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代教育的发展经历,看中国教育礼仪的传承重要性

 猫眼观史 2020-08-22

我国最早的教育源于原始社会,这时期主要以口耳相传及模仿为主要手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早期国家就这样形成了。治理国家需要专门的知识、才干,致使统治阶级开始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样的变化就标志着学校教育的出现。

古代教育礼仪的发展经历

我国古代的教育礼仪主要是学校教育礼仪,《书.舜典》和《礼记.王制》这些古书上,都对当时教育活动和学校有记载。据说到夏就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学校承担了的教育职能,我国最早的教育礼仪就这样产生了。

奴隶制度社会教育礼仪

据史料记载奴隶制度社会进入西周后,教育礼仪已形成完备了,西周时,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而设,“乡学”是为统治阶级下层的子弟所设。“国学”依入学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地不同,而化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

“乡学”有塾、庠、序、校等,教育内容基本为德、行、艺、仪四大方面,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要内容。这时的教育礼仪虽基本完备,但它与政教不分、官师合一。

奴隶制度社会进入到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很大改革,教育活动也相应发生巨大改变。民间开始兴起办私学的热潮,孔子也就应运而生,他为我国创办私学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这时期除了儒家外,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也聚徒讲学。

当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主张,成为了反叛旧的教育礼仪的一面革命的鲜明旗帜,是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一次大胆变革,从此打破官府垄断办学的习俗,教育开始在庶民百姓中间开花结果,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揭开新的一页。

封建社会教育礼仪:

从战国时期(前475)起,我国的教育事业为适应社会大动荡的局面,在春秋时期变革的基础上,获得了蓬勃发展。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在全国实行“焚烧坑儒”,严禁儒家文献留存于人间,所以,过去的学校受到了严重摧残,教育事业也几乎废止。

西汉初年秦代禁令被废,民间私学才开始慢慢地恢复发展,到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政策后,教育礼仪才开始得到全面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汉代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学生称为“博士弟子”。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易”、“诗”、“书”、“礼”、“春秋”等五经,汉代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礼仪系统。它大大繁荣和发展了教育事业。例如东汉太学的规模非常浩大,有校舍240房,1850室,在校学生有时多达3万余人。可见当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壮景。

三国时期,战乱四起,学校教育事业被严重破坏,直至西晋时期,学校教育礼制又重新恢复和发展,西晋除了恢复汉制,又创立了“国子学”。从此除“太学”外,又有“国子学”与之并存,这时的“国子学”成为后世所设的“国子监”的起源。

南北朝时期,教育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朝兴办私馆招徒授课,教育内容不再是单纯讲选儒家经典的局面,而是同时讲授其他学问。北朝时,孝文帝锐意改革,尽力接受汉文化,除大力兴办国子学、太学外又设四门小学,一时间教育事业出现繁荣的景象。

隋唐时期是我国的教育礼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时期有两大明显的特征,一个是设立专门掌管教育的专门机构——国子监的设立;二是专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如除,各种专业学校迅猛发展起来,儒家学外,还要玄学、老庄学说、律学、算学、医学等。由此可见,隋唐时代的教育礼仪系统十分完备。

宋元时代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宋代的国子监与唐代的不同,不是单纯的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而是行政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机构,宋代起国子监成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书院制度在宋代开始兴盛,从教学宗旨、内容到教学形式等都有一套非常严谨的规定,这对后世的书院教育礼制发展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元代教育礼仪发展两大重大特点:一是中央官学更为发达,不仅设立国子学、还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种国子学设立反映我国古代在教育上各民族的共溶性;二是元代大力提倡书院礼制,扶持和强化控制,使书院礼制发展更加兴盛和官学化,从而变成为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忠实工具。

明代中央学校发展得更加完备,除了国子监、太学外,还有宗学、医学、阴阳学等一些专门的学校。明代的书院与前朝书院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官学化,学院由初始的讲学机构而锐变为科举的预备所。

虽然清代的学校主要仿明而设,但仍有发展。中央官学在清顺治元年将国子监和太学合一,除此之外,还创办旗学、觉罗学、算学馆及俄罗斯学馆等,地方官学除儒学,还创办商学、卫学、土司学等。清末由于封建社会的日益腐败没落,传统的封建主义教育礼仪也日渐衰败,官学名存实亡,私学空疏朽乱,中国的教育礼仪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革命前夜。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儒家学为主,儒家经典教材的旧式封建主义教育礼仪逐渐崩溃,直至步入近代社会。

近现代教育礼仪的发展经历

资产阶级的教育礼仪:

清末,资本主义在我国艰难缓慢的发展。甲午战争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潮流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早期的戊戌变法运动及思潮,使资产阶级的教育礼仪在清末得以确定。尽管“百日维新”夭折,但是它推动的改革大潮仍继续前进。

清末,《钦定学堂章程》等教育礼仪的公布及实施,在中国教育礼仪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它完备了学校体系和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管理机构。20世纪初,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批判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救国”论,另一方面创办许多新式学校,如上海爱国学社、爱国女校等。

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资产阶级的教育礼仪在这时期得以完备和发展。当时尤为著名的是在蔡元培主持下的一系列改革,使得资产阶级的教育系统建立得比较完备。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礼仪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文化教育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我国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平民教育,努力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和学会、书社等并开设研究马列主义的研究会,这代表着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教育。

从1919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开始兴起到1927年这期间,开始出现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育礼仪。第一次国内国内革命的失败,我们党举行“八一”和秋收起义后,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育礼仪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至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礼仪经历形成、完备和发展的过程。建国后的头几年,新民主主义教育礼仪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创建新型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教育礼仪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主义的教育礼仪

1953年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首先从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方面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然后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需要,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得以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得以改革,使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教育礼仪形成、完善与发展。


从古代教育的发展经历,看中国教育礼仪的传承重要性。我国的教育礼仪源远流长,它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坎坷曲折,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并逐步形成了自身显著的鲜明的特征。

我国教育礼仪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教育事业有些时候几乎废止,但因为我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得以保存。我国文化虽然有很多弊端和劣势,但因为它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我国文化的优势,吸取先进和优秀的各种文化元素的同时又根据自己的特色创新,而使中国教育礼仪能够完整保存和传承下来,并形成自身显著的鲜明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