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思明居士 2020-08-22

御花园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后花园,御花园内聚集了天下名花,一年四季御花园中都会有鲜花绽放,花成了古代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在宋代“花”虽然是一幅“名画”,但画中景物才是画的重点,插花艺术在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插花艺术中融合了很多传统文化。宋代在插花中也是极为讲究的,插花需要意境,需要把宋代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整个插花作品看起来更有意境感。

宋代四大生活艺术之一的插画艺术,融合了宋代的传统文化,使插画看起来更有“意境感”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宋代插花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插花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插画者的心境,可以直观的反应出宋代的生活方式。在宋代插花和点茶、焚香、挂画共称之为“宋代四大生活艺术”,由此可见插花在宋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插花艺术其中主要表达的是宋代传统文化,插花中的意境就是宋代传统文化。

宋代对于插花艺术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对于花材、颜色、结构、容器及意境都是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说插花要按照某种模式来,而是每种花都有它独特的花语,花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但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有些颜色,有些图案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民间百姓不能使用的,这种要求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百姓的一种保护。

插花是宋代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在宋代战乱结束后,政局逐渐稳定时,就是宋代插花艺术正式盛行的时候。插花之风盛行带动了宋代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插花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在酒楼、茶楼、游船、寺庙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宋代的插花艺术,插花文化已经融入到宋代的生活中了。

宋代插花最讲究是意境美,花的意境也是传统文化,那么意境是如何体现宋代的传统文化的,主要从花语、季节、宋代传统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花语,鲜花都是有固定的花语,而且不同的花代表的寓意不同,如莲花,北宋作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季节,在古代皇帝御花园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绽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古代还有很多以梅为主题的诗句,古人用梅来传递情感,而梅花同样可以用到插花艺术中,用插花的意境来表达人的情感。

传统文化,宋代传统文化对插花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不断是插花艺术还是插花文化所传递的思想都是宋代传统思想。插花文化中的文化主要是宋代的传统文化,意境和传统文化是相通的,古人只是把诗句融入到来花的意境中,诗句可以直白的传递情感,而插花的意境则需要人慢慢体会,会让人感到很深奥。

插花习俗是宋代传统文化习俗,而宋代”宫廷插花艺术“一直引领”民间插花艺术“的发展

宋代插花艺术的盛行和宋代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地理环境都是有之间的关系的。鲜花是比较娇贵的,需要细心养护,而宋代的地理环境非常时候种植花卉,这也是宋代插花艺术盛行最主要的原因。宋代民间的插花习俗是宋代最传统的文化习俗。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牡丹花会在中国四大会节之一,而牡丹花会的由来是从宋代开始盛行的,准确的来说牡丹花会是宋代民间传统的花会节日,宋代民间每年都会有特定赏花大会,而且在特殊的节日里,还会有特殊的花所代表,如重阳节的菊花。开封的菊花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到来菊花盛开的季节,不管是宫廷内还是民间,都会举行赏花大会,在赏花大会中还有好彩头,好彩头是为了增加赏花大会的乐趣。

赏花大会只是宋代插花艺术中的一种,除了赏花宋代还有戴花、簪花、花宴、插花等文化习俗,这些文化在宫廷和民间都非常盛行,宋代还有最大的花卉市场,在花卉中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花卉,供别人观赏和购买,花卉市场带动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以茶会友、以诗会友、以酒会友,但是宋代插花之风盛行时,出现了以花会友,以花识人。在宋代也很常见,宋代的插花艺术非常复杂,在宋代是不会有人称自己非常懂插花艺术,都只会说略懂一二。古代文人都非常谦虚,任何时候都只会说自己略懂一二,但在插花艺术中略懂一二却是真的略懂一二。

插花被称之为“生活四艺”,是因为插花和点茶一样,需要时间,插花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知识和胆识的结合体。民间的插花艺术相比较而言会简单一点,花的意境也很简单,不会很深奥,但宫廷插花就不同了,宫廷插花代表的宫廷文化,宫廷文化是宋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民间插花艺术是为了传统民间文化,而宫廷插花艺术是宋代宫廷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体。宫廷插花会更加严格,花的意境也更深奥。而宫廷插花的艺术风格一直引领着民间插花艺术的发展。

插花艺术的“意境感”源于传统文化,文学元素的加入更能体现插花艺术的“意境之美”

宋代宫廷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插花艺术的身影,宫廷中的插花基本都是结合环境而进行搭配的,宫廷中花材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且花的品种都是最好的,在宫廷中可以接触到民间所没有的插花知识。宋代宫廷所代表的皇家颜面,在宋代宫廷插花艺术中,更能体现宋代的传统文化。

花与背景相融,给人一种特别的意境感,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生在其中,花的意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搭配出一束花,而是这束花要和整个环境相融合,花和环境不符,会感觉很突兀,那么花的意境也就不存在了,对于这一点在宋代民间体现的就很少,因为民间还达不到那个条件,花和意境结合最密切的是宫廷插花艺术。

花材、颜色、搭配、文化、环境、容器等,这些插花艺术中必备的条件在宫廷之中就是最常见的现象,但在民间这些就不常见了。在宋代宫廷中插花还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舞蹈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画,画中人在跳舞,画中的花在摇摆,认人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花的意境中。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宋代民间有“牡丹花会”,而宋代宫廷中有“万花会”,万花会推动了宋代插花艺术的发展,每年宫廷中的万花会都是重要节日,万花会在宋代宫廷的推动下,逐渐走向民间,在宋代的各个地方也开始举办万花会,万花会几乎集合了宋代所以的爱花人士。

宋代宫廷举办的万花会,不仅仅是为了向群臣们展示皇家的威严,而是为了传播宋代的传统文化,插花意境在宋代宫廷插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宫廷插花会结合花本身的色彩,在根据结构和插花容器来体现插花艺术的意境之美。

宋代文学对插花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共称之为理学思想,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使插花意境更加的明显,之前的插花意境更多的是同背景相结合,但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使插花的意境变得更加简单,就是用花材本身的意境感来传递插花师想要传递的情感。

宋代四雅生活之一——插花艺术,文化与艺术融合使插花更有意境感

理学思想又从新打开了宋代插花艺术的大门,插花艺术的大门主要指的是插花本身的艺术感。其实从单个花材中看。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简单好看,会被鲜花的外表所吸引,但当把几种鲜花融合在一起,使鲜花看起来有主次的感觉,配花不会喧宾夺主,而主花也不抢了配花的光彩,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和谐、更美丽、更有意境感。

在宋代从茶品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人品,而在插花艺术中,花也可以间接的表现出人品,二者之间都是相互的,花都是它固定的含义,而每个人都会自己的喜好,可以通过喜欢的花,判断出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菊花、牡丹和莲花的描绘一样。插花意境是非常美的,里面也蕴含了很多学问在其中,而宋代的插花艺术中所表达的正是宋代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文化相交融,使插花艺术体现了宋代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