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王事情 2020-08-21

文学大师往往都有真性情,一切过往,畸形的、正能量的都敢亮出来。中国如季羡林,两条日记摘录在网上广为流传。日本如川端康成,在自传体小说《少年》中直面少年时代,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借此,我们也得以窥见这位文学大师的一段同性往事。

1916年下半年,川端康成17周岁,就读于茨木中学五年级,期间对一位新转来的低年级同学产生了难以抑制的爱恋之情。

这位同学叫小笠原义人,是位毫无疑问的美少年,举止腼腆。川端康成一见便惊为天人,一下子就迷恋上他了。

他觉得小笠原的身上有一股女人气,一是心性,动不动就茫然失措,像个长久幽闭的女孩子;二是举止像个听话的小媳妇,两个人好上后,川端随意扔下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小笠原就为他叠得整整齐齐地放进行李箱,如果川端的衣服开了线或挂破了口子,小笠原也立刻找来针线,端坐着帮他缝好。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川端实在太喜欢这个孩子了。为了宣示对小笠原的占有,不惜把两张床紧紧挨着。冬天来临的时候,一天早上川端起床小解,冻得直打哆嗦,连忙钻进小笠原的被窝紧紧抱住他。小笠原也给了他热烈的回应,和他贴脸及亲吻。

过了不久,川端下课回来只听小笠原对他诉苦。原来他不在时,宿舍里另一个爱慕小笠原的男同学趁机跑到川端的床上躺着,对小笠原用言语骚扰。幸而小笠原不理睬他,那人便无机可趁,回到了自己床上。川端听得大为愤怒,一度想过要和那位同学绝交。当天晚上,几乎刚熄灯,川端就跳到床上,搂抱着小笠原进入了梦乡,宣示了对后者的占有。

没几天川端康成表白:“你做我的情人吧。”

小笠原义人说:“好的。”

不久川端康成从茨木中学毕业,上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两人便通过信件互诉相思。在这些信件中,川端写得极为放纵,什么“眷恋着你的手、胸、脸、眼睑、舌、牙和脚”啦,什么“必须把他更纯洁地搂在胸前”啊之类,体现了一个孩子的青春期幻想能达到的疯狂。

对川端的爱,小笠原也进行了热烈的回应。他对这位大哥十足依赖,并保持了足够的忠诚。收到川端的来信后,他会仔细阅读,然后立刻回信,说尽甜言蜜语。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经典电影《断背山》

为何他们会产生同性之爱?其实并不难理解。

川端康成童年凄苦之极,人生拿到的是一把超烂的牌。父母、姐姐、祖父母在他成年之前相继离世,从此他就成了川端家族的独苗,孤伶伶地飘在世上。遇到小笠原时他17岁,没有家的温暖,没有父母的爱怜,连穿的衣服都带着坟墓的味道。这使他极度自卑,也极度渴望爱——只要有人肯给他,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他都没挑剔的权利。小笠原的出现,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束光,这个美少年是那么柔弱,又是那么幸福;是那么盖世无双,又是那样光芒万丈;是男孩,却又有女性的气质……轻易就将川端康成的心扉撕开了裂隙。

小笠原呢?他自小随家族从事宗教活动,涉世不深,一旦有人对他好又愿意保护他,他便难免将之当成父亲所信仰的那个神,从而将两者合而为一,产生既崇拜又亲近的心理。

两个正当花季的少年,又是各自纯粹的初恋,我们其实不应以异类视之。因为喜欢一个人并没有错,何况并没伤害到别人,只不过惊世骇俗了一些。

客观地讲,年少的川端康成和小笠原之所以相爱,主要还是他们的世界太小。很简单的道理,他觉得小笠原是美少年,而其实整个日本的美少年又何其之多!小笠原也是一样,川端确实是吸引他的,但当他回归自己的家族之后,相比修行,情爱之事便如同浮云了。

小笠原一家,原是大本教的高层。

大本教是日本的新型宗教。1892年,京都府绫部一个叫出口直的女人自称得到了严灵国常立大神的神示,写下了不少谶语。1898年,出口直招出口王仁三郎为婿,两人遂组成小教团传教。出口直是为大本教第一代教主,王仁三郎则成为圣师。

大本教主张人人平等、世界和平,宣扬改变乱世、建立神国,一战之后获得很大发展,信众超过800万人。因发展迅速,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分别于1921年和1935年发生了两次大本事件,大本教遭到镇压,王仁三郎及大批信众被捕入狱,建筑被拆毁,著作被禁。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镇压令解除后重新活跃。

小笠原的父亲,便是大本教的重要人物。由上面的时间线可知,当小笠原和川端康成如胶似漆的1916~1918年间,正是大本教飞速发展的时期。小笠原中学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进入京都大本教的修行所修行。几年以后,川端康成曾经在汤岛见到了大本教的第二代教主出口澄和其被奉为三代教主的女儿。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年轻时的川端康成

值得玩味的是,这两位在信徒眼中无所不能的神灵代言人,在川端康成笔端的形象却极是不堪:

如今眼前看到的这位,只能认为是乡下粗点心店的老板娘似的女子,竟然就是大本教的第二代教祖(同教主)。而有点泥土味儿,看上去也不怎么聪明的,地缸似的乡下妞儿,竟然是第三代教祖……二代先生的脸臃肿,头发随随便便地挽成个垂髻,非常像山沟里的肥胖的半老徐娘。三代先生也是把成色不好的头发,像这一带的小学女孩子似的胡乱地扎了一下……也许是从开山祖师老婆婆那一代起,就像个山中女妖吧。

川端康成毕竟是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就算他此时还年轻,但见识之高蹈、视野之广阔也远超同时代大多数人。大本教的所谓教主,在他看来“毫无风度、貌不出众”,则可想而知对小笠原、对过去的情感又作何审视了!

一段感情,倘若深陷其中是无暇想太多的,只有抽身出来,冷静之后,才能去想多余的东西。那是1920年,川端康成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嵯峨(京都府岚山嵯峨野)探望小笠原。

小笠原并不是一人独居,而是和一个三十余人的修行者团队合住。他们的生活类似苦行僧,吃的是难以下咽的青菜粗食,每个人看上去都营养不良。他们清早就去晨祷,这时候川端康成还在蒙头大睡。

在小笠原家,川端阅读了大量大本教的书籍,最终得出了“是没有深度的幼稚的玩意儿”的结论。他跟这些修行者没什么可说的,他是繁华的东京前途无量的高材生,这些修行者只不过是一群信奉邪神的山民罢了。小笠原给他讲了很多神迹以证明神的存在,包括小时候从山上掉下没受伤、川端从东京的来访,以及“土米”。所谓土米,是依照神的旨意找到的可以吃的泥土,颗颗饱满,装满了很多箱子。小笠原说,当日本发生国难时,人民都会饿死,而大本教徒吃了神灵惠赐的土米,就能够活下来。川端康成吃了几粒,肚子还是很饿。

川端在这种愚昧而沉闷的环境中只呆了三天,就告辞了。并打定主意,以后说什么也不会再进嵯峨的深山了。

他并非没有想过把小笠原从愚妄的世界中拉出来,但显然办不到,而且,以什么身份呢?其实,此时的川端康成,经过了东京花花世界的熏陶,在性取向方面已经正常,他对小笠原的感情也不再是爱了,甚至也不是喜欢,只是以一个亲密朋友的身份拜访故交。当他转身离去,失望也加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成了两个世界的陌路人。

在他离开的时候,小笠原坐在嵯峨深处的大岩石上,远远地眺望着顺着山谷往下走的川端康成,送走了自己的年少,也送走了自己的爱情。

自此之后,两人再无交集。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川端康成幼时不幸,爱情也很忧伤,但他之所以为川端康成,就在于他将这一切都抒写了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所有作品都毋宁说是他的自传,是他对于人生的体验。唯其无大奸大恶,故能事无不可对人言,因而连这段同性恋的往事也写了出来。

他的作品没有什么山崩海枯的爱情,也没有征战沙场的悲壮,不写山的苍茫,也不写海的辽阔,看惯了史诗的我们未免觉得他太过小气。他的作品有的,是春花秋月,是冬雪皑皑;是文有留白的“余情之美”,是成熟圆润的写作技巧;是极致的美学体验,是纤细的哀愁,是含而未发的东方格调……这一切,构成了美丽的日本。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富士山

而他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辞也正叫《我在美丽的日本》。

1968年,他以极具自传性质的《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瑞典文学院的垂青,瞬间轰动世界。倘若当时小笠原还活着,说不定会把川端康成的作品都收集了阅读,那时他就会发现,他的影子,真是无处不在。

《伊豆的舞女》中“我”与舞女怦然心动的相遇,升华为纯洁的初恋。舞女全身赤裸跑出浴场,洁白的身子和修长的双腿宛如一株小梧桐树,不免令人想到小笠原在山中的瀑布前沐浴着水珠的情形。舞女蹲下身为“我”掸去灰尘的动作,从前依赖着川端的小笠原也常常做吧?当“我”坐船离去,与舞女做再也不会见面的告别时,舞女一直站在岸上挥舞着手,目送轮船远去,这恐怕很难不令人想起小笠原和川端最后的离别。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此时他技法还未成熟,一下笔自有万千情思流露。等到巅峰之作时,这些情思便含而不露了,但猛然一个字,便如透过一滴水珠看见整个哀伤的天空。

比如《雪国》,体弱多病的行男大概就有小笠原的一部分,深爱着他的叶子则正是川端的化身;

比如《千只鹤》,文子走不出母亲太田夫人留给她的锥心刺骨的阴影,正如小笠原摆脱不了大本教;

比如《古都》,苗子和千重子本是孪生姐妹,但从小就分别被人领养。后来好不容易重逢,却又决定永远分离。最后一晚,苗子为千重子铺好了床铺,两个被窝并排紧挨着。钻进被子之后,两个女子紧紧抱在一起,在下着细雪的夜晚互相取暖。这难道不是茨木中学拥抱的再现吗?

第二天一早,苗子就和千重子告辞。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正如小笠原当日目送川端康成下山一般。

小笠原:川端康成的同性恋人,17岁相恋21岁分手,信奉邪神是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