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你的道就是你最初的样子

 闻道录 2020-08-22

  •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译文:道的运动变化是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首先反者道之动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非常重要的论点,强调的是辩证法,凡事对立统一,高低,好坏,上下,生死,胜败,长短,优劣等等,这些对立的每一面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有长才能体现短,有高才能体现低;而且矛盾双方还会互相转化,也就是我们说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我们最常听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在道的运动中,事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例如,喝水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适量喝水有益健康,但是过度就会水中毒反而损害健康,吃饭也是一样,暴食则会出大问题。

其次弱者道之用,意思是道的作用是柔弱,前一句我们已经讲了,事物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个柔弱的意思我们要正确理解,比如得道之人,(得道之人不是说是得道成仙了,而是在某个领域已然有很高的造诣)。越是悟得治国之道,用人之道,经商之道等的成功者,其表现的都很谦虚,很柔弱,平时我们看很多视频,或者影视剧的时候,都有看到很有本事很成功的人外出都很朴素,都表现的很亲切,即便有不知者对其冷言冷语,对方也只是一笑而过,不予计较,但在知道其身份的人看来,是不是太软弱了,为什么不亮明身份怼回去。再比如袁隆平老先生柔弱一人但是却养活了十几亿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弱?还是强?因此道的作用是弱,弱的意思是不与人争,在他人看来弱,实则是因为思想,心态,能力都已经很强大了,

  •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译文: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无是什么?“无,名天地之始”——《道德经》第一章。无就是天地初开之前混沌未开的状态,才而产生了有,有又产生出了万物。这个万物是宇宙万物,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句话中,道就是无,只有道才能演变出万物,但是出了这句话,无只是对立关系中的一面,就好像第一句讲的,道生有无,对错,高低,上下,胜败等等对立的关系。可能看的有些糊涂,那就对了,正所谓有句话“说不清,道不明”。能说清楚的道就不是道了。

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宇宙形成之前,一混沌未开的虚无状态,这种状态是自然形成的,什么是自然,就是宇宙那时该有的样子,最自然的样子,而宇宙这最原本的样子就是道,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就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本源,本源就是虚无,无中生有,有就是万物,有产生了,那么就和无相对应了,因此就有了有无,上下,阴阳,等等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而这种对立就会相冲,相冲之时产生了新的事物,属于有无之间,上和下之间,阴和阳之间,黑和白之间等等。这样就有了三,于是就有了万物。简单的说,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子和负电子,相撞时,即便双方会湮灭,但是会释放出能量,能量是什么?就是各种粒子组成,因此二就产生了三,如此递增形成了万物。这只是个便于理解的例子,还需自行领会,不要被干扰。

粒子对撞后产生新的粒子

无论何时,无论何人对道德经做出的无论什么样的解释,我们都作为参考,原因很简单,比如经商是一门学问,其实就是道,成功的人都得道了,所有都成功了,但是他们每个人的道都不一样,也无法复制,因为道是没有规律的,他们只是本来就是那个样子,就像我们说的,天生的做生意的料。别人的道你再走一遍,也很难成功。因为那只是模仿,而你不是他。所以他人的说法只是参考,具体要遵循本心,自行领悟。其实现实中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个经历,就是说自己有时会说:“看到没,我那个时候就说在这里开个烧烤店,保证不错。现在能,你看那谁谁是开了,多红火”,类似这样的话你可能说过,也听过,但是你没有坚持本心,听从了他人的危言耸听。即便没成功也是你自己的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