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老家的集市

 见素抱朴780 2020-08-23

文:潘玉乐

图:潘玉乐

我的老家是鲁西南平原上一个叫唐村的古老村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当农历“逢三排八”的日子,老家村头的东西大街上,便会拥满四面八方赶集的乡邻。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小摊贩们高声嘹亮的吆喝叫卖,像一幅久远的“清明上河图”,渲染着老家集市的热闹与繁华……

也许是因为集市就在我家门口的缘故吧,对于它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年少青春的记忆里。那仿佛是一种古老的意像,以最淳朴的形式,记录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画面,让人感到绵绵的温情。

乡土散文:老家的集市

老家的集市规模不大,一条街,五六百米长。可青菜市、牲畜市、鱼肉市、粮食市、杂货市、布匹市……一应俱全。从东到西,分区明晰。特别到年末岁尾,随着赶集人群的增多,原本并不宽阔的街道,更是变得人头攒动、拥挤不堪。一向清冷的街道两侧的胡同、小巷里,也会摆满各种各样的年货,集市一下子膨胀了许多。平日里不常光顾的鞭炮摊、年画商,俨然成了集市上的另一道风景,他们都起劲地亮开嗓子,操着不同地域的方言土语,一会儿喊,一会儿唱,把年集的热闹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老家的集市交易时间不长,通常只有多半天,但却为周围村庄的父老乡亲们,提供了许多互通有无和度过难关的机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产品极度缺乏,尤其是粮食。尽管各家各户的粮囤里存量十分有限,可如果碰到家中急需用钱,就不得不拿一些到集市上去卖。那个时候的粮食,以高粱、玉米、地瓜干为主,小麦是很少的,即便生产队每人分得几十斤麦子,平时也总舍不得吃,留足一家人过年过节、待客的用度,多半是背到集市上卖掉,再换回高粱、地瓜干之类的“粗粮”,因为吃“粗粮”毕竟比吃细面白粉更“经饿”、更“省俭”。

乡土散文:老家的集市

我家门口是杂货市。大门的两边常常摆满了农村人生产生活的日常用品:泥盆土罐、锄头镰刀、木锨簸箕、竹筐箢子……街南便是一些靠手艺混饭的摊点,焗锅的、打铁的、补鞋的、剃头的、戗剪子磨刀的……不一而足。每到集日,我都要起个大早,帮着大人为这些货摊端茶送水,提供服务。每个摊前一把壶,两个小茶碗,隔上一二个钟头,就提着大水壶续上一次水,喝不喝无所谓,“程序”是不能少的。当然,这些老摊户们也不吝啬,散集收摊前,总不忘在茶壶底下压上二三角钱,算是对我们“服务”的一点酬劳。

在那个靠“工分”吃饭的特殊年代里,每个集日能有几块钱的特殊收入,为我家原本贫寒的生活,增添了丝丝暖意。而由此和这些纯朴的摊贩们所建立起来的真诚友谊,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深厚,及至于老家的集市完全衰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稀之年的老父亲还会念念不忘地提起他那些“老朋故交”们,既有对曾经过往的留恋,又充满了对老友们的牵念。

乡土散文:老家的集市

时光变换,离别老家外出求学、工作,几经辗转,一晃三十多年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贸市场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崛起,物质的交易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集市。同时,由于周围村庄的陆续搬迁,偏居一隅的故乡老村,人口、位置等资源优势逐渐消失,老家的集市也在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高度“辉煌”之后,至九十年代末期,已完全衰没。“三八唐村集”,再也没有了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喧闹。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成了乡邻们留存心底的悠远绝唱。

可是,似水流年的岁月里,我总会不期然地想到老家的集市,回想着那一摊接一摊琳琅满目的货品,回想着那阵阵穿街过巷的口音叫卖,自有一种温馨灌入心底。如此静好的日子,虽清苦,但甜蜜。过了这么多年,仍让我怀念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