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嗨,我的“小孩”!

 我的书海601 2020-08-23

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都会有那么几个难以忘怀的学生,或是因为异常聪颖,或是因为异常顽皮。师生之间的每一份时光,尽管不总是温暖的,但都被用心的老师记了下来。在这些或甜蜜或挣扎或纠结的回忆中,师生迈开脚步,在成长的路上一往无前。

“嗨,我的小孩”正是《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周刊》基于此做的一个策划。本期,我们将其中的4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自由那畔行

杨赢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手上这本小书是一位高中学生三年碎思的集成。我之所以称之为碎思,而不名之为练笔或随笔,因为它有别于练笔与随笔。它是一个学生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利用闲暇时间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事、情慨、识见一一付诸笔端的结晶。其中大部分文章我都见证了它们诞生、修订以及最终完成的过程。因而,学生奚邦荣君嘱余作序,我是很有些话想说的。

奚邦荣是我接手学校文学社的第一任社长。所谓文学社,在学校不过是门面的装点,恰似浮萍经常被吹得七零八落。一学年文学社的课没上过几次,奚邦荣虽是社长,我对他的印象原本不是很深,只觉得他是个内敛、有自己想法的学生。而当他们升入高二,文学社课程也就随之结束了。而自那开始,我们之间的交流反而多了起来,他是那届文学社课程结束之后唯一与我有持续交流的学生。更有意思的是,当初文学社组织一起去逛书店,奚邦荣没有参加,但却一直保持着逛书店的习惯。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使我得救的,是看书……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文学就是自由。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文学就是自由。”

文学是自由,阅读是自由,写作亦然。我拜读奚邦荣的作品,是不敢谈指导和修改的。诚然,他的文章中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与瑕疵,但我读这些文章时,心态与面对学生的作文截然不同。我面对的是心灵的突围,是追求自由的喘息。在这样一个时代,价值错位是每一个心灵觉醒的人必然要面对的困境。拒绝陈腐价值体系带来的虚言浮语,秉承鲁迅先生“疾虚妄”的精神,努力拓展自己生命的边界,哪怕是用手术刀“解剖”自己,也要追求自由的境界。这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是极其艰难的。我看着这一系列文章从起初的懵懂,中间的犹豫彷徨到最后的坚定,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还记得在一次交流中,听奚邦荣谈到高三暑假补课地点在军营之中,隔绝了外界的交流,只为了高考师生做最后疯狂的冲刺。而晚间,学生在宿舍传阅乔治·奥威尔的《1984》。“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希望。”当时从奚邦荣的嘴中听到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从书上读到这句话时所没有感受过的触动。

奚邦荣是痛苦的,我可以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高中三年精神的挣扎;奚邦荣是幸运的,他有文字为伴,何妨举世嫌迁阔,赖有文章慰寂寥。文学、阅读、创作是走向自由地带的护照。如今,高中生活已然结束,这本小书足以成为高中生活的见证,也可以成为未来生活的护照。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奚邦荣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未来绝不轻松,他选择的是一条不凡之路,平庸者固然可以躺在其中感受风花雪月的麻醉,但是大勇者却要以西西弗斯的勇气挑战命定的轮回——麻木、庸常、理所当然和本来如此……

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还刚刚开始。是的,追求自由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对此,我只有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那个学生有点“拽”

罗美丽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新华中学 |

大梁有点“拽”!

家门关不住他,母亲好不容易守他到半夜,凌晨床铺空荡荡了。校门关不住他,校园百米围墙两米高凭他跃。他嫌老师不理解,嫌同学太幼稚,在德育主任面前,一脸的桀骜。

大梁不合群!

大梁是谁?初二鼎鼎有名的逃课“学霸”。“大梁”不是挑大梁的“梁”,是专门和家长、老师、同学结梁子的“梁”,“学霸”自然不是学习上的霸主,而是学校的小霸王。

不过,事情在大梁初三那年发生了变化。那一年,他遇到了老罗。

初三,学校按例要调整部分学生。开学那天,所有学生早早坐到新教室,藏起了假期的起床气、多动癖、游戏瘾,有模有样地等待班主任到来。老罗来到新教室时欣慰一笑,这一笑可有点破功,那点隐藏不住的和善就在眉眼间荡漾开了。教室里那正襟危坐的庄严气息瞬时流逝得七七八八。老罗眼神凌厉一扫,新学生立马回神,不敢轻易造次。就在气氛重回凝滞瞬间时,教室门口晃悠进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居然有人迟到!

小个子略微朝老罗示了一下意,算是师生见面点头之礼了,之后径直朝唯一的空位走去,一双大眼睛直直地看着老罗。老罗在短暂的错愕中,故作随意地回了一个点头礼,也不纠结,立刻开始开学第一课的训话。这一课,老罗精心准备,简短有力,关键要励志,老师是不是豪气干云不重要,学生一定要激情澎湃。

微演讲完毕,老罗不经意瞥了一下小个子男孩,他依然直直坐着,扑闪着大眼睛看自己。好小子!

一下课,老罗直奔办公室,得把这个“迟到小子”的老底摸得门儿清才能把握先手。从原班主任那里老罗得到了开头那个评价,一听“拽”这个字,老罗就牙疼。可不是嘛,迟到不担心被骂,心灵鸡汤喂了无效,不就是“拽”嘛!

第一个星期快结束了,班级状态极好,大梁同学没有出任何幺蛾子。老罗有点坐不住了,太反常了,难不成这个地雷埋得比较深?不行,得在这颗炸弹没有自爆前主动出击排雷。

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天晴得闪眼。老罗晃悠到操场边,微笑着与刚退场的学生打招呼。老学生习惯地与老罗开玩笑,新学生在边上眼神闪烁,大梁在两拨人马中间独自走着。老罗向大梁轻轻招手,示意他过来。

大梁从人群里静静走过来。老罗说:“走,你歇口气,咱们聊聊天。”老罗顺势将手搭在大梁的肩膀上。老罗发现,大梁的肩膀实在瘦削,窄窄的肩,小小的个儿,实在是个孩子。琐琐碎碎聊着,大梁有一答一,不扭捏,不掩饰,不磕绊,不啰唆,是个坦荡利索的孩子,老罗着实喜欢这样的性格。

此后,老罗发现大梁其实真是个孩子。比如,孩子气很重,看不惯的事马上暴跳如雷。老罗一到,他就竹筒倒豆子一下倒出实情。大梁的事解决起来爽利,该给棒子的给棒子,该给糖的给糖。大梁不记仇,情绪来得快,火气去得也快。再比如,这孩子实诚,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说不想写,都会。老罗一考,确实!偶尔小惩几次,老罗居然觉得大梁不想写就不写吧,只要看他上课瞪着大眼睛,一眨不眨地随着老罗转,老罗心里就有底。

一晃,一个学年就这么平平安安过去了。中考结束,老罗班上40多个学生,没能上高中线的只有个位数。老罗心里也不拧巴,有人能长成参天大树,有人能长成小草小花,各有各的小天地。

记得出分数线那天,老罗接到一个电话:“罗老师,我是小梁,我妈跟您说……”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妈,你快点——罗老师,小梁考上了宝安中学,语文是A+……”老罗释然,大梁可“拽”了!

此后,老罗更加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田地里的苗,有些长得俊,有些长得丑,有些长得粗壮,有些长得婉约,各有千秋,各有先后。教育者不能五谷不分,不能揠苗助长,但是在苗拔节的时候,一定要当好一个有经验的农夫。那年的老罗,就是我,而今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许多教育理念变了,唯有一点坚守:温柔而坚定地守着我的一亩三分地,看好每一棵还未长大和已然拔节的小苗。

大 可

王悦微 |

浙江省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 |

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都会有那么几个难以忘怀的学生,或是因为异常聪颖,或是因为异常顽皮。而大可让我一直记得,是因为他的异常顽劣。

是的,“顽皮”一词,已经无法形容他。

刚接手这个班时,前任语文老师就告诉我,大可对学校、对老师都非常抵触。前任老师已快到退休年纪,虽然对学生认真负责,但也十分严厉。正因如此,大可与老师之间积累了不少矛盾。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是情感先行的。他认可你、喜欢你,就会乖乖听你的话;反之,就会听啥啥不顺耳,配合二字自然无从谈起。

我信心满满,心想:凭我十几年的教书经验,难道还制服不了一个小学生?

初次见面,大可话不多,甚至笑得很腼腆,帮我做事也是二话不说。我寻思着,这不挺好嘛,除了上课不爱听讲不爱举手,也没啥大不了的问题。

等到他一交作业上来,我就知道前任老师为什么这么生气了。大可的作业,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每次批改大可的作业,就成了一件让我头疼的事。

我想了许多办法,比如谈话鼓励、联系家长、根据表现给他减免作业,都收效寥寥。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自己都不愿意学,老师较什么劲呢?随他好了。

但是,他不笨啊,谁能做到真的放任一个智商正常的孩子连基本的字词都掌握不了呢?

孩子不懂事,但我们不能跟孩子赌气,是吧?

我在影视小说里,看过许多孩子的改造案例。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关爱他呗。你把他感动了,从此浪子回头,大家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道理是对的,但问题是,情感上的认可不是靠一两次感动就能达到的。

在我接手大可的那个学期,他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时间没有好好学习了。中间落下了那么多功课,不是靠补几天课就能抓上来的。我对大可的作业进行了减免,把重点落实在最基础的字词上。尽管如此,每次他的默写还是不及格。

上课时,我有意把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他站起来时常沉默以对,等着我让他坐下。

我注意到他连做操都是懒懒散散的,大概对自己灰心以后,懒散就是一种愤怒的对抗吧!

为了让大可勤快起来,也为了督促班里其他同样懒散的学生,我成立了一支班级长跑队。孩子只有身体活跃起来,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这是我成立这支队伍的初衷。

对大可来说,跑步真是件辛苦的事,只有冲他大喊的时候,他才会勉强加快速度跑起来。

大可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一天,我留大可放学后补作业。他父亲在校门口等不及,我跟他说明情况后,父亲大怒,挥手就打过去。大可一把抓住父亲的手,他的眼睛满是怒气。

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教室里当着老师的面要打人,我看呆了。一个10岁的孩子,敢和父亲对打,我也看呆了。

自此我便知道,大可一定有许多的不开心、不快乐。

有一段时间,也不知怎么了,大可突然发奋起来,虽然作业本上的字还是歪歪扭扭,但看得出他尽力了。

我大喜过望,时常在班里表扬他。他在座位上矜持地笑着,蛮高兴的样子。

但考试还是不行,一次考试他跌破了30分。

放学后,我带他走到操场。本想跟他说许多话,比如好好努力之类,但那一刻,也许是夕阳太好,我突然感觉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正确又那么苍白。我对大可说:“老师抱抱你吧!”

大可低着头,很快和我抱了一下就躲开了。

我拍了拍他的背,说:“要有信心,会好起来的!爸爸最近还打你吗?家里还好吗?”

他摇摇头,转身走了,来不及让我说更多。

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小孩,你的苦恼,老师都懂的,也希望你能懂得老师的苦心啊!

毕业考快到来了。我对学生说,我们相互写封信留个纪念。

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每送走一批毕业生,都会让他们写封信。我没指望大可会给我写信 。学生们把信交了上来,我一封封地看着,突然发现了一封打印出来的信。

信里是这么写的:

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

由于我的字不好,还是使用了打印体。

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对您说什么,我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

我惹您发了多少次火,您一次次原谅我,每一次都希望我能变好,但是我每次都让您失望。这3年里,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有没有100次……

我还有13天就要毕业了……13天后,我们就要分开了。分离,我从来没有感受过,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我一天一天地离您越来越远。这一分离,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呃,气氛好像有点沉重。聊点开心的——好像也没有了,那就结束吧!

最后,我再说一句:对不起,王老师。

我的眼泪,就这样流了下来。

这一次,他赢了

韦有利 |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小学校 |

这里有太多的记忆被温暖,有太多的温暖被铭记,以至于每一分时光都是甜甜的,每一帧回忆都是暖暖的。而每一双稚嫩的目光里都有着孩子最动人的故事,让人难以忘记……

那个孩子,依旧在我记忆深处的空隙里欢欢喜喜地唱着、跳着,让我爱为他、恶为他、喜为他、怒也为他。

我总是苦口婆心“阿吉呀,好好学习”,但他从来不把老师的规劝放在心里,反而笑眯眯地问我:“Win,如果我认真学习,你是不是可以给我好吃的?”水汪汪的大眼睛期盼地盯着我。“你就只是为了吃吗?”我很是无语。“那认真学习,不一样也是为了以后吃饭吗?”每次他都用这样的话来搪塞我,而我竟然无言以对。他说得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我不能就此认输。我拿出班级珍藏的仙贝饼干和牛肉,给了他一个仙贝,“为什么不给我牛肉,为什么嘛?”他满脸疑惑,对我撒娇。“只有好好读书,才能选择吃什么。”我故作严肃。但他并没有听进去,拿着仙贝倒是开心地品尝起来,再一次引导失败。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了知识才会拥有更大的眼界,有了眼界才会有格局,有格局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所以我不愿放弃。

直到那一天,难得的晴空万里,孩子期盼已久的户外活动终于有着落了。一声令下,我们蜂拥而出,跑到操场上。在大家都异常兴奋的时候,我发现了独自在角落里守候的阿昊。从我与阿吉开始聊天的那一刻,阿昊就站在旁边一动不动,我想他可能真的想了很久才忍不住开口问道:“Win,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问吧!”对于这个平时乖巧可爱从不惹事的男孩,我不经意间多了几分耐心和平和。他想了想,说:“我是不是应该主动一点呀!我感觉自己有些太安静了,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他笑嘻嘻地说着,虽然音量极小,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此刻阿吉跳了出来,挡住了我正要脱口而出的话语,他满不在乎地说:“这没什么……”他滔滔不绝,阿昊又看了看我,似乎在求证阿吉的话。我笑了笑,礼貌性地回应着他,虽然阿吉的话很直白,但我确实认同他的观点,每一种性格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我拍了拍阿吉的手,他便快速地挽过阿昊的肩膀,两个人蹦蹦跳跳地消失在我的眼前。不远处,阿吉回过头对我眨了眨眼,我会心一笑,心里暖暖的。我只能给阿昊心理引导,却没有办法给他一个朋友,但是阿吉可以。过了许久,阿吉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看到他满头大汗,我调侃道:“交朋友,还行!”他也并不气恼,晃动着他大大的脑袋,自顾自地笑了起来。我在想,大概他就属于那种虽伶牙俐齿却识得大体,虽桀骜难驯却善解人意,虽拖拖拉拉却也率真可爱的孩子吧!

这世间总有人自带光芒,阿吉让我相信一句话:总会有人站在你身旁,然后成为你的力量。他用真实温暖的行动说服了我,让我不得不承认:知识学得好的孩子诚然是美好的,可是拥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品格、善良的举止,成为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又何尝不是更美好的事呢?虽然阿吉没有达到我对他成绩的期许,然而这样的阿吉却满身光芒。

这一次,他赢了!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