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常规:君子人格的逆向思维(8.5)

 昵称32901809 2020-08-22

上篇《述而篇》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这是仁学学习的方法,发现世间一切可以学习之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愚,必有一得。我们周围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仁学的实践者能够做到不高居炫耀自己的才识,而是保持求贤若渴的心情,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检验自己,充实自己。

此章与上文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联系起来,只有深入地理解了仁学的理论,认识到人处于变动社会的挑战和使命,才能够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够具有“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的美德,因此,美德并不是就美德而美德,而是建立在仁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这也正是孔子指出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没有了仁,美德、礼、乐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也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参考译文]曾子说,本身很有才能的人,依然向才能不如他的人请教;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就已经很多,但仍然向知识不如他丰富的人学习。肚子里有很多学问,但仍认为自己不知道什么。如果别人触犯到了自己也不和他计较,过去我有朋友就是这样做的,我非常佩服他!。

此章是曾子赞叹老友的德行,传统解释认为指向颜回。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释道“颜子之心,惟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我之有间,故能如此。”颜回、曾子系同一传承,均以德、礼入仁。颜回被称复圣,曾子为宗圣,孔子为至圣。在众弟子当中,颜回成就最高,其它弟子均不如他。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所以曾子此处赞叹颜回,也唯有他能够完美地在礼乐崩坏中践行美德。这种解释完全符合体系化解释,此处讲好学不易,礼崩乐坏下遵循美德成本过高,而在仁学现有实践者中,唯有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能够实现一日克己复礼,能够实践非礼毋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够真正体现仁学的好学特点。

『曾子曰』,他说『以能问于不能』,这里有三层意思,一者是讲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这是谦虚好学的体现。二者,这也是仁学的基本方法,体现仁学所具有的大变动社会的生存智慧的特点。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仁学所针对的并非知识或是礼乐,而是,在生存智慧中,没有高下,多寡、强弱之分。三者仁学面向庶民开放,充分肯定民众的智慧,学无常师和定师,这种好学也是突破贵族的身份,面向庶民,采取开放的态度,而非基于身份差异,歧视庶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众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三人就是指向报庶民。

『以多问于寡』,自己见识多,却向见识少的人去请问。多之所以能够问于寡,是因为在某些方面,而非所有方面。因此,这种多与寡只是针对知识而言,而非指向事实或是常识,尤其是庶民对事物朴素的认识,比如《诗经》中民众口口相传的诗歌,正是仁学强大的思想源泉。

对于“以多问于寡”还有一种不一样的解释,认为古时对于君子要求是允文允武,特别是管理者必须是通才,什么都要懂,也就是“君子不器”的含义。此处所谓“寡”是指“专”,而不是指“少”,一般情况下专家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会很专精,故君子应该多向专家学习他所专长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采众家之长,才能做到“君子不器。”

以多问于寡,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原因还在于『有若无,实若虚』,自己有学问、有道德,但是自己觉得好像没有。「实若虚」,就是自己本来学问很充实,但是觉得自己还是很空虚,这都是谦虚。《道德经·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为人虚怀若谷,敦厚质朴得好像未经雕琢,心胸旷达好像深山幽谷。)《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犯而不校”,朱熹注“校,计校也。”,校同较,计较的意思。“犯”,钱穆的解释是:“犯者,人以非礼犯我。然人必先立乎无过之地,不得罪于人,人以非礼相加,方说是犯,始可言校。若先以非礼加人,人以非礼答我,此不为犯,亦无所谓不校矣。”「犯」是别人冒犯我,而且甚至是无故来陷害、来找麻烦的,「而不校」,就是不与他计较,那更不要说去报复。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值得学习的。在孔子那里,甚至提出了“以德报怨”,当然,这是有条件的,也就是需要解决了何以报德的问题之后,以德报怨才有可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能够实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非常不易,若无体系化的实践,很难做到。而这种能力正是内在“君子人格”的体现,这在《尧曰篇》中也有明确阐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这正是君子人格的体现,若非君子人格,断难做到此。此处非常进一步呼应《为政篇》将君子指向内在自主人格的属性,具有自主、自立、主宰自身命运者,即在大变动社会中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正是仁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用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语的法典化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打破常规:君子人格的逆向思维(8.5)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