组方

金鼎汤由桂枝、白芍、甘草、煅龙骨、煅牡蛎、茯苓、半夏共7味药组成,主治心悸、神惊。主要表现为心中烦躁,悸动不安,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常可兼有纳呆食少,神情紧张,闻声则易惊恐,坐卧不宁,或伴有神疲易汗出,眠差多梦等症。

黄元御认为,心悸、神惊的发病系由于中气不足,胆胃不降,相火失根,上浮扰动心君而成。

分析此方,中含两对调畅气机的枢纽。其一,茯苓、甘草健脾祛湿,左升脾阳;半夏降胃,以右降胃阴。合用则能恢复中焦气机升降。

其二,桂枝辛温,能左升肝木;芍药甘寒,能右降胆火。二药合用则能调畅肝胆枢机。正如彭子益所言:“乙木升则甲木自降”,桂枝与敛胆、清相火逆升之芍药相合,共奏达肝降胆之效。

此方合用龙骨、牡蛎,以敛精藏神,使阳气归根。心主神明,黄元御认为:“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总体来说,此方既调畅脾胃枢机,又调畅肝胆枢机。既治土,又治木,是土木皆医,而通调一身之气机。从根本上来说,相火能否潜降则取决于胃土的和降功能正常与否,即“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深谧”。

进一步说,金鼎汤不仅能治心悸和神惊,更可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一方面,该方侧重于降摄右路,佐以升发左路。推之,凡发热、咳嗽、汗证、失眠、淋证、围绝经期综合征、遗精、吐衄、口腔溃疡、便秘等属于右路不降者,皆可应用;另一方面,抓住此方能治中气不足,能调畅脾胃气机,能降胆胃上逆的主要作用,从而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

此方亦可加减。可在辨证基础上,如中虚者,则合用四君子汤,以增强培补中气之效;若湿滞者,则加砂仁、藿香、佩兰、豆蔻等以芳化湿浊,启运机窍;若肺阴虚而火旺,则加玄参、黄连、麦冬、百合、浙贝等养肺阴,清肺火之品;若肾阳虚者,则加巴戟天、鹿角霜、附子、川椒等温阳暖水之属;若兼肝郁,亦可加川芎、柴胡、当归等疏木之药;若无心神之证,可去掉龙骨、牡蛎……,如此加减,切合复杂的病机, 疗效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