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千山小草 2020-08-22

诗歌是中国文化这条大河的重要支流,用优美的文字来记叙故事、抒发感情是华夏先民思想文化早熟的体现。现在的中国人,不管受教育程度高低,多多少少都能背诵几句押韵的诗句,这就是厚重的诗歌文化给我们每个人留下的文明印记。那么,高度发达的汉语诗歌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

先秦时期

华夏文明初现时,文字还没有发明,但是最质朴的诗歌已经产生。他来自于劳动人民日常的生产活动和歌舞游戏。这些短短的语句无法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只能口口相传,以歌谣的形式传播。
上古时代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被记录下来.《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但还没有证据能证实这种猜测。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直到周朝建立,诗歌才有了发展成熟的条件,慢慢由民间转向了宫廷,从质朴的叙事转向了意境的感知。

《诗经》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创作过程一开始是由官方驱动的,周王室为了完善宫廷礼仪,需要配以礼乐,就专门设置了采诗官,从民间搜集网罗各地歌谣,用在了各种仪式上,王家贵族又在宴请、狩猎等活动中创作诗歌,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这些来源多元的诗歌被汇编成了一本集子,称为《诗》,共有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到了汉朝武帝时期,儒家将《诗》列为六经之一,被奉为经典的《诗》从此成为了《诗经》。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诗经》丰富地表现了古人的社会风貌和日常生活,从地域广度和时间长度上来看,都堪称恢弘,记录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北至黄河北岸,南至江汉流域的民风习俗。汉朝先有齐、鲁、韩三家诗立于学宫,后来又有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历代儒学家对《诗经》做注解的颇多,较著名的有朱熹的《诗集传》、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风”本是乐曲的统称。国风是当时的地方流行歌曲,是民间歌手自发创作出的民歌,其内容驳杂,有对唯美爱情的倾述,也有对勤劳大众的赞美,有对风土人情的记述,也有对暴政压迫的愤懑,总的来说,国风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描写最为真实的部分。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是专门用于祭祀等活动的诗歌。“雅”有“正”的意思,因此雅乐被认为是在正式场合用的“正声”,但其中小雅中也有些许民歌。

《颂》可以说是等级最高的诗歌,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使用,演奏的时候要配以舞蹈,颂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称赞统治者的德行,赞美他们的功绩,或者祭祀鬼神。《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种有“六艺”的说法,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刚才已经介绍过了,“赋、比、兴”指的是诗歌表现手法,“赋”指的是直陈其事,讲述一个事情的起始和经过,“比”就是我们熟悉的比喻,用一个事物比拟另一个事物,而“兴”则指的是意识的延伸扩张,眼见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楚辞》

到了战国时代,诗歌由民间传唱发展到了个别诗人独立创作的阶段。这种新趋势的代表是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代表作《楚辞》建立了新的诗歌体裁——骚体诗。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种新型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楚辞》中诗歌的作者是屈原和宋玉。由于诗人本身具备的高度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这些诗歌比起《诗经》中的民歌来具有更高的语言文学价值,感染力也更强,所传递出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

“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如果说《诗经》在用民歌描绘先秦时期华夏大地的风貌万物,屈原则在《楚辞》中寄托着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在他的骚体诗中,可以看到迸发的爱恨情仇、赤诚的爱国热情、玄幻的神话故事,不一而足,精彩纷呈。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时代两座巍峨的山峰,一座代表着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另一座则指引着浪漫主义的方向。骚体诗更是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局,将句子加长,篇章也更长,所描摹的事物和抒发的情感都更加的细腻和贴切。变革的先河已经打开,更丰富的诗歌创作等着后人去探索。

两汉时期

汉乐府

乐府是音乐机关,其主要作用是采集民间诗歌,加以配乐,然后用在祭祀和朝会等重要仪典场合。“汉乐府”即是指汉代的乐府诗,或者直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他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汉代乐府诗以叙事为主,因此一般认为他和《诗经》一样,属于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经常出现抒发感情的诗篇,但是汉乐府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从汉乐府诗中,可以读出汉代的民间生活状态,其中不乏百姓生活的疾苦、统治阶级的压迫、长时间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对自由的男女爱情的向往,其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汉乐府也实现了对《诗经》四言诗的突破,诗句长短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创作风格比较自由,比起《楚辞》来,也是一个全新的解放。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在梁代太子萧统所编《文选》里面。其中的诗并不是一个人所作,而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民间诗人合集完成。《古诗》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也是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唐朝
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一座宝库,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天才诗人,他们的创作各具特色,将诗歌艺术推向了最高峰。由于星光太过璀璨,我们只能分时段介绍他们。

初唐
著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开窗唐诗的主要诗人。他们把诗歌创作的选题对象扩大,创作体裁也出现了新的风向,五言八句律诗在他们手上初步形成。经历了南北朝四百年乱世的动荡,唐建国之初的诗歌沿袭了南朝诗歌的阴柔和纤弱,唐初诗人大胆创新,向汉魏的雄浑风格取材,创作出了《感遇诗》这部革新之作。

盛唐

盛唐诗人中除了李白、杜甫两座高山外,还有一大批成绩斐然的诗人。他们中的一类以歌咏田园山水的优美风光见长,在诗歌中寄托快乐的俗世生活,代表人物是孟浩然和王维;另一类则是遒劲有力的边塞诗人,他们用诗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民族情怀,或描写边塞大漠黄沙的雄浑风光,或感伤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尽苦难,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岑参、王昌龄、王焕之等。

作为诗坛的天皇巨星,李白一登场就带着一股仙气,他散发着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天赋和勤奋又帮他创作出了全新的个人风格。李白的诗歌常常借题于天文地理、古今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来传递诗人胸臆。意境悠远绵长,载体庞杂丰富,所以李白的诗歌读起来气势恢宏,波浪滔天,仿佛宇宙万物都是诗人信手拈来的创作源泉,都能为诗人所巧妙运用。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李白的内心慷慨激昂,从他恢弘的比喻和夸张诗句就能体现出来。“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 “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风三日吹倒山”凡此种种,都是诗人不拘一格的语言表达,却传递出内心真实的浓烈情感。

中唐

中唐的诗歌随着社会政治的衰落,而出现了表现对象的转移。这个时期的诗歌主要描写人民群众生活的苦难,以白居易为代表,他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掀起了一股新风,即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同时代的韩愈、孟郊等人则开创了另一种诗歌风格,他们把语言风格、文学技巧融入诗歌,扩展了诗歌表现形式,但却让诗歌更加的形式化。

诗歌的开创和繁荣——一座华夏文化艺术的宝库

晚唐
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擅长七言绝句,《过华清宫》、《山行》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诗中辞藻秀丽,才思俊朗。李商隐则擅长写爱情诗,其特点是对仗工整,用典精巧。

结语

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人类意识的高级表达形式,中国诗歌丰富的创作成果,显示了古人对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沉浸在如此深厚的文化宝库中,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