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教育体系传承自隋朝,将隋朝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动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和规模。 在隋朝就已经创立的官学体系之上,唐朝进行了扩充,完善了各项制度。首先就是官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史料记载,唐朝鼎盛时期,光国子监里的学生人数就超过八千人以上。对于其各个附庸国派遣而来的留学生也是照单全收。 ![]() 事实上,唐朝的国子监人数众多,内部的教育体制和规定也是非常的严格。有细密而严格的教育规章制度,比如规定时间里的学习、休息、假期、礼仪等都面面俱到。 ![]() 国子监还有着非常完善的考勤制度,如果有无故旷课或者夜不归宿的学子会被专门的记录在案,这样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子们的品德评分和升学进程。 ![]() 除了国子监之外,各州设立的州学学府也同样有着严密完善的学习规章制度,只不过在师资力量和规模上可能会比国子监要小一些。但是在当时的世界史上,隋唐时期的教育体系远远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 除了严密完善的官学体系之外,唐朝对于私学的发展也是大力支持。除了一些涉及到政治、军事或者行政机密之类的学术之外,唐朝对于其他的学术科别都呈现出非常开放式的态度。比如律学、书学、算学等等,甚至于还有专门的兽医学、风水学、星相学等。 ![]() 这些学说在民间是完全自由开放式的,并没有任何的禁忌。学生们完成学业之后,只要通过官学体系举办的考试,那么就有可能进入州学甚至是国子监进行深造。 唐朝的私学体系是一种“全民教育”的形式,很多家族内部就有着家风、家传、家学的传承。这种家学文化并不仅仅只是贵族子弟才能够进行学习,一般只要有些条件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多读一些书 ![]() 因此在唐朝,开放式的私学是官学存在的基础,承担着为官学源源不断提升心学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社会开创性的允许女孩子进入学堂求学。在唐代很多女性都是有着一定的知识文化储备的,这也激发了唐朝开放、不拘一格式的社会风气。 ![]() 事实上,唐朝对于教育的重视也让唐朝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骄傲的表示“天下英才尽入吾彀”表明了其对于唐朝教育体系发展的骄傲和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