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阿兮随笔 2020-08-22

“八月十五必须回家!枣子还没打呢。”2017年10月4日,老孙一早招呼老婆孩子,往远在几十里外的农村赶,那里住着他老岳父。

“从我结婚后,每年中秋节回家,我就开始打枣了。”老孙笑着说,鬓角的斑白,与眼角的皱纹,也遮不住瞬间眼底的光芒。我想,他应该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青春飞扬。年轻,真好。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枣树有三棵,一棵最大的,树龄他没问,但两棵小树,至少也有他儿子大了。

“我爬树从不打怵,一来二去,每年八月十五打枣,就成了我的任务,一般都是我回来打。现在身手没那么矫健了,不过爬树还行。”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老孙很轻松地爬上那棵最大的枣树,在枝杈间腾挪,站上树顶一根稍粗壮的枝干交叉处,擎起长竹竿,开始了每年极具仪式感的打枣工作。

因今年闰六月的原因,今年八月十五打枣,大枣最好时候已经过去,枣子熟的太透,地上已经落了一层。

“打晚了,再早一个礼拜就好了。”边打,老孙边看。枝头有些枣子已干瘪,作为农村出来的人,确实感觉到心疼。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自家门前枣树,自然是恣意生长,所以长得特别高大。

“树冠范围占的太大了,也没那么大的垫子垫着,打落地下,估计磕碰的也不少。”

农村老话:“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其实说的也是枣树采摘的问题。小小的枣子,长在高高的树上,藏身于一片间,不打,能奈它何?打,必须打,还得狠狠地打。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随着长竹竿挥舞,枣如雨下,地上,鸡窝上,平房顶,院子里,一时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红枣子满地乱滚。

小孙和妹妹躲在一边,拿手机一通拍摄。这也是他们一年最盼望的日子。

三棵枣树,三棵远在老家门前的枣树,成为他们心底的默契与温暖。老家的枣子,最甜。从小孙记事开始,每年就跟着父亲母亲回家打枣了。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我小时候住姥姥家,最爱爬这棵大枣树。树有点歪,也许就是小时候被我压歪了。”老孙的儿子小孙,貌似与枣树的故事更多,

“原来我姥爷在枣树上拴着一个秋千架,我天天荡秋千,后来那个拴秋千的枝锯掉了。要不这棵枣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莫名的,想起儿时老屋院墙外的那棵大枣树了,那也是阿兮每年中秋时的期盼。可惜,老屋翻修时,因有影响,刨掉了。

每个农村娃的内心,都有一个与吃有关的美好场景。它可以是老屋的一种果树,或者几种果树,也可以是母亲做手擀面时一耸一耸美好的腰身,是八月十五大铁锅炖的小公鸡,香味能出去半条街。

而这,才是故乡的味道。任你走多远的路,漂泊多少年,也无法忘怀。

中秋回老家打枣二十二年,当年农村娃鬓发已白还能爬树上房

秋天的农村,一切都是美的。门口摊晒的红枣,花生,玉米,组成一个多彩的热烈农村,只几幅图,已勾起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若是看图片不过瘾,可以点《城里人回家乡,长竹竿打枣够野蛮,枣如雨下》视频继续观看。

农村,农民,农业,关注阿兮随笔,为您分享农村事,共同探讨三农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