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掬心说辞赋」正式出版发行张丽珠著

 掬心讲堂 2020-08-22

序言

辞赋,是存在于中国两千三百余年的文学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出耀眼的光芒。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不少以辞命名的祭祀辞、占卜辞、祝颂辞这类原始辞歌。出土于河南殷墟的甲骨文,就是距今约三千六百年前的“甲骨卜辞”。《孔子家语》是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一部古书。其成书年代一直有争议,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学术界疑古之风盛行,受疑古派的影响,该书几乎被定论成“伪书”。然而,随着考古的发展,根据出土的竹简和帛书记载,《家语》的确是先秦时期的作品。而《家语》中记载道:
武王崩。成王年十三而嗣立。周公摄政以治天下。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周公命祝雍作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袞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大致意思是,周武王驾崩之后,周成王十三岁就登基,周公辅成王,命祝雍做了这篇颂辞,即《成王冠辞》。周公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诗人。除了辅佐成王之外,还制定了《礼》《乐》制度。每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命人写一篇祝颂辞。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评论道:“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其中“周公爻辞”说的就是这件事。可见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原始辞歌就有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足以和同时代的《诗经》相媲美。而《诗经》,则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
随着“成康之治”的结束,周公旦创立的礼乐制度崩溃,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道:“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中国进入分裂的春秋战国时代,颂辞和《诗经》的年代逐渐过去,诸子百家兴起,各家众说纷纭,先秦散文迅速发展。战国末期,屈原和宋玉两大文学家。屈原根据楚国的民间辞歌和祝颂辞、卦爻辞,创造了“楚辞”。而比屈原小27岁的荀子,创作了《荀子·赋篇》,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赋名篇的文学作品。所以后世有人将荀子和屈原并称为“赋祖辞宗”。继屈原和荀子之后,宋玉师从屈原,结合《诗经》体裁,又融合了诸子散文的答辩样式,创作了多篇“以赋之名”的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后世将屈原和宋玉并称为“屈宋”,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称辞赋,辞赋一体由此而诞生。
在张氏族谱上记载了一句话:“传家孝友乘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可见封建大一统的汉唐盛世,其诗书文化了是光彩夺目的。大汉文化以骚体赋和散体赋为代表;而大唐文化除了我们人人所知的“唐诗”之外,还有盛行于当时的骈赋、律赋、文赋、诗赋。古人常说“临别赠言,登高作赋”,乃是作者感怀之笔;而以“辞赋”入仕,则是古代文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司马相如,被称作“赋圣”,和太史公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然而其在年少时期家境贫寒,据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也就是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的时候,司马相如的房子是只有四面墙壁的毛坯房,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后来司马相如因辞赋有名,受梁王刘武的赏识,被收作宾客,作《子虚赋》。而后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
于是写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上林赋》,饱含了对大汉江山的赞颂,又劝谏君王不要沉迷奢侈生活。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封为郎,运命由此而改变。
到了唐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诗和赋成为科举取仕的两大科目。根据六朝骈赋发展成更为严谨的律赋,成了为国家选取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讲究“对仗工稳”、“韵律和谐”,立意和韵字都严格限定的律赋,潜台词是:要想进入封建体制以内,就必须遵守体制内的规则。而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倪其心先生,则认为:“律赋格律已超出汉语文字音韵本身特点所属的形式美,近于文字游戏。与明、清八股文类同,不过是唐、宋文人进仕谋官的敲门砖,几无文学艺术价值。”
然而,倪其心先生生活年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本世纪初,青年时期受“疑古”“批古”思潮影响,加之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其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还是有偏见的。律赋在唐宋盛行,为国家选拔了无数人才,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泯灭;而律赋包含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也正是汉语特有的美学特征,其文学艺术价值也应得到重视。不能因为一百年来的时代变迁,而全盘否定流传了一千年的传统文化。文化的自信力,是民族的自信力的重要表现。在受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冲击的今天,看到街面上各式的外语招牌,还有各种以“莱茵河”“雅典娜”命名的小区楼盘,我们的文化自信力在哪里?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对外有大量的经济产品输出。然而在文化领域,却是一直是贸易“逆差”。我们的文化领地正一寸寸丢失。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国学教育又开始复兴。各地涌现了大量的诗词协会和其他传统文化组织。借助网络力量,召开了许多诗词、楹联、辞赋的培训班,涌现了一大批新生代的传统文化继承人。在中国辞赋家协会和中国辞赋网的核心领导张友茂、钟阳等老师的指导下,于2018年成立了中国辞赋学院。旨在培养更多的辞赋人才。以辞赋复兴,推动国学复兴;以国学复兴,推动中华复兴。鄙人受院长张友茂老师、副院长钟阳老师之托,代为执教中国辞赋学院主讲。蒙二位老师之知遇,不胜感激。鄙人愿竭毕生之所学,期来者之所继。
本书重点是不同历史阶段辞赋辨体及其创作要点,考虑到青年朋友和初学者居多,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基本知识讲透,而尽量避免用文言解说,并且对较深、较偏的各家理论则简略带过。由于个人学识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欢迎各界朋友给予指正。因感而作赋,其辞曰:
神州赫赫,江水汤汤。秉炎黄之永旭,颂汤武之恒昌。四海一归,纳河山于秦楚;百花齐绽,传辞赋于汉唐。然则洪世疆开,三万里内,气之浩浩;华胥梦启,五千年来,国之泱泱。虽气象新异,海屋沧桑。却良桐绝韵,钟吕难彰。所赖时才毕至,雏老齐翔。建研修之学院,开辞赋之习堂。探索古先,继前贤之绝学;弘扬时代,谱盛世之鸿章。乃以上承屈宋,中继司马,下延庾郎。唐风宋韵,明徵清商。授偶骈之所法,教辞藻之所长。愿中国之辞赋,万古而流芳。


目录
第一章:辞赋概论
1、辞赋的基本定义和包含美感
2、辞赋的最初起源
3、辞赋的文体特征
4、辞赋的多种属性
5、辞赋的涉及学科
6、辞赋的功能划分
7、辞赋的时代和辨体划分
第二章:辞赋的基础创作
1、辞赋用字
2、选字组词
3、赋句体式
4、段落结构
5、布局谋篇
6、修辞手法
7、韵律和谐
第三章:辞赋的辨体创作
1、骚体赋
2、散体赋
3、骈赋和律赋
4、诗赋和文赋
第四章:辞赋的功能创作
1、山水赋
2、咏物赋
3、抒情赋
4、叙事赋
5、喻理赋
第五章:辞赋选集
1、历代辞赋选
2、掬心辞赋选
附录
1、常见文言虚词
2、平水韵表



作者简介:
掬心,字梦雪,本名张丽珠。自由学者、诗人、辞赋家。中国辞赋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辞赋学院副院长及首届主讲,江海诗词协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唐韵书院校长,《掬心书苑》和诗词曲赋网校《掬心学院》的创始人,作品散见地方报刊杂志及江门博物馆。出版理论著作《掬心说辞赋》,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多次荣获全国辞赋大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