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最早用于退烧止痛,后来由于在退烧止痛方面有更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经不优先选择阿司匹林来治疗退烧止痛了,而更多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它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一起造成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塞、脑梗塞这类严重疾病的发生,或者降低这类疾病发生时的严重程度。但同时因为这一药物机理,也存在造成大出血的风险,因为血小板本身不是一种没有用处的东西,它在止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规范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较为常见,很多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人没有用药,也有一些不应该用药的人却长期吃着阿司匹林。 目 录 1 哪些人可以服用 2 哪些人不建议服用 3 用法用量如何确定 很多人已经确诊冠心病、甚至发生过心梗、脑梗,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的人很容易再次发生心梗脑梗、甚至更严重的状况。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体检发现颈动脉有小斑块就自作主张用上了阿司匹林,有人因为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就用上了,有的人心电图T波低平就用上了,也有人因为胸闷,但并没有冠心病的证据也在长期吃药,这都是不对的! 所以,该不该吃阿司匹林有很多学问,患者自己不要擅自用药或停药。能不能用、该不该用一定要听医生的。 哪些人可以用? 对于已经有冠心病、脑卒中、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这类高危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没有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在专业上,这叫做二级预防,意思就是已经有病了,通过服药来控制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级别二级预防中,安全性和有效性远大于其导致出血的风险。 对于年龄40-70岁的人,如果没有确诊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但是存在以下7项中的3项或以上的因素,医生也可能开处阿司匹林的处方: 1.高血压;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TC ≥6.2 mmol/L或LDL-C≥4.1 mmol/L或HDL-C <1.0mmol/L); 4.吸烟;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在50岁以前发生了心脑血管病); 6.肥胖(BMI≥28 kg/m2); 7.冠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脉狭窄(<50%)。 哪些人不建议服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无心血管病但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服用阿司匹林不会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而且心脑血管风险级别越高的,出血风险越高。 通过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存在严重的争议,因此,各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早已不建议无心血管疾病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不推荐没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这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因为获益不明显,出血风险会增加。 用法用量如何确定? 所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考量,决定用药方案。 一般来说,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和治疗中,应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推荐剂量是每天服用75~150mg。 ※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晚上睡觉前服用比较好 第一,消化科专家表示,要让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空腹状态进入肠道,需要至少2-3小时。而进餐后胃排空也要3小时左右,这样一来,无论是早餐前,以及三餐之间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时间点符合这一要求,而睡前则距离晚餐一般都有3小时以上,可以算空腹了,胃pH值应该足够保证酸性。 第二,心脑血管的不良事件大多数发生在清晨和上午,而口服阿司匹林到吸收入血发挥作用需要3-4小时以上,早餐服药的话无法很好覆盖上午的高峰期,而睡前服用恰好可以在清晨进入血液浓度的高峰期,让阿司匹林更有效。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 我在这里等你! |
|
来自: 昵称29351445 > 《阿司匹林》