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看透了人性,老子的一句话说得更透彻

 灵魂医学 2020-08-22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从古至今坚持的思想文化,或许“治国平天下”的鸿鹄伟志不见得每一个人都实现,但“修身”是个人“三观”树立的必修之课。

谈到修身,首先要讲的便是人性。我国“四书”之一——《中庸》开篇便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但是关于人性的认知,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虽不能窥其全貌,但经过一番“是其所非、非其所是”的争论后,关于人性,我们似乎可以认识的更加全面。

对于人性,孟子曾说它无善恶之分,它更像是湍急的流水,自身无方向之感,一切皆是自然定义而已;孟子却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流水虽无东西,却有上下,同理,人性亦有善恶,人性之善便如这水之救下,人性转恶亦乃形势所为,主张“万物皆备于我”。

关于这一点,荀子同样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恶,天生的趋利避害便是人的本性。只是这一本性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而得到改善,如果一味顺应人之本性,势必会造成灾祸。正如古语有云:“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荀子的部分一观点得到了墨子的认可,他认为环境对人性的塑造至关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这个道理。但是在韩非子看来,教化固然重要,但仍然不如法律约束来得可靠。

也许上述大家关于“人性”的认知观点总是发生碰撞,反观老子对待人性的态度则多了几分淡然。他将人性品德之薄厚类比于婴孩,含德越深厚的人其实越像婴儿,虽骨骼柔弱,但外界祸端却会远离。在老子看来,人性会如同婴孩一样慢慢长大,当年岁渐长,心中欲望邪念不断增加,这个时候的人性便不复当初模样,因此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才是塑造美好人性的最根本之道。

庄周对此深以为然,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坦然道出无欲无求的人性理想状态。但是天下之人,熙熙攘攘,即为利来,亦为利往,心存欲望似乎是自然发展的正常规律,所以其所追求的“返璞归真”在司马迁眼中,似乎并不好实现。综上各位大家对于“人性”的探讨来看,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维度对人性展开认知,这些或从本体、或从发用、或从源头、或从流弊的观点碰撞,激发了世人对“人性”的全方位理解。

正如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所表述的一样,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良知”便是人的本性。但名传天下的“四句教”同样不能对人性为何进行盖棺定论,其实关于人性的探讨从未停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